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段钊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二八年八月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人:段钊 一、课程基本概况 二、本课程教学的目标:西方经济学是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学习方法指导:1视频讲授:本
2、课程采取视频教学媒体。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案例,以专题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配合主教材讲述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2交流辅导:网络交流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教材和视频讲座,借助网络,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自学:本课程的自学包括阅读教材、看视频课件,以及独立完成练习题。4习题:通过做习题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课程名称 经济学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 10 周学时数 学分数 开课院系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使用教材 尹伯成主编,西方
3、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ISBN 9787208060012 教学参考资料 斯蒂格里茨等,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ISBN 9787300064611 曼昆,经济学基础,三联出版社,2003,ISBN 9787108017819 萨缪尔森等,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ISBN 9787115173430 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ISBN 9787300063324 经济学原理 结合教学进度,依据教学内容安排习题,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5考核: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4、力。四、本课程的重、难点:重难点:供求理论、效用理论、企业理论、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宏观经济政策 五、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授课内容 计划课时 第一章:绪论 0.5 第二章:市场与价格 1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 第四章:生产与企业理论 2 第五章:厂商均衡与市场结构 2 第六章:要素与收入分配 0.5 第七章:国民收入 2 第八章:失业、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政策 1 第一章:绪论(讲授 0.5 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重难点提示】重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难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业】1稀
5、缺性的含义是什么?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3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含义是什么?【内容】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四、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四、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 经济学原理 三、实证分析工具 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教学方法】讲授、自学、习题 第二章:市场与价格(讲授 1 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
6、握供给理论、需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了解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重难点提示】重点:供求理论、价格决定 难点:需求弹性【作业】1.什么是需求和需求曲线?2.什么是供给和供给曲线?3.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4.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5.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和分类。6.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和分类。【内容】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价格的决定 一、均衡价格 二、均
7、衡价格的形成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四节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一、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二、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三、价格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第五节 对价格的干预的市场结果 一、价格上限 二、价格下限 三、放开价格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六节 需求价格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经济学原理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三、需求弹性的分类 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第七节 其他弹性 一、需求收入弹性 二、需求交叉弹性 三、供给弹性 第八节 弹性理论的运用 一、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与税收分摊【教学方法】讲授、自学、习题、讨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讲授 1 学时)【教学
8、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概念与条件,了解消费者的其他决策。【重难点提示】重点: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均衡 难点:无差异曲线【作业】1 边际效用的含义。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3.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表达式。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内容】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二、偏好 三、效用 四、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无差异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消费可能线 四、消费者均衡 第四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9、的运用 一、消费者剩余 二、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 三、消费者行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经济学原理 第五节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一、劳动供给决策 二、消费与储蓄决策 三、投资决策【教学方法】讲授、自学、习题、讨论、案例 第四章:企业与生产理论(讲授 2 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掌握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了解企业理论,掌握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长期成本概念,了解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重难点提示】重点: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均衡 难点:无差异曲线【作业】1.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因素。3.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