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两篇.pdf
《《济南的冬天》教案两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的冬天》教案两篇.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的冬天教案两篇 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层次,从而发现它独特的美。3、通过品味语言,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它美在景物美,情感美,作者善于从美的景物中发现美,并能用美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表现出来。学习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要引导学生去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教学设想:好的诗文往往是教者言不可尽传,必须经过欣赏者自己的品味、体悟,
2、才能获得其艺术美的真谛。欣赏优美的散文,贵在多读,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学生要能说出景物的特点,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法,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层次,从而发现它独特的美;美的事物和情感需要美的语言表现,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从修辞的运用、用词的讲究、虚实结合等方面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老舍先生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3、,学习济南的冬天。二、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老舍及其作品 参考: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 8 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 67 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 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2、
4、学生展示重点字词的读音,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济南(j)伦敦(dn)镶(xing)水藻(zo)贮蓄(zh)发髻(j)澄清(chng)看护(kn)着落(zhu)着急(zho)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朗读的处理相比较,作好点评的准备。2、学生点评教师的朗读。3、学生听读朗读录音。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注意文中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它冬天的特点的。明确主要抓住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雪来写的。5、学生选读课文任一自然段并说出选读这一自然段的理由。四、问题解决 (一)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
5、读,思考问题,多媒体显示要求:1、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吗?2、济南不仅是个“宝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笔下“理想的境界”是怎样的?3、作者用三个自然段写济南的山,每一段各侧重于哪个方面?4、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点?(二)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问题,教师做适当地追问并作必要板书 1、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是“温晴”。教师追问: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运用了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明确:文章开头,作者从自己的亲身感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北平冬天的风多与济南冬天“没有风声”对比,把伦敦冬天的多雾,不见阳光和济南冬天的“响晴”对比,把热带的
6、毒日、响亮的天气和济南冬天的“温晴”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教师板书:总特点:温晴(宝地)对比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作者笔下“理想的境界”。“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教师追问:文章主要抓住济南冬天的山、水来写,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有山有水”一句起着总起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3、第 2 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 3 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第 4
7、自然段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略写。老师板书:山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美 教师追问:第 2 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第 3 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明确:第 2 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是:从济南的地理环境来写。“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交代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从济南人的表情、感受、幻想和心情来写。表情是是“面上含笑”;人们感觉“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产生“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幻想就是这点幻想;心情“并不着急”。这些描写洋溢着人们对济南
8、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第 3 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吧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山上写矮松,山尖写山和蓝天的色彩,山坡上写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山腰着重写光和色。4、第 5自然段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绿,水的温暖,水的清亮。老师板书:水:温暖、清亮 小结:文章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先总写老城全貌,有山有水(第 2 自然段),然后再饱览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 3、4 自然段),最后再到垂柳岸边领略“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的水上景色(第 5 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五、品味语
9、言 学生再次细细品味课文,找出欣赏的语言并说明欣赏的理由。1、学生读课文,作批注。2、学生交流,教师据实际情况点评,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技巧。(针对相同的表现技巧,学生展示 2 到 3 句)参考材料:第 1 自然段“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果说成“没有风”,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准确)第 2 自然段“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把济南拟人化,写得很有温情,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拟人修辞的运用)第 2 自然段“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小摇篮”的比喻和
10、“安静不动”、“低声”的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赋予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第 2 自然段“慈善”通常形容人的态度仁慈谦和,这里把济南的冬天当做人来写,表现济南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温情、暖和的。(用词准确)第 3 自然段“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顶”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只有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用词准确)“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比喻的修辞)“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穿”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把山坡上雪色和草色斑相间斑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的冬天 济南 冬天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