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唐雎不辱使命.pdf
《22唐雎不辱使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唐雎不辱使命.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 唐雎不辱使命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5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文意,并初步感知了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从中得到说话的技巧。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
2、结果是怎样的?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4.你如何评价唐雎?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三、合作与探究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技亦灵怪矣哉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3)大王尝闻布衣之
3、怒乎(“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4)与臣而将四矣(“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泯然众人矣(“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2、分段品析 第一段分析(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交流点拨】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交流点拨】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之,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4、(3)概括段意。【交流点拨】秦王企图吞并安陵遭到拒绝而不悦。交待唐雎使秦的原因,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分析(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交流点拨】有恩于安陵君。(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交流点拨】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让安陵君扩大土地遭婉拒说是逆寡人和轻寡人,是威。(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交流点拨】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4)比较安陵君的做法和唐雎的做法有何异同。【交流点拨】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不同点:地点、背景、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不辱使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