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6 页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1 3 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班级上册第 6、7页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把握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2、5 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简单理解。而 3 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需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 3 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学问、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和把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推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3 的倍
2、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依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把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推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教学难点:3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第 2 页 共 16 页 教法和学法。依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1、复习,激趣导入。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觉的学习方法。3 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简
3、单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推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觉规律,使全体学生乐观参与,乐观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观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为了能把新旧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下面的数,哪些是 2 的倍数?哪些是 5 的倍数。1218202548607290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推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推断一个数是否是 2、5 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知道了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那么你想知道
4、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从而引 第 3 页 共 16 页 出课题。(板书:3 的倍数的特征)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3 的倍数的特征 (1)大胆猜想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奇怪 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嬉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便说一个数,老师飞快地作出该数是不是 3 的倍数的推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观性。(2)猜想验证,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嬉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究的热忱,我便让学生去作猜想“3 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或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 3、6、9 的
5、数,都是 3 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推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而应当换个角度去思考。出示百数表 提问:你能在这些数中找出 3 的倍数吗?认真观察这些数,并和同桌讨论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通过观察发觉,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都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将各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它们的和都是 3 的倍数。如:12,十位上的 1和个位上的 2 加起来是 3,正好是 3 的倍数。再如:27,十位上的 2和个位上的 7 加起来的和是 9,正好是 3 的倍数。第 4 页 共 16 页 验证:用数小棒的方法和除法
6、进行验证。(3)归纳总结 在学习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最终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 3 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2、推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的方法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只是系统化,条理化。三、巩固提高 (1)至(3)题是对新学问的巩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推断、填空等题目,使学生在推断中明事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 2、5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在自我评价,总结提
7、高部分,我鼓励学生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的能力。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留意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了开心的学习氛围。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 第 5 页 共 16 页 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学问。因此,知道 2、5、3 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了集合思想,把握集合思想可使数学问题更简单理解和记忆,不仅可以帮忙学
8、生把握学问的本质,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我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完成百数表的勾画,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找出特征,最终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并将这一过程在整堂课中多次应用,充分地熬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总结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把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肯定的单双数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对此部分学问有兴趣而且困难较少。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把握 2、5、3 的倍数的特征。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获得新学问的自豪感。五班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五班级学生
9、的身心成长、个性特点都对教学效果有很深的影响。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堂优质课。我发觉学生学习热忱较高,但留意力不集中;讨论兴趣浓,但不擅长合作;求知欲望强,但目的性较差。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材料来作为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实现精准合作。第 6 页 共 16 页 依据学生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中发觉,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解目标、合作探讨、制定方案、分析推断、验证思考、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的过程。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体会分类的数学
10、思想。三、学习目标:本节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课标 在此领域的详细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道 2,3,5 的倍数的特征”。依据课标要求,以老师用书为参考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把握 2、5 的倍数的特征。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3、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带来的欢乐。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探究 2、5 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四、教学活动:依据课标要求,针对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阅历,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
11、学习了倍数,谁能说几个 2 的倍数?(只要是对,学生们任凭说)谁能说几个 5 的倍数呢?第 7 页 共 16 页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有很多个,假如随机给你一个数,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推断是不是 2、5 的倍数呢?有,假如这节课专心听,你确定能把握其中的神秘。由此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乐观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究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好的开始等于胜利了一半。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发觉规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在教学 2 的倍数的特征时,设计了如下环节:第一步、圈找倍数先让学生在百数表
12、内圈找出 2 的倍数。第二步、发觉规律让学生观察思考 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归纳出 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第三步、举例验证老师提问:刚才发觉的规律是否能用于全部的自然数,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各不相同。老师引导:适不适用只是我们的猜想,证明猜想对不对,我们要举例验证。怎么验证呢,举例末尾是 0、2、4、6、8 的数,也找一些末尾不是 0、2、4、6、8 的数,计算它们能不能被 2 整除,能被 2 整除,就是 2 的倍数。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第四步、依据学生的汇报,得出结论。个位是 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
13、同时,老师给定研究范围: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第 8 页 共 16 页 第五步、通过学生总结出的 2 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总结出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提高了自我反思意识。教学 5 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 2 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来找 5 的倍数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比观察,让学生观察百数表,找出 2、5 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点,通过学生观察可以得出个位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也是 5 的倍数。第三环节:巩固练习,认知提高。课后练
14、习第 1 题、2 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三个小环节,总结跟反思这节课,为下面的内容打下伏笔。总之,本节课设计以老师为导线,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个性化表达贯穿始终,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以生为本的课堂,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判指正,感谢大家。板书设计 2、5 的倍数的特征 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 自然数偶数奇数 第 9 页 共 16 页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 一、教材简析 3 的倍数的特征 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的内容,属于
15、“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倍数与因数”的学问。学生在已经学习“2,5 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连续学习 3 的倍数的特征。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 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 3 的倍数的特征,能推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2发展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能力。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猜想观察举证归纳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的学习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以下两个大环节:探究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 这个部分,我为学生供应了四个探究平台:(1)猜想 复习:2 和 5 的倍数特征。猜想 3 的倍数的特征。(2)观察 在百数表中找出全部 3 的倍数,通过观察否定猜想。借助计数器
16、,在百数表中任意选一个 3 的倍数,用计数器将它拨 第 10 页 共 16 页 出来,并记录下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再观察记录表,你能发觉什么?学生很快能发觉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 3 的倍数。当学生的认知消失困难时,借助计数器来研究 3 的倍数的特征,直观地降低了学生观察发觉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假如给你 3 颗数珠,那你猜一猜在计数器上拨出 100 以内的数会是 3 的倍数吗?给出 4 颗、5 颗.,自己拨一拨,发觉了什么?经过研究,学生发觉 100 以内是 3 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 的倍数,而不是 3 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不是 3 的倍数。也就是说:
17、100 以内的数,假如在计数器上拨它,所用数珠的颗数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3)举证 我们之前的研究结论对全部的数都适用吗?学生马上会提出研究比 100 更大的数。小组合作:随便想出多个大于 100 的数,先用计算器算一下,然后记录下来。最终用计数器拨一拨看有什么发觉?经过合作探讨,交流汇报,学生发觉在这些较大的数当中,之前的研究结论依旧适用。所研究的对象范围越广,代表性越强,研究结论就越牢靠。本环节通过“更大的数”和“随便想”两方面,让研究对象范围更广,培养了学生缜密思考的意识和习惯。第 11 页 共 16 页 (4)归纳 现在假如给你一个数,不做除法,你怎样快速地推断它是
18、不是 3的倍数呢?咦!我发觉有的同学没有用计数器也推断对了,还很快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会说所用数珠的颗数其实就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这种稍简单的表述方式,由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归纳得出,突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深化 让学生拿出事先预备好的从 0 到 9 的十张卡片,在嬉戏中解决以下问题:(1)你能任意选 3 张卡片,摆出一个 3 的倍数吗?用你选的这3 张卡片,还能摆出不同的 3 的倍数吗?一共能摆出几个?(2)随便抽取 3 张卡片,在它的基础上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 3 的倍数。假如加一张怎样加?加两张呢?三张?你最多能用到几张?(3)
19、当十张卡片全部用上时,我们就得到了比较大的 3 的倍数,你能快速去掉一些卡片,让这个数依旧是 3 的倍数吗?假如要去掉一张卡片,你怎么做?假如要去掉两张?三张?刚才的练习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用你们的方法推断下面的这些数是不是 3 的倍数:36996969336,1827457874。第 12 页 共 16 页 推断数位多的数是否是 3 的倍数,运用常规方法比较麻烦。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卡片嬉戏,学生在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解题的捷径,完成了对所学学问的拓展。各位老师,刚才我描述的这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究 3 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中不但为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阅历,而且也积淀了基本的数学
20、思想:让学生逐步领悟到猜想、观察、举证、归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感谢!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4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五班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因数和倍数及 2、5 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把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学问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究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 3 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推断
21、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 第 13 页 共 16 页 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探究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乐观的情感体验。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 3 的倍数的特征。正确推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教学难点:探究并理解 3 的倍数的特征。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
22、教学法:1、猜想验证讨论交流。2、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四、教学预备:1、老师预备:课件,实物展示平台,试验表格。2、学生预备:计数器计算器。五、教学程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 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简单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推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觉规律,使全体学生乐观参与,乐观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观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四个与学 第 14 页 共 16 页
23、 生的学问基础,个性发展紧密联系的活动。活动一复习旧知引发猜想 “3 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 2、5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基础。我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出发,先复习了 2,5 的特征,并通过老师的总结与引导把复习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作猜想“3 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或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 3、6、9 的数,都是 3 的倍数”,而有的学生却有与之不同的想法。进而引发认知冲突,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3 的倍数的特征
24、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验证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展示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把握 3 的倍数的特征。在这里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1、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在学生得出猜想后,我便引导学生找出百数表中 3 的倍数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推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而应当换个角度去思考。消退思维定势,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 15 页 共 16 页 2探究试验,发觉特征。学生刚刚学习了 2、5 的倍数的特征,从观
25、察数的末尾数字到观察这个数的数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 3 的倍数的特征,这时,老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老师采用让学生进行拨珠试验的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经历拨珠试验,填表观察,思考发觉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 3 的倍数的特征认识随着试验的不断深化而越来越清楚,他们在试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本节课虽然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但这样做巧妙地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醉在一种深厚的探究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学问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
26、性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表象的累积,思维产生了飞跃,脑海中形成了清楚的数学模型。3、举例验证,总结规律。让学生在初步发觉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 3 的倍数,并且使用计算器看这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并让学生汇报验证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供应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活动三应用规律体验感悟 在这一部分,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 第 16 页 共 16 页 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练习。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
27、现基础性、层次性、敏捷性、生活性、趣味性。第(1)题是基本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对新学问有进一步的理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在快速推断中感悟把 3 的倍数先去掉的推断技巧;第(2)题以图的的形式出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3)题是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 3 的倍数。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第(4)题旨在通过敏捷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提高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乐观回忆,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把学问、方法再现的同时,亦体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反思总结,自我提高。整节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学问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学是把学问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