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pdf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19 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二、生殖过程 1、精子通过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这里遇到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并植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 8 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 38 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2、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第三节 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第四节 计划生育 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二、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三、计划生育的意义。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
3、,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供能物质,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三、水和无机盐 1、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
4、一,约占体重的 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2、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四、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都很少。但其他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 A:缺乏时,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维生素 B1:缺乏时,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维生素 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维生素 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 形或 O 形腿等),骨质疏松症等。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
5、部分,对食物只具有初步消化作用。2、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以外,胃、小肠等器官中还有许多种消化酶。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酶,对脂肪能起乳化作用,有利于对脂肪的消化。4、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两类:一是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一是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角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1、小肠很长,约 5-6 米长。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增加了内表面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丰
6、富的毛细血管。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合理营养 1、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30、40、30左右。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2、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三、呼吸道的作用 1、具有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2、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3、呼吸道对空
7、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注意:痰生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 16 次。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3、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4、胸围差=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 肺活量: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呼吸系统的原理: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8、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呼吸运动 肋间肌膈肌 胸廓 胸腔容积 肺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扩大 扩大 扩张 减小 外界肺 呼气 舒张 缩小 缩小 缩小 增大 肺外界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在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肺泡。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部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二、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第四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生物圈 中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