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源流.pdf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源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源流.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源流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诚信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提出了对今天社会诚信发展的若干启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源流 常州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顾问、教授 徐永林 一 诚信观念的萌芽及确立 1诚信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尚书太甲下中有神无常享,享于克诚的记载,这里的诚主要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在同一本尚书中,也有关于信的记载,如书康王云:信用昭明于天下,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等。春秋以前,信和诚一样,多用于对鬼神的虔信。后经儒家提倡,诚与信才逐步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诚与
2、信单独使用较多、较早,连起来使用则较少、较晚。春秋时期着名政治家、先秦法家创始人管仲曾将诚与信连用,他明确讲: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战国末期,荀子也曾将诚与信连用,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意思是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夸妄诞则会产生社会惑乱。在周易中,诚已摆脱纯粹的宗教色彩,具有日用人伦的道德意义。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诚在孔子那里虽未形成理论概念,但他多处讲仁,其修己爱人的内在意蕴与诚是一脉相通的。在孟子那里,诚逐步成为体验道德本体、
3、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孟子以此告诫人们,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荀子发挥了孟子诚的思想,并开始以诚涉政,把诚从做人之道扩展为治世之道,指出诚乃政事之本。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成为连接格物、致知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成为道德内养与外成的关节点,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与下安宁的多种社会功能。在儒家那里,信也逐步摆脱了宗教色彩,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信被人们更早地与为政之道结合起来。孔子十分强调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为
4、治理国家时即使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因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出信是国与国相交的道义标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信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把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和伦常规范。荀子也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可见,作为中国儒学的原创,孔、孟、荀都把信作为做人与为政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在中国古代,诚与信单用较多、较早,连用较少、较晚。春秋时期着名政治家、先秦法家创始人管仲曾将诚与信连用,他明确讲: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
5、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战国末期,荀子也曾将诚与信连用,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即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夸妄诞则产生社会惑乱。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仍然是以诚释信,以信释诚。由于诚、信意义相近,在实际生活中,二者常常被互换互用,但如果仔细体察,诚与信的规范意义仍然是存在着细微差别并各自有所侧重的:诚更多地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诚更多地是对道德个体的自身要求,信更多地是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或多向要求;诚更多地是指道德主体的内在德性,信则更多地是指内诚的外化,体现为社会化的道德实践。当然,这种区分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二者是相互贯通、互为表里的,诚
6、是信的依据和根基,信是诚的外在体现。正如北宋理学家张载所言:诚故信,无私故威(张载集正蒙天道),诚与信共同保证我们的道德规范得以实践。正因为如此,下文在介绍我国古代的诚信道德观念时,将不再严格将二者区分,而是统称为诚信。2诚信观念的萌芽 人类社会的道德是在长期共同的劳动和生活中逐渐产生的。我国是世界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从已发现的最早的元谋人推算,至少在 170 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和国家。那时的社会诚信是什么样的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我们只能作如下分析。在原始社会,狩猎是一种基本的生产劳动,是种族得已
7、生存延续的基本手段。尸子中记载:庖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而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需要参加者协调一致,共同行动。这就要求每个参加狩猎者都能遵守事先安排的约定,狩猎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如果有少数人不守约,狩猎成果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大都数人不守约,狩猎就无法进行。由此可见,共同的劳动必然会产生守约、守信的概念和要求。原始社会中诚信概念的产生还可从我国解放前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讲信守信的记载中看出。例如,黔记中记载古时苗族审理本族案件时,其程序是:要约文书,刊寸木判以信。腾越州志中记载更为有趣:夷有风俗,一切借贷赊用,通财期约诸事,不知文字,唯以木刻为符,各执其半,如约酬偿,毫发
8、无爽。这说明社会生活中已产生了诚信行为。再如,解放前贡山独龙族仍处于物物交换阶段,猪是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其比率是:一头小猪与一口 8 寸锅或 50筒包谷相当;一头中猪与一口 1 尺 6 寸锅或 100 筒包谷相当;一头大猪与一口 1 尺 8 寸锅或 150 筒包谷相当;一头大肥猪与一口 2 尺锅或 250 筒包谷相当。这种约定俗成的结果,人们在交换中都能自觉遵守。由此可见,原始社会末期的内部商品交换,已表现出了行动守信的本质。关于我国上古原始人的道德风貌,可从礼记礼运篇中的记载看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
9、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不仅反映出原始社会的公有观念、平等互助观念,而其中的讲信修睦实际上就是讲诚信、修和睦之意。尽管原始社会中也有战争,但凭着讲信修睦,人类终于走出了野蛮,走向了文明。3诚信观念的确立 经过漫长的血与火锤炼,人类终于步入了阶级社会。夏部落的首领禹打破了禅让制度,建立了世袭的夏王朝,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在我国正式诞生。商朝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国家,由于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还有其他出土文物和古书的记载,使我们对这一朝代有了较多的了解。商代的特征是:社会由
10、氏族血缘关系联结,祖先崇拜和天神崇拜相结合,伦理思想和宗教意识相混合等。正如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所说:我们翻遍卜辞,没有发现一个抽象的词,更没有关于道德智慧的术语。.社会内部的权利义务观念还没有明显的标志。这里的社会内部的权利义务观念还没有明显的标志,实际上就是说还没有明显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卜辞中虽然已出现了孝、德、礼等字,但这些字的内涵并无伦理道德的含义。据考证,卜辞中的孝字与老字、教字相通,礼则是指盛有双玉的祭器,因而,这些字并不能作为道德规范使用。约在公元前1100年,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这时,殷商卜辞中出现的孝、德、礼等字开始有了伦理道德意义。西周初期的统治者,在总结夏、商兴
11、亡的历史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以德受命、以德配天的思想。周公姬旦的许多谈话、命令中都贯穿了伦理思想,他认为德是由天所命的,商朝灭亡是因为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因此,他总结了一套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规范,认为这是由上帝赐予民众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西周的伦理道德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从晚商至春秋,诚信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出现在金文上。如中山王鼎上就铸有余知其忠(言身)也。这里的(言身)字,就是现在的信字。言身二字组合成信,就是说说的话要兑现,要身体力行。这形象地体现了诚信的思想内涵。同时,我国最早的文献上也开始有了关于诚信的记载。如易传系辞上有言出乎身,还说人之
12、所助者,信也。易传乾文言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既讲了信,也讲了诚。而下列的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更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遵守信约而从事商品交易的情况。我国古文献六经之一的诗经中,也有关于诚信的不少记载,如卫氓中的信誓旦旦。郑风中的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王风中的谓予不信,有如敫日。大雅中的王道尚信,则天下以为法。等等。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也有关于诚信的记载,如书康王中有 信用昭昭明于天下,周书中有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等。由上可知,我国古代的诚信概念此时已经完全确立。文字的发明,使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开始
13、由经验型逐渐走向了理论型,诚信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这标志着我们的先人已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方面走在了人类文明史的前列。二、先秦时期的诚信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一阶段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和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一方面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推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一阶段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人士,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良好环境;而制度变革时期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又造就了不同阶层的人的代言人,于是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 百家争鸣局面。
14、这时所产生的儒、墨、道、名、法等各家学派,产生的地域不同,接受的文化传统不同,代表的阶级和阶层不同,探讨问题的重点不同,但奇怪的是,他们在伦理道德方面、特别是在诚信方面的观点确是基本趋向一致的,出现了驳难下的趋同这一有趣的文化现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战争频繁,相互间常常签订协定和盟约。这些盟约的遵守和实施,主要靠道德力量的约束。凡能遵约守信的,就有了道义的力量,就赢得了民心,因而可以获得民众的支持,取得事业的成功。丰富的社会诚信实践要求思想家给以理论上的总结提高,这就产生了各个学派对伦理道德的论说。下面对各主要学派关于诚信的言论作一概要介绍。儒家之诚信 儒家的诚信观念是与其仁的理论紧密结合在
15、一起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其提出的仁的学说中,以仁为道德的最高准则,认为人应该重利轻义,具备孝、悌、忠、信等品德,信在其中就具有重要的地位。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从孔子的回答中可见儒家在政治上对诚信的重视程度。在论语子路中,子贡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回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里孔子将诚信当作了士的个人品德要求之一。从此,孔子的
16、言必信,行必果就成了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千古名言。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换句话说,人如果缺乏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正因为此,孔子的学生曾子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作为吾日三省吾身的一项内容。由于对诚信的重视,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孔子,还将其列为儒家四教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也就是孔子是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忠心耿耿、坚守诚信这四方面教育学生的。孔子不仅在理论上提倡诚信,而且实践中身体力行。孔子家语在厄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子及其学生在陈蔡遭到围困,七天没有吃东西。子贡偷偷突围出去用自己的物品换了米回来烧饭,但在破屋中烧饭时不小心落入了灰尘,颜回就将脏
17、饭吃了。子贡看到了以为颜回是偷吃,就去告诉孔子,认为颜回不仁。但孔子说他很了解和信任颜回,此事或有其他原因。就叫颜回来问。颜回告诉孔子,饭弄脏了弃之可惜,所以就先吃了。由此事可见,孔子及其弟子对诚信是身体力行的。孟子是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他同孔子一样,十分重视伦理道德。但他更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修身养性,养成浩然之气,就可反身而诚,达到至诚的道德境界。在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一段话: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
18、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在这里论述了一个诚信的链条:要使上级信任,必要取得朋友的信任;要取得朋友的信任,必须得到父母的信任;要取得父母的信任,必须诚心自省;而要诚心自省,就要懂得什么是善。所以他认为:诚是自然的法则,追求诚是做人的法则。极端真诚而不能感动别人是没有的事,不真诚也就无法感动别人。孟子可贵之处是在这里既指明了个人内心的诚与个人在社会上的信的关系,也说明了通过个人的修养达到社会诚信的途径。这样,社会诚信也就建立在更可实行的基础之上。由于儒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儒家关于诚信的论述一直指导了我国社会诚信的发展。道家之诚信 道家是以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为基础的一
19、个学术流派,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中心,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在伦理思想上,强调自然、无为,反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主张,希望返回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的原始时代,所以他否定社会的善恶标准,主张绝仁弃义。但他在信伦理道德方面,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的。在道德经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也就是认为可信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可信。他还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说明他是主张社会要有信的。原因在于,信伦理道德在原始社会已经萌发,并成为维系古代社会的必要观念。老子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主张绝仁弃义、绝圣弃知的同时,仍然肯定了信道德的重要。庄子是老子
20、之后的道家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伦理道德观,与老子基本相同,但在信道德观上比老子谈得更具体。在庄子天地篇中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庄子在这里描述了原始社会的美好图景:德行最好的时代,不崇高贤明,不使用才能,在上的国君象高高有树梢无所作为,在下的百姓如旷野的糜鹿自由自在。行为端正却不认为是义,相亲相爱却不认为是仁,敦厚诚实却不认为是忠,有求必应却不认为是信,不知不觉地相互使唤却不认为是恩惠。说明信是古以有之的。他在庄子盗跖中还讲了尾生守约殉情的故事:鲁国人尾生和女友约好在桥下会面,但等了很
21、久,女友未来而大水来了,尾生就抱着桥梁柱而死。尾生守信的故事由此成为诚实守信的范例,在我国长期流传。墨家之诚信 墨家是由墨翟始创的一个学派,其伦理思想是倡导以兼爱为原则的带有功利倾向的道德学说。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学说宗旨。他认为,国有七患,其中第六患是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墨子七患)并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为了达到天下之治,社会成员应当不分地位、贫富、贵贱,彼此都应该用信用来约束自己。因此,他把信作为举贤的一个重要标准。他说: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又说:欲为仁义,求为士。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尚贤
22、)这里的忠信之士、仁义之士,都是指那些能忠实于兼相爱,交相利的人,也就是墨家所谓的兼士。这样的贤能之士,掌握了政治权力,既保证了兼爱相利的政治理想实现,又符合仁、义、忠、信等道德规范,这就将他的政治主张与伦理思想结合了起来。由此可见,墨家也是十分重视和推行诚信的。法家之诚信 法家是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法家的伦理思想是从自然人性论出发,肯定人的利欲,把法与道德对立起来,否定道德的作用。但在信伦理道德方面,法家有其自身的特点。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把法与德绝对对立了起来,主张不贵义而贵法、不务德而务法。他们认为,随着社会进化,治世之道也要发生变化,道德只适用于上古,而在争
23、于气力的当今是没有用的。因此,君主治国,必须倚仗暴力,唯法为治。但即使在这种主张下,他们一方面弃德,而另一方面仍不排斥诚信。商鞅在把法治作为强国利民的重要工具的同时,仍十分强调诚信的重要。他在修权中说: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这里,他将信放置于法之后作为治国之道,并正确指出,信需要君臣共立。由此可见其对信的重视。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时,为建立社会的诚信,曾经立木树信。史记商君列传中对此作了生动的记载: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市,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24、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民不欺。卒下令。这一政府推动社会诚信的故事至今仍有现实教育意义。先秦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韩非继承和发扬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等思想,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他受商鞅的影响,崇尚信,宣扬信。在 韩非子难一中通过实例对信与不信从哲理角度作了分析: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乃何 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乃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不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
25、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韩非子举此例是为了说明,利用诈伪取得战争胜利,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通过对文公先赏雍季后赏舅犯的行动,说明了法家对诚信道德观的肯定。韩非子还用晋文公用诚信降卫国的故事来赞美信的重要。在韩非子外储说上中有如下记载: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中的 诚信 源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