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鉴赏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美术鉴赏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鉴赏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美术鉴赏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探究 作者:刘利敏 来源:广西教育C 版2020 年第 07 期 【摘 要】本文分析中国美术鉴赏课程中蕴含的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坚贞不渝的人格修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等思政元素,提出中国美术鉴赏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三贴近”策略:内容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方式和手段贴近大学生的接受习惯、话语形式贴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有机交融,提升中国美术鉴赏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关键词】中国美术鉴赏课程 思政元素 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7-008
2、4-03 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国美术鉴赏课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既能帮助大学生了解和鉴赏中国经典美术作品,又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在全国大力提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中国美术鉴赏课程应凭借其视觉直观性、审美愉悦性、情感丰富性、人文底蕴深厚性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爱国主义、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当中,发挥其培养“四有”人才的协同作用,帮助大學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一、中国美术鉴赏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一)心系天下的家
3、国情怀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大批爱国主义作品,作品中饱含着爱国画家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荣辱的关心,体现了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以笔代枪,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倾注到奔马愚公移山受伤的狮子等一系列作品之中,特别是他笔下的奔马,带着时代的风声和雷声在画面上驰骋,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不朽精神。徐悲鸿的追随者蒋兆和冒着生命危险创作的巨幅长卷流民图,用真实的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的罪行和侵
4、华战争的罪恶,流民图被称为继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后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巨作。再如,中国新木刻运动时期涌现了一批革命历史版画,艺术家们以手中的刻刀为武器,或者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的罪行,或者刻画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渡长江浴血奋战的历史画面,或者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壮阔景象。通过对这类作品的赏析,学生可以了解爱国艺术家的创作经历,了解祖国的革命历史,了解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激发爱国情怀和爱国热情,增强使命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繁荣与和平,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先民不断追求、不懈奋斗的结晶
5、,它们不单是一件件艺术作品,更是凝结了无数工匠和画家智慧和汗水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艺术精品。例如,商周时期青铜匠人在青铜的铸造技术和装饰工艺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追求卓越,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以及众多精美绝伦的作品。商朝时期的妇好偶方彝、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战国时期曾侯乙墓蟠虺纹铜尊盘和编钟等经典作品,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追求,呈现出工艺之美和智慧之美。再如,中国古代宫廷画家,特别是宋代画院的画家,作画追求工整细致、精密不苟。李嵩的货郎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充分展现了他们娴熟的绘画技巧以及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中国美术鉴赏课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
6、画家和工匠的高超技艺,引导学生感受和感悟他们对艺术孜孜以求、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以此应对和改善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和意志不坚强,随波逐流、沉迷网络、得过且过的现象,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精神追求,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贞不渝的人格修为 自古以来,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以及“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题材就是中国画家,特别是文人士大夫画家最为钟爱的题材,也成就了一批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佳品。此类题材的作品寄托着画家对坚韧不拔、傲然不屈、百折不挠、傲霜斗雪
7、精神和品格的赞美与追求,也表达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高贵的气节,作品真善美兼备。例如,坐卧必南向,以示不忘宋室的南宋画家、诗人郑思肖喜爱画兰花,常常借画兰花抒情言志,抒发亡国之痛,表达自己不屈不移的坚贞气节。再如,梅花为“四君子”之首,梅花题材一直受到众多画家的偏爱,元代文人画家王冕以画梅花而名垂画史,在他笔下一朵朵梅花傲雪开放,清新脱俗。他还在其墨梅图上题诗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结合寄寓了画家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自己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之风的追求。这些作品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人文精神,具有很强的道德感化作用,可以弘扬君子之道。在中国美术鉴赏课程中挖掘并融入
8、这些元素,让学生在得到艺术美享受的同时,精神得到滋养,灵魂受到洗礼,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观,树立高尚的君子品德,激发和鼓舞大学生面对逆境和困境要永不屈服、积极进取,勇敢地迎接挑战。(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美术历史光辉灿烂,产生了无数经典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作品,它们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耀眼夺目,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青花瓷、刺绣、雕漆、蜡染等传统工艺品,越来越受到国外设计师的追捧,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流派众多,经典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以中国山水画为例,它从魏晋南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术 鉴赏 课程 融入 元素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