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pdf
《《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 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中报的课题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于2012年9月开始筹 备,2012年IO月获得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批准开展研究。三年来,在县教研室 的指导下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坚持以研究为突破口,从申报子课题、构 想策划、确定方案、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后来的贯彻实施,总结提升,具 体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 况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义务教育和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均附录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所列书目限
2、于文学,没有扩展到人文视野。事实上,迫于中考和高考的 应试压力,即使是列入课程标准的文学名著阅读也尚未真正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初中在必修课 程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2012年11月,课题组在全校对我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见附1),发出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0份。分析研究后确立了 本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关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限于“语文”与“名 著”与“教学”的视野,重在加强对认识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对教学 的有效性的研究,分别将名著阅读与教学的有效性分别列为两个单独的门 类,未能将名著阅读教学与有效性相结合而进
3、行研究,而对“如何提高教 学的有效性”的方法、法则、模式等问题少有深入拓展。(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探寻名著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基本特征,发现影响语文课堂著名阅 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给出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在名著阅读中的 主体意识,养8 成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阅读名著的习惯,使其掌握科学的名著阅 读方法、提高作文写作与语文成绩。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建构开放的课 程系统,构建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课堂、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确立学生的学习者主体地位,我们认为,这正是总课题“语文学习生活化”核 心概念的一个具体的阐释。教学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虽然纪达中
4、学在 教学质量和社会信誉上已得到了社会首肯,但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对 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第一大主科的 语文科,理应率先行动,如何成为智慧型语文教师,怎样让名著阅读课堂精彩 有效,这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而前的重要问题。问题就是课题,在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之际,语文教学必须确立正确的阅读观,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并由此以点带面,乃是促进我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这是木课题提出的微观背景。由此,课题研究具有理 论的价值和实用价值,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理论基础 名著阅读教
5、学的有效性理论基础涉及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识论、心理学理论、现代阅读学理论等学习方式及课程系统与学习者本位意识。2.课题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扌舌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是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名著阅读文本选择有效性,掌握正确的阅读方 法,养成名著阅读习惯,积淀文化底蕴,培养人文素质。转变以教师讲授 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构建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习者木体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以及角色 转变。3.课题研究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调查问卷分析、实验观察、对比班级及个人成绩分析。具体做法如下: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特色 1.以调查问
6、卷分析为依据确定研究课题。8 2012年11月在全校范围进行初中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兴趣、阅读量的 调查问卷,进行课题论证。2.选题富有挑战性。探索影响名著阅读的有效性的因素,探索名著阅 读教学的规律,彻底改变我校在名著阅读教学中“低效高耗”的现状。变“长期见效慢的工程式阅读”为“阶段性成果显著呈现的阅读”,变“应试 教育强制被动式阅读”为“自主探究式阅读”,变“低效高耗的少慢差费式 阅读”为“有效的阅读。变“浅层阅读”为“逐步深入阅读”,变“读写分 离式阅读”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动式阅读”,变“快餐式功利性阅 读”为“吸取智慧涵养人文精神的阅读”。3.以丰富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可移植性强
7、的有效措施落实名著阅读 教学。4将名著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变“读写分离式阅读”为“以读 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动式阅读”。5.变“长期见效慢的工程式阅读”为“阶段性成果显现的阅读”,较 好地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四、课题实验研究过程 本课题是基于本校教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研究,点面结合,分 四步实施:(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为2012年9月一2012年12月,完 成课题申报方案,对我校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分析、调查,课题组的组成、分工、课题方案的修订、开题的筹备与实施、形成课题研 究方案建档等。(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时间为2012年12月一20
8、13年9月 整合并优化符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名著、阅读方法,名著阅读教学的 有效实施研究,“自由阅读一一意志阅读一一习惯阅读”保证活动有效开展。1.优化资源配置、建课题Q群(255805435)、教师人手一套名著并认 真研读。争取学生人人有书、人人读书、名著阅读进课堂、让班级飘满书 香。2 让经典动起来,用计划给学生安上翅膀 以实施县“朗读之星”评比活动为突破口,寻求课题研究的支点与兴 奋点。课题组初期围绕“四个一工程”进行名著阅读活动:喜爱一本名著、走近一位作家、辑录8 一本读书随笔、推荐一篇好文。学生从课题组推荐书目中自主选择阅读书目,以广东省中考要求的12 部必读名著为主,每学期阅读2本名
9、著,提交2份读书笔记,以班级为单 位举行读书报告会。3.课外时间是关键,课内时间是保障 研究中发现:影响名著阅读有效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读书时 间的落实。4“理解就在咀嚼中,笔记积累不放松”,让写作“水到渠成”。这就 是“厚积薄发”。5.“查、批、导、激”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6.帮扶差异,差异帮扶,小组互助,探究合作 7.课型探索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型:研读课、讲座课、读书交流课。此外还有:a.推荐读物课b、阅读方法指导课c、自由阅读课d、阅读 汇报课e、阅读欣赏课。结果表明,不同的课型,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充分展现,让学生学 习的成果得以及时展示、交流,学生在交
10、流过程中情绪高涨,同时也提高 了读书热情。(三)第三阶段:提高、反思阶段。时间为2013年9月一2015年2 月,探索“积累性阅读一鉴赏性阅读一研究性阅读”的过程、措施,研究 名著自主阅读活动的实施策略,构建名著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名著阅读 教学评价模式研究。1.反思、碰撞、积累、提高一一教师每月进行研究观点汇报。2.案例引领,共同推动一一积极开展案例研究。3.尝试评价体系的构建。我们通过读书笔记、读书感悟、读书汇报、名著阅读交流课、名著阅读的手抄报、读后感或文学评论、编写课本剧表 演、演讲、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阶段性地感受 到名著阅读的成功,开阔眼界,拓展思想。(四)第
11、四阶段:总结阶段。时间为2015年3月一2015年6月,课题 成果研究报告,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论文报告、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 报告、语文活动方案集、学生成果(习作、小论文等)、课件等。五、课题研究成果 8 (一)名著阅读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1.构建名著阅读教学课堂新模式 课堂教学始终是研究的主阵地。在深入细致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初步 确定了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堂教学主模式“导引一创设一挖 掘一探究一拓展”模式;2“三步四层”读书法“三步”BP:第一步,初步浏览法,快速阅读名著。第二步,略读理 解法。第三步,精读运用法。“四层”即:认知筛选层、理解抽象层、评价 思考层、创新发展层。(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名著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 名著 阅读 有效 教学策略 研究 课题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