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4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pdf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4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4单元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 两极格局的结束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二 次 修 改意见 课时 一课时 授课人 科目 历史 主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战略防御计划;美国对苏加强宣传攻势;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中导条约”;布什政府的对苏策略;戈尔巴乔夫的对内改革;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2、理解: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潜在的和平威胁。3、运用: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同时也认识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过程中的紧张与缓和极大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
2、深层次原因,从中再探究出争霸中的美苏与中国的内在关系。2、归纳比较: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同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3、论从史出: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情 感 态 度价值观 1、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与争夺,既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稳定局势,并且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深深影响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国际社会,特别为当今人类的发展、国际政治的走向提供了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2、通过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重难点 重
3、点:20 世纪 80 年代美苏关系;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 材分析 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难点: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影响及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教学设想 教法 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学法 问题探究、归纳比较、论从史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堂设计 一、目标展示 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1.知识与能力:里根主义;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
4、;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价值观。两极格局具有威胁世界和平和遏制世界大战的双重性。二、预习检测 1、在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双方的争霸态势怎样?、2、美国为什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其内容是什么?3、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4、美苏关系发展变化给人类带来哪些启示?三、质疑探究 探究:80 年代美苏竞争态势的转变以及美苏双方的对策?总体态势:美攻苏守,美对苏采取强硬措施,苏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收缩。具体表现:苏联由全面进攻转向收缩;美国在步步进逼的同时,以“缓和”促苏联内部发生变化。1、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以实力求和平”、“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是里根政府“以实力求和平”策略的一块基石。2、
5、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3、美苏的“缓和”:签订“中导条约”(1987 年)四、精讲点拨 美苏关系发展变化给人类带来哪些启示?1、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2、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3、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4、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5、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五、当堂检测 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1】斯大林模式长期僵化难改。2】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4】西方的和平演变。5】东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人教版 选修 单元 两极 格局 结束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