《林木遗传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复习课程.pdf





《《林木遗传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复习课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遗传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复习课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林木遗传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林木遗传学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染色体。半保留复制染色体上的两根 DNA链,各自以自己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成为由一根老的、一根新的组成的双链,形成姊妹染色单体。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统称。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基因型个体的遗传(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或者遗传基础的总和,称为基因型。表现型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如红花、白花),称为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下最终表现出来的,可以观察到的具体性状。测交法指杂种一
2、代(F1)与其隐性纯合亲本(P)的交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位置(位点),但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基因。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非等位基因指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有不同位点的基因,或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互称为非等位基因。相引组处于连锁遗传中亲本双方连锁的两个性状(基因),如果一方两性状全为双显性,另一方两性状全为双隐性的连锁,这种杂交组合称相引组。相斥组处于连锁遗传中亲本双方连锁的两个性状(基因),如果一方两个性状为一个显性与一个隐性的连锁,另一方两性状为一个隐性与一个显性的连锁,这种杂交组合称相斥组。三联体三个连续碱基,构成一个功能单位,称为三联体。转录D
3、NA二根链中,以其中一根为模板,以碱基互补的方式,将链上的遗传密码撰写到 mRNA(信使核糖核酸)上的过程。翻译将 mRNA 上的密码,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并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广义遗传工程通常广义基因工程是指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突变体基因发生突变时表现出突变性状的个体,叫突变体。错义突变基因 DNA区段中,因一个碱基改变或替换,导致DNA、RNA和蛋白质氨基酸发生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突变现象。移码突变基因 DNA分子区段中,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核苷酸,造成密码编组移动,导致表现改变的现象。诱变剂诱变剂是诱使生物发生突变的物质的总称。单倍体是指由未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多倍体凡体细胞中具有三个以上的
4、染色体组的个体。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细胞质遗传细胞核以外的任何细胞成分所引起的遗传现象,称作细胞质遗传。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种基因占其同一位点基因总数的百分比。或:某种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率。基因型频率指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在群体中所占比例。或: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中个体总数的百分比。迁移指从外地引入花粉、种子或移栽苗木时所引起的基因移动。二、填空题 1.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的 遗传 和 变异。2.在生物界有两个最普遍、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性状的 遗传 和 变异。3 进化的动力来源于 遗传、变异与 自然选择。4.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是指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
5、律/独立分配定律、连锁遗传定律。5.孟德尔遗传学数学,产生了 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统计,产生了 数量遗传学。6.在有丝分裂的 中期 和 早后期,最适于对染色体形态进行观察,是染色体制片、计数、鉴别的良好时期。7.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 I的 偶线期 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的时期。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8.完整染色体由五部分组成,即 着丝点、主缢痕、次缢痕、染色体臂和随体。9.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则它的遗传行为是 F1显性,F2分离,且比例为 3:1。10.二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当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时,F2产生 16 种组合,9 种基因
6、型,4 种表现型,表型个体分离比例为 9:3:3:1。11.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即 五碳的核糖、磷酸 和环状含氮碱基。12.遗传的变异是进化的原料,它与 遗传、自然选择 三者共同形成了物种进化的动力。13.在 体细胞 和 性细胞 中都可发生基因突变。14.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 4 类:缺失、重复、倒位、易位。15.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 整倍体 变异、非整倍体 变异。165.雄性不育的利用,目前主要有 3 系不育法,其 3 系分别是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7.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突变、选择、迁移、漂变、杂交与近交等。18 微效多基因的遗传方式仍遵守个体遗传学的规律,同样有分离、重组、
7、连锁 和 互换。19 三体的染色体数为 2n1,三倍体的染色体数为 3x。20.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 4 类,即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1 一个显性基因 A突变为隐性基因 a,称为 正向 突变;反之,由隐性基因 a突变为显性基因 A,称为 反向/回复 突变。22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行为是:F1显性,F2分离,分离的比例是 3:1。23.按孟德尔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假说,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2 交配成 16 种组合,有 9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表现型个体分离比例为 9:3:3:1。2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
8、等位基因 两两分离,而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使后代表现出性状自由组合的规律性。2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 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两两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使后代表现出性状自由组合的规律性。26.DNA 碱基配对规律是 A=T、GC,这种规律称为贾格夫定则,是构成 DNA两条链反向平行的原因。27tRNA(转移核糖核酸)是将密码翻译成 蛋白质 的译员,能识别 mRNA/信使核糖核酸 上的密码,识别氨基酸,把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实现蛋白质的合成。28.导致遗传基础发生变异的途径有,基因重组和基因互作、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29.紫
9、外线照射诱导突变的最有效波长为 260nm,作用方式是形成 胸腺嘧啶二聚体,引起 DNA双链氢键断裂。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30.基因的位置效应是指一个基因随 染色体畸变 而改变了它与邻近基因的位置关系,从而导致 表现型 发生改变的现象。31.染色体交换只发生在 同源染色体 之间,是正常现象;而染色体易位发生在 非同源染色体 之间,是异常现象。32.远缘杂交常导致高度不育,生活力差,但 染色体加倍 后,则可克服育性和生活力的困难,还能带来 杂种优势。33.多倍体常具有 巨大性、不育性、代谢物增多,抗逆性加强等特点。34.生物遗传性状可分为 质量性状 和 数量性状 两大
10、类。35.生物的性状表型是 遗传因素 和 环境因素 共同造成的。三、判断题 减数分裂过程中,后期 II 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自然界中,红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时,只可能产生红花或白花的植株。()tRNA 称之为信息核糖核酸。()遗传工程包括两个水平的研究,一是 所谓突变的多向性,可以认为突变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并没有一定地突变范围。()数量性状是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当基因型为 YyRr的植株进行杂交时,产生了四种配子,配子比例为 5:45:45:5,则也不能肯定性状之间存在连锁遗传现象。()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具有连锁遗传关系的那些基因,就是 染色体组类别
11、为(A+1)(A+1),则为二倍体。()近交的遗传效应是使基因纯合并使群体的均值提高。()质量性状是连续变异的性状。()抑制作用和上位作用不同,抑制基因本身能决定性状,而显性上位基因起遮盖其它基因的表现,本身不能决定性状。()变异在有性或无性繁殖下,都能遗传。()基因是在染色体上连续排列,界限分明,不能再进一步分割的最小单位。()某一性状的遗传力高,说明在该性状的表现中由环境所决定的比例较大,子代重现其亲代表现的可能性就大。()速生的个体产生速生的后代,遗传力高;慢生树种的个体,产生慢生的后代,遗传力低。()四、单选题 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非姊妹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断交换,导致遗传性状重组
12、。2.减数分裂过程中,前期 I的(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的时期。3.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是染色体(DNA)进行复制的时期。4.减数分裂过程中,(后期 I)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5.两个位点的显性基因对同一性状起同样作用,即发生了基因的重叠作用。如果荠菜的三角形蒴果(T1T1T2T2)卵形蒴果(t1t1t2t2)的 F2分离比为(15:1)。6.AAbbCcaaBbCc两亲本杂交,他们的子代基因型数为(6)。7.香豌豆 F1(PpLl)中,有 100 个性母细胞,其中 24 个在连锁区段发生了交换,76 个仍为连锁,重组率(
13、交换值)为(12)。8.已知豌豆连锁遗传中,隐性纯合子 plpl 的频率为 0.19,由此算出雌雄配子 pl 的频率为 0.44,那么重组型配子的比率为(12)。9.减数分裂进入(双线期),配对中的染色体在某些点上出现交叉的现象,意味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的对应区段已发生了交换。10.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遵守(自由组合定律)。11.三联体密码共有(64)个。12tRNA 识别 mRNA的部位是(反密码子臂)。13.DNA 一条侧链的碱基顺序为 ACGTGATC,其对应侧链为(TGCACTAG)。14.DNA 一条侧链的碱基顺序为 ACGTGATC,以此侧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木遗传学基础 林木 遗传学 基础 复习题 参考答案 复习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