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师版)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提分精练.pdf
《专题22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师版)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提分精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2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师版)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提分精练.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专题 22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一、选择题 1与“欧共体”“欧元”“欧盟”等词汇直接相关的是()A西欧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工业化【答案】A【解析】与“欧共体”“欧元”“欧盟”等词汇直接相关的是西欧一体化。1951 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 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
2、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故选:A。2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深陷侵越战争而不能自拔,美国国力的鼎盛时期到 60 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巨额的战争费用,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依赖美国援助和扶持的日本经过高速发展,到 70 年代初,已一跃而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由此可见,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重心()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欧盟【答案】B【解析】由“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深陷侵越战争而不能自拔,美国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 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巨额的战争费用,使财政赤字逐年
3、扩大。依赖美国援助和扶持的日本经过高速发展,到 70 年代初,已一跃而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可见,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重心是日本。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近 20 年时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8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故选:B。3“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 B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 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
4、济手段【答案】D 2【解析】“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1953 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消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对工业也进行“手术”;同时,进行政治改革,反对个人崇拜,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等。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打破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取得实质性的
5、突破。故选:D。4.“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 B.苏联解体 C.美苏争霸 D.马歇尔计划【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签定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 年,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 B。故答案为 B。5.如表为 1999 年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欧盟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或地区 世界前 20
6、强跨国公司占用数量 进出口贸易占世界份额 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 出口 进口 美国 7 12.7%18.8%美元占 66%欧盟 6 39.1%37.6%欧元占 12.5%日本 7 7.5%5.5%日元占 5%A.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 B.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 C.西欧国家成立欧洲联盟 D.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3【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内容可以发现,欧盟 1999 年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是欧盟成立的作用1993 年 1 月 1 日,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的成立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西欧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故选 C 6某文件宣布:“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
7、族间古老的对抗,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该文件最终促成了 20 世纪 60 年代()A轴心国集团形成 B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答案】C【解析】某文件宣称:“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这里“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的体现是:1951 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 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 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故选:C。7冷战结束,世界局势发生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1953 年,马歇尔演
8、讲:“对于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军人,有相当多的议论经常摆在我面前的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战争费用的分类账目,支撑它的则是墓碑。这一切激励着我去寻找某种途径或方法,以避免另一场战争灾难。”这一演讲的历史背景是()A1952 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东西方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D“欧洲复兴计划”成功实施【答案】D【解析】1953 年,马歇尔演讲:“对于把若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军人,有相当多的议论经常摆在我面前的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战争费用的分类账目,支撑它的则是墓碑。这一切激励着我去寻找某种途径或方法,以避免另一场战争灾难。”这一演讲指的是马歇尔计划,因而其的历史背景是“欧洲复兴计划
9、”成功实施。故选:D。8.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4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A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 A 9.九年级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了学习卡片(如下图)。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A.美苏争霸 B.冷战政策 C.经济全球化 D.多极化趋势【答案】B 【解析】根据右图卡片的内容可知,冷战是指 1947 年至 1991 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
10、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的表现。故答案为 B。10.小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59 年,古巴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起革命政府 1990 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了印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A.B.C.D.【答案】C 5【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不是所有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通过
11、武装起义,推翻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起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非洲殖民体系的奔溃标志是 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尼赫鲁是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也是印巴分治后的印度第一位总理。故结论说法正确的是。故答案为 C。11.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 B.杜鲁门在 1947 年国会的演说稿 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很容易选出 D 项,因为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签署于 1942 年,在冷战之前。故答案选 D。12.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
12、义世界形成了经济的“三大中心”,这“三大中心”应该不包括下列哪一个国家或组织()A.欧共体 B.日本 C.新加坡 D.美国【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欧洲、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有所降低,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由此分析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观察下面有关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图示。企图“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的国家是()A.美国 6 B.法国 C.苏联 D.英国【答案】A 【解析】二战后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援助西欧。二战后的西欧各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来自美国的援助。如果欧洲各国继续这样,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
13、超级大国的附庸。后来西欧各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逐渐走向联合,故此题选择答案 A。14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打着“亚太再平衡”的旗号,蓄意围堵着它所认定的“霸权挑战者”。特别在南海问题上,绞尽脑汁对华施压。炒作中国是地区军事化的真正祸首结合如图指出“真正祸首”是()A恐怖主义 B民族矛盾 C美国霸权主义 D宗教矛盾【答案】C【解析】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打着“亚太再平衡”的旗号,蓄意围堵着它所认定的“霸权挑战者”。特别在南海问题上,绞尽脑汁对华施压。炒作中国是地区军事化的真正祸首根据这个材料和图示美国国旗缠绕地球的漫画可知“真正祸首”是美国霸权主义。故选:C。1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中,最根本的是
14、()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的产物 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 D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答案】A【解析】斯大林时期,政治上,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总而言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效仿此模式,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这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故选:A。7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后科学技
15、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主导的,它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力量。黄素痷、甄炳禧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材料三: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强化了日本在政治、外交领域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取得经济大国地位后树立政治大国的形象。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指的是什么?该科技革命为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的技术条件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据材料
16、三,指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的国际政治目标,并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战后美、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1)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条件: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2)特点:美国经济平稳发展;IT 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3)目标: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史实: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日本提出了改革联合国安理会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4)美国: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日本:(外部因素)美国对日本的扶持;(内部因素)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8【解析】(1)据所学知,第二次世界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22 冷战 美苏 对峙 世界 教师版 备战 2020 年中 历史 精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