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和美术的精神特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文化和美术的精神特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和美术的精神特质.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中国文化和美术的精神特质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是文化把同一民族凝聚起来,是文化把不同民族区别开来,每个民族的文化对本民族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共同心理,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但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至今有关文化的概念不下 200种。在这里,我们没必要沉迷其中,避开它的最好办法是先看一看文化是什么。英国学者阿雷恩鲍尔德温在文化研究导论中写道:“文化可以指莎士比亚或超人漫画,可以指歌剧或足球,也可以指在家里刷盘洗碗的人或美国总统办公室的组织结构。文化既可在你的本地街区、在你自己的城市和国家中发现,也可以世界的其他角落找到。小孩、少年、成人
2、和老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文化,但他们也许会共享一种文化。”1照此看来,我们经常夸奖某人说,“他是一个文化人”并不准确,因为我们都是文化人。第一,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大的文化系统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继承人类文化的结果,我们的思想观念,衣食住行,哪一个不是文化呢。你徘徊街头,听到远处传来熟悉的冰糠葫芦叫卖声,眼前浮现出一串串红黄斑驳,青橙晶莹冰糖葫芦的形象,便满口生津,你循声奔去,递上五元钱,并没任何的言语,仅伸出一个指头示意,大爷就笑嘻嘻地取一串给你。叫卖声、冰糖葫芦、手指符号、大爷对你的理解、微笑传递的信息等等,这一切都是文化传承所形成的共识,让我们顺利完成这次沟通。第二,我们在继承文化、享受
3、文化的同时,还在创造文化,你在公司里有一个新想法,你伏案写作或绘画,你和朋友在交流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博客里你写上一段人生感悟,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是在一边分享文化,一边创造文化。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单单把有学问的人叫“文化人”呢?实际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用的狭义上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就是上文阿雷恩 鲍尔德温所说的文化,既有物质形态的,比服装手饰、文物古董、建筑雕刻、商品产品等,也有精神形态的,比如思想观念、节日宗教、科学哲学、社会制度等。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或观念形态,包括与精神生产直接有关的现象,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的思想观念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但精神文化
4、又离不开物质形态的文化,比如宗教、哲学、艺术往往以是物质 1【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 4 页。形态表现出来的,寺庙建筑、宗教文物、艺术作品等都表现了特定时期人们的观念意识。就拿战国时代的编钟(图 4-1)来说吧,从形态上看,它是物质,但其铸造工艺、造型艺术、演奏方式、音质音色等,任何一个细节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科学、艺术信息,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我们如果要研究希腊时期的审美意识,除了阅读希腊的哲学、艺术著作外,不是还要研究那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雕塑、建筑、工艺、绘画、文学诗歌吗?也就是说,精神形态的文化是以物质形态文化的存在为基础。
5、图 4-1 战国编钟 1978年夏天出土于湖北随县。全套编钟包括钮钟 19 件,甬钟 45 件,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钟,共 65 件,总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 8 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乐律学达到的高度水平。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第二节 中国艺术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内容及三者的完美结合。中国文化不仅仅作为知识存在,而且作为感悟和体验存在。中国文化不仅仅是逻辑系统,更是一个生活情感的集合。因此,中国文化是审美的、感性的、鲜活的,是一种
6、“审美化”的存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历史、教育思想,甚至艺术理论都是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只有带着一颗审美的心灵,才能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传统。尽管中国文化内容浩如烟海,但中国艺术精神内核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学说,以及这三家在人们生活和心灵里的有机融合,对这些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人崇尚的认识方式是“体悟”和“感悟”。中国传统儒、释、道三种主导文化,不同时期,三种文化所占势头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时期,各艺术家所受文化影响也很不一样,中国艺术风格多元,形式多样。比如魏晋时代,儒学衰落,黄老思想盛行,再加上佛教进入中国,中国艺术家逃避社会,亲近自然,追求艺术的超越性,在文学界出现了山水诗派,山水画也独立成科。总
7、体情况来看,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多着眼社会,钟爱帝王、人物画,如阎立本以帝王图(图 4-2)去表现君主尊严与庄重;受佛道思想的,多藻绘山水,如宋代的山水画家,其意境追求多是在道家的隐逸思想和佛教的空灵境界激发创造的。图 4-2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始作于唐朝初年,唐太宗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是表现帝王生活的人物画,又称古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此图绢本,设色,纵 51.3厘米,横 531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
8、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对中国人精神和内心的影响几乎达到了“宗教”的程度,承担起了宗教的功能和责任,因此又被称作“儒教”。其特点如下:1,重视人的世界,不够重视自然客观世界;2,重视今生今世的世界,不够重视生前死后的世界;3,它不是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而是比较零散的生活指导。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持续关注和了解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对自然很感兴趣,但不是“认识和改造”,而是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存的兴趣。这与西方文化大不一样:西方人构筑了一个庞大、严密、分工明确的科学体系,全面地解释世界的结构和
9、来龙去脉。因而造成中国传统文化对客观世界系统论述的缺乏,造成中国文化缺少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虽然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但这并不是中国文化具有“科学精神”的证明,而是表明了中国人对现实生活的重视,这是因为这些科技发明的发明和目标不在于对解释客观世界的向往,而是出于对现实生活里实际困难的克服。儒家学说不是要求人们讨论观点、清理逻辑或构建体系,而是要求“信徒们”跟随大师的指导,在现实生活里身体力行,在实践里实现那些指导和行为要求,达到人生的高超境界。儒家思想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即“仁”、“义”、“礼”、“智”、“信”、“中”、“和”等。“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决定了其基本
10、范围和根本方法:“仁者,爱人”一切从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开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关键就是由己推人,重视对方,这就是仁。以儒家的理想看来,只要大家都按此行事,整个社会将进入幸福美满的“大同世界”。只是可惜,这理想建立在了未经证实的“人性本善”的观念之上。“义”是仁的进一步引申:“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义”是处理人与群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冲突时,要损己利人,这是“仁”,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时,舍己而利群,这就是“义”,这也是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浩然之正气”。“礼”的基本意思是“礼貌”、“礼仪”,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迎来送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美术 精神 特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