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九章辛弃疾和南宋中期词人的拓展.pdf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九章辛弃疾和南宋中期词人的拓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九章辛弃疾和南宋中期词人的拓展.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九章辛弃疾和南宋中期词人的拓展 第九章 辛弃疾和南宋中期词人的拓展 1.12 世纪下半叶,以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姜夔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群把词的创作推至高峰。2.辛弃疾词的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深雅健,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而与苏轼并成为“苏辛”。3.辛派词人将词体的表现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词不仅可以抒情言志,而且可以同诗文一样议论说理。4.词的创作手法不仅借鉴诗歌的艺术经验,“以诗为词”,而且吸取散文的创作手段,“以文为词”;词的语言在保持自身特有的音乐节奏的前提下,也大量融入了诗文中的语汇。5.词人以一种开放性的创作态势容纳一切内容
2、,利用一切创作手段和蕴藏在生活中、历史中的语言,空前的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作的艺术表现力,最终确立了词体与五七言诗分庭抗礼的文学地位。(词体地位的正式确立并得到普遍认同,约始于宋南渡前后。)6.姜夔、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张辑等人另成一派,形成与辛派双峰对峙的局面。一、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今存稼轩词、稼轩长短句。2.创作道路(1)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2)“刚拙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3)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 3.创作主张 辛弃疾写词,有着自觉而明确的创作主张,即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做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
3、”,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辛弃疾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完整地表现在词作中。辛词情怀雄豪激烈,意象雄奇飞动,境界雄伟壮阔,语言雄健刚健,有一种雄豪壮大之美。二、辛词的艺术世界(辛弃疾在词境开拓上的贡献)(一)、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 1、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许,崇拜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抒写出英雄的精神个性,“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霜天晓角赤壁);述说英雄的使命:“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书写英雄的豪情:“横空直把,曹吞刘攫”,“气吞万里如虎”;也写英雄的幽愤:“狂歌击碎
4、村醪盏,欲舞还怜襟袖短。”(玉楼春)激烈难平的怨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成了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2、辛词有意“要写行藏入笑林”,注重从人物的行为活动中展现抒情人物的心态情感和个性现象。因此其词中的抒情人物的形象,不仅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而且具有变异性、阶段性特征。少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沙场点兵的将帅;中年:“和泪看旌旗”(定风坡)、“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的失路英雄;暮年:“头白齿牙缺”(水调歌头)、“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鹧鸪天)的衰翁。(二)、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 1、辛弃疾弘扬了南渡词人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
5、的忧患的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如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格。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健诗独立存在。他的词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包罗万象”。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论述题】1论述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答:辛弃疾写词,有着自觉而明确的创作主张,即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来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首先,辛弃疾的词拓展了词的意境,展现出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许,渴望成就英雄
6、的伟业,他横刀跃马登上词坛,又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他明确宣称“要写行藏入笑林”,其词中的抒情人物的形象不仅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而且具有变异性、阶段性特征。稼轩词所展示的自我形象,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个性鲜明丰满的英雄形象。其次,是对心灵世界的深广开拓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辛弃疾对词的心灵世界也有深广的拓展。南渡词人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的忧患,辛弃疾继承并弘扬了这一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如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曲折性,深度开掘出词体长于表现复杂心态的潜在功能。辛弃疾对民族苦难忧患的社会根源有着
7、清醒深刻的认识,在词中,他往往用英雄特有的理性精神来反思、探寻民族悲剧的根源,因而他的词作比南渡词人有着更为深刻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如他在摸鱼儿词中对排挤妒忌自己的群奸小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抨击。辛词系统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不仅拓展了词境,也提高和强化了词的现实批判功能。再次,辛弃疾拓展词境的另一个层面是对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的表现,给词世界增添了极富生活气息的一道清新自然的乡村风景线,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词人用剪影式的手法、平常清新的语言素描出一幅幅平凡而又新鲜的乡村风景画和人物速写图。2论述稼轩词的艺术成就。答:辛弃疾的词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
8、,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首先,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特色。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而意象群的流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诸如“倚天万里须长剑”、“却笑将军三羽箭”、“红旗铁马响春冰”和“斩将更搴旗”等军事意象频繁出现,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续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特色,也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其次,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学史 第九 章辛弃疾 南宋 中期 词人 拓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