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3.pdf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3.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25 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 25 古人谈读书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主题是读书与学习。本课选取了三个经典的古文片段,介绍了论语中古圣人读书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曾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及态度。(二)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三)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重点)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
2、己有哪些启示。(难 点)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诵读法 本课内容是古文,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 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2.发现点拔教学法 文言文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帮助要学生疏通句意,准 确感悟课文主旨。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学习课文生字,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课文学习要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主旨,背诵课文。四、说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安排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结合课文注
3、释,了解课文大意,标出难以理解的字句。(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论语、朱熹和曾国藩的图片。板书:古人谈读书。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同桌交流学习情况。2.课件展示生字。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4.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注意区分形近字书写。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文段一 1.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结合课文注释,了解句子大意,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2.教师简要介绍论语和孔子相关资料。3.讲解句子大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
4、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提问:这句话是说的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呢?(点名学生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态度?强调“知”的读音和字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强调识的读音应读“zh”。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方法?再次朗读这一段,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文段二 1.朗读文段内容,读完之后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翻译文段内容。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
5、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3.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读书应该注意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最重要的是心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二、学习课文文段三 1.朗读文段内容,注意读得流利,通顺。2.重难字讲解。盖:句首发语词;断:绝对;恒:恒心;下流:下等。3.翻译文段内容。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
6、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4.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三、拓展延伸 1.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字义有什么不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2.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对课文中提到的哪些读书方法感受最深。四、课文主旨总结 五、板书设计 论语:勤学好问 古人谈读书 朱熹:心到、口到、眼到 曾国藩:有志、有识、有恒 一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设计古诗二首 部编版 池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首、浮、萍、踪、迹”5 个生字,正确书写“采”。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浮萍、踪迹、采”等词语的意思,初知 古诗
7、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4、图文结合,想象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中蕴藏的童趣。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 12 课古诗二首,识记“首”字,注意翘舌音,扩展说话:还能说“一首()”?2、让我们首先走进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识记生字。(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识字情况)(1)出示“采”,学生认
8、读,认识“爪字头”,学生说出笔画名称。(出示课件:甲骨文“”)师述:采是会意字,它像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因 此它的本义就是用手指或者指尖轻轻摘取。出示田字格里的“采”字,学生观察,怎么才能写好呢?(结构上注意上小下大,关键笔画中“木”的横写在横中线,撇捺左右舒展)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书写,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学生同位互评与师评相结合,注意表扬鼓励。(2)出示:踪迹,学生读,提示:“踪”是平舌音。出示图片:雪地里小画家的脚印。上学期,我们学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在雪地 里留下了自己的踪迹,是什么?(脚印)月牙是小马的踪迹,竹叶是小鸡的踪迹,其他小动物的谁会说?出示图片:车轮印,这是谁
9、的踪迹?学生自由交流。把“踪迹”再读两遍。(3)出示浮萍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吗?出示“浮萍”一词,学生读。解释浮萍:它是一种水生植物,表面绿色,平铺在水面。所以,“浮”是三点水旁,因为浮萍是生活在水中的,“萍”是草字头,上下结构,因为浮萍是一种植物。齐读生字、词语。(4)这两个词都出现在古诗的第二句,出示第二句话: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指名读,读正确。(5)检查反馈读书。过渡语:现在我们把生字词放进诗句里,自己再来读一读。A、指名读,正音。齐读。B、读出诗文的节奏。(1)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2)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诗?教给你们一个小诀窍: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
10、这样会破坏诗的韵味。画斜线的地方要稍稍停顿,但要读得声断气连。跟老师读。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读一读。(生自由练读)(3)指名读,评议。(4)男女生赛读。三、品诗解句,入情入境。师导: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让我们跟随诗人白居易到池塘边去看一看。“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1、出示:指名读。齐读。你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这个小孩儿是怎么去采白莲的呢?(偷偷地)你从哪个字知道的?(偷)板书:偷。(2)师:偷,在我们的印象中可不是一件好的事情,诗人为什么还用了这个“偷”字 呢?预设:他是偷偷地去采的白莲,在这里只是悄悄地意思,瞒着家长去的;他回来一定不会告诉父母这件事的。这是他的秘密,只有他
11、一个人知道。这里可能是他自己家的荷塘,也不算偷。(3)猜猜他此时的心情在怎样的?(紧张、高兴)指名高兴地读、紧张地读。2、学习第二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这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回,有没有被发现呢?指名读。(2)播放视频资料:小船在水中滑行。你看到了什么?(小艇驶来时,冲开满池的浮 萍,水面波动,浮萍向两边漾去,会出现一道长长的痕迹。)这个小孩儿了解吗?(不解)板书:不解。对啊,不解藏踪迹。上下句连起来读。(3)他还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呢,其实早就留下了痕迹!指名再读诗句。3、不止浮萍暴露了他的行踪,还有一个人看到他了呢!谁呀?(白居易)你猜白居易 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偷看、偷笑
12、)4、小娃娃偷采白莲偷到了乐趣,在一旁偷看的白居易也偷到了乐趣,让我们也和这一 老一少一起偷着乐一乐吧!自由读整首诗。5、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儿?(可爱、调皮)板书:可爱。学生再读。6、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小孩儿,也忍不住想读读诗句了,老师配上音乐,请同学们闭 上眼睛想象一下展现在你们面前的那个顽皮的、可爱的、有趣的小娃吧!(配乐,师范读)老师给你们也配上音乐。指名读。7、下面进入我们的闯关游戏。第一关:老师说意思,你能知道他是哪一句吗?第二关:老师读前两个字,你能接上吗?第三关:男生读上句,女生能接出下句吗?反过来,女生考考男生。第四关:看图诵读诗句。(出示插图)看,这就是那位小娃娃,让我们看着
13、图再试着读读这首诗。大家太棒了,这么快就把这首诗给背下来了。8、小结:诗人白居易,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 3600 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池上,诗人用这么通俗易懂的语言寥寥几笔 就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道隐藏踪迹的可爱、调皮的形象。四、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其实许多诗人都喜欢描写像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比如:出示村居 画面及诗句,学生先自由读一读,再找一找与画面相对应的诗句。指名读。齐读。2、出示所见,这也是发生在夏天的一件事,学生自由读。读了诗句,你知道这个小 牧童想要干什么呢?(捕蝉)3、出示小儿垂钓,又来了一位学垂钓的小朋友,老师领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人谈读书 古人 读书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