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7 呼风唤雨的世纪(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唤、技、获”等 12 个生字,会认本课“唤、纪、技”等 15 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摘抄写描写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句子。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养成边读书边思考、提问的好惯。学会分类整理问题的方法。4.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研究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2.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和辉煌前景,唤起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意深刻的词语和句。2.养成边读书边思考、提问的好惯。学会分类整理问题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 12 个生字,会认本课 13 个生字,精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料想”等词语。摘抄写描述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的句子。(重点)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
3、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XXX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 德基课 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1.当你按坚定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翻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你是否感触感染到了科学技术正在发明着一个又一个神话?2.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设想意图:使用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研究,发散学生的思惟。】二、作
4、者介绍 XXX:XXX 院长、党组书记。流体传动及控制学家。1964 至 1979 年 XXX 助教、讲师。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 20 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 250 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二本科学著作。3、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请求: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留意自己的感触感染,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呼风唤雨、获得
5、、依赖、潜入、百亿、探索、物质、哲学家(重点指导生字:获:“获”和“荻”是形近字,不要读成“d”;XXX:“赖”和“懒”是形近字,不要读成“ln”;潜:读二声“qin;XXX:“XXX”和“折”是形近字,都读成“zh”;素:是平舌音,不要读成卷舌音“sh”。)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呼风唤雨指出人意料。(1)(2)(3)(4)(5)出乎料想传说中指使用法术乘云雾飞行。腾云驾雾比喻能够安排自然或摆布某种局面。依赖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奇迹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奥秘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寄托想
6、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四、研究“会写字”唤、纪、技、程、超、亿、索、奥、益、联、质、任、善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换。(6)(7)(“唤、纪、技、程、亿、联、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超、质”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撇捺要舒展;“索、奥、益、善”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中间宽一些。)(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摆布结构的字“纪”和上下结构的字“索、奥、善”,学生练写。纪:右面是“己”不要写成“已”。XXX:上面
7、是“十”第二笔不要写成撇。XXX:上面部分,里面是“米”,不要写成“水”。善:上边是党字头,不要写成学字头。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研究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的迅猛发展。六、当堂检测(8)(9)(10)(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7、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板块的题。)第二课时【研究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
8、己的阅读感受。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重点)2.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养成边读书边思考、提问的好惯。学会分类整理问题的方法。(重点)3.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研究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难点)【教具准备】课件。【讲授进程】内容荣德 基课件 页码 一、课前导入 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设计意图:用
9、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在交流中进入文本。】二、自读课文,整体掌控 1.自由读课文,思考: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换。(20 世纪)3、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从分歧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1)(2)(一)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问题一:为什么说 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段落感触感染到了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回顾 20 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问题二:科学发明了怎样的神话?发明了怎样美好的生活?默读课文 2-4 自然段,用“”划出
10、相干语句。同桌会商后,全班集体交换: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1)展开想象,各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问题一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问题二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问题三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2)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真是()!(4)师过渡: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情况
11、,按我们的想法,这日子真是没法过啊!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 100 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问题三:“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师生交流,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 100 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靠的是什么?(现代科学技术)幻想是什么意思?或找个近义词(3)(4)(5)(6)(7)(8)(板书:过去幻想)问题四:在这短短的一个世纪中,我
12、们的生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读课文第 3自然段,找找哪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1)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体味诗句的意义,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2)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许多奇迹般的发明和发现)(3)交流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鼓励学生说出更好的新方面和新发现。20 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悉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天下的奥秘;20 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和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趋把人类寓居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问题五:读一读,想一想,20 世纪这么多成就,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板书:现在现实)(发现:
13、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发明: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这么多的发现与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教师随即出示 20世纪发明与发现的事例,比如:(教师出示:20 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和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磁悬浮列车等,日趋把人类寓居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看电视,只要轻轻按一按遥控器,丰富多彩的内容、五彩缤纷的画面就展示在眼前。a.让学生选择一种发明,进行练仿写教师的例句。b.生师交流 c.教师相机小结,说明“地球村”。带着这样的理解,
1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把过去与现在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板书:作比较)从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科技)引读:是的,是科技让多万年的幻想,在 100 年便实现了,所以,读(出示语段一)(9)(10)(11)(12)(13)(14)回顾 20 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会用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科技的飞速发展。方法指导:判断引用的方法 概念:引用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15、窍门:引用的普通为名言或诗句。效果: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并且言语精练,含蓄高雅。(二)联系实际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1.再次补充关于 21 世纪的新发明或新发现,学生阅读感悟,然后谈谈感受。生 1:农业、畜牧业:培育出籼米杂交水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培育出 117个畜禽优良品种与品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蛋、水产品生产国。农产品量快速增长,营养水平改善,人均寿命比世界平均水平多 5 岁。生 2:交通方面:火车的提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2 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民用机场 1 百多个,航线总线
16、1165 条,运输总量居世界第 9位。生 3:把煤、水、核燃料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量居世界第 2 位。生 4:医疗保健: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肝炎等得到有效防治,减少发病约 3亿人次,减少死亡 400 万人。生 5:信息技术:紧跟新技术的潮流,报刊、书报接纳激光照排系统,平均 3点 3 个人中就有一部电话,每天上网超过1 小时的网民达 4331 万户,居天下第三位。生:21 世纪我国实现飞天梦,中国宇宙飞船重演“嫦娥奔月”的惊人壮举。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 月 5 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11 月 7 日,进入工作轨道。
17、2.我们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三)可以引发深思的问题:(15)(16)(17)(18-23)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1.小组交换汇报。2.教师点评。四、照应开头,设疑结课 1.所以说: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再读这句。2.20 世纪还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那么“将来”呢?(板书:将来?)【设想意图:捉住重点句阅读文本学生会商交换,在生生互动中深刻的感触感染到 20 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之迅猛。】教师范读,指导朗读。五、课堂小结 我们在享受 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当立志为 21世纪做点甚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 XXX 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首要的是:对科学的喜欢;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究竟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六、当堂检测(选做)1.“人类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料想的发现和发(1)再谈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明”你能说出你知道的发明吗?2.小练笔: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