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
2、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
3、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李
4、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
5、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B 型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
6、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三)D 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A
7、.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 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8、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A.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 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
9、学专著是由 代医家 等编著。5.温病学理论源于 、等书。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7.中医学包括 、三部分。8.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有 、四大方面。9.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呈旦 、昼 、夕 、夜 。10.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11.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 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2.人体自身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 、两大方面。13.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为 。三、判断题 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
10、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7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四、名词术语解释 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百骸 4.人气 5.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 8.异病同治 9.五脏一体观 10.形神一体观 五、简答题 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2.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要成就是什么?3.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4.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5.简述形与神各自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6.何谓中医基础理论?其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7.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可概
11、括为几个方面?8.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9.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10.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11.辨证与论治有何联系?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何指导意义?2.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3.你对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如何认识的?4.试述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5.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6.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如何理解辨证与辨病的关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 1.B 2.A 3.B 4.C 5.D 6.E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
12、.A 15.B 16.D 17.A 18.E 19.D 20.B 21.C 22.A 23.C 24.D 25.D (二)B 型题 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 (三)D 型题 1.DE 2.AC 3.CE (四)X 型题 1.BCDE 2.BC 3.CDE 4.ABCD 5.BCD 6.ABCDE 7.BCDE 8.BCD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 2.脉经 3.伤寒论 金匮要略 4.隋 巢元方 5.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6.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7.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预防医学 中医临床医学 8.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
13、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9.慧 安 加 甚 10.辨证论治 11.心 五脏 自然界 社会环境 12.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3基础 动力 主宰 三、判断题 1.2.3.4.5.6.7.四、名词术词解释 1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3.骸,泛指骨骼。百骸,指全身骨骼。4.指人体具有生机的阳气。5.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
14、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6.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7.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8.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9.五脏一体观,即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
15、主导的五个生理系统,是完整统一的整体。10.形神一体观,又称“形与神俱”。指形体与精神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神必依附于形而存在。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 01.拒绝死记硬背 如果没有把知识内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死记硬背可能短时间内有效,但不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如果你能掌握知识的内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它们,事半功倍。02.睡前复习 睡觉前把要背诵的东西过一遍,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再回想一下。这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昨晚背的东西基本上都记住了。大脑会在睡眠时重新进行记忆储存。这样可以在潜意识中加深印象,巩固前晚所学的知识。在这里提醒大
16、家:睡前复习,效果更佳。03.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形式,也是很高效的记忆方法。想要记住某一个知识,可以将它和另一个东西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当新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时,大脑对这个知识的印象就会加深。04.视听结合法 其实,背东西不是只能默读,手、脑、口、耳都可以一起参与。推荐大家尝试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来记忆知识。高中背题的时候,经常一边手抄,一边默念,真的比只用眼睛看记得牢固多了。多种感官来帮助大脑强化记忆,效果杠杠的。05.规律作息时间 有的小伙伴每天学习到后半夜,看起来很努力,其实效果可能并不怎样。建议大家晚上不要熬夜到太晚。良好的睡眠才会带来超群的记忆力。睡眠不足容易犯困,导致大
17、脑无法集中精力,从而降低背诵效率。06.及时复习 记忆需要不断重复,越重复,记忆就会越深刻。对于刚学过的知识,应该趁热打铁,及时温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同学们掌握知识后要及时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应试小技巧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二、开考铃声响前有 5 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三、开考铃声响后允许答题。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四、时间安排策略 分配时间要服从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要求考生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