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活页文选透视文言文王羲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活页文选透视文言文王羲之.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活页文选透视文言文(2)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1对下列句子中
3、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 侯:问候,看望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书信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B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作师说以贻之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羲之甚轻之
4、,由是情好不协 止一吊,遂不重诣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 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很多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 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 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 了一次,就没有再去。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
5、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译文:(2)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译文:(3)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译文:【与课本链接】(1)“然闻信至”中的“信”解释为“使者”,可引申为“媒人”,高中教材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也是这个意思。(2)“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中的“雅”解释为“平常”,高中教材张衡传中“安帝雅闻衡善术学”中的“雅”也是这个意思。(3)“当举群相送耳”中的“相”,作单相用,可解释为“你”,高中教材孔雀东南飞中此种用法很多,如“会不相从许”、“还必相迎取”中的“相”即是二例。(4)“而羲之竟不顾”中的“顾”解
6、释为“拜访”,初中教材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顾”也是这个意思。(5)“述深以为恨”中的“恨”解释为“遗憾”,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仇恨”,高中教材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中的“恨”也是“遗憾”的意思。【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不以为他有什么奇异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以性情正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隶书,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很被他的伯父王敦、王导所看重。陈留(地名)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导家选女婿。王导让
7、来人到东边厢房里遍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媒人来了,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在吃东西,好象没有听说一样。”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羲之平常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便产生了终身住在这里的念头。会稽有优美的山水,名士大多居住在那里,谢安未做官时也住在这里。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他亲自作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王羲之生性爱鹅,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非
8、常高兴,坚决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篇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笼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他曾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光滑洁净,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被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很被当时的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
9、,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就洒扫庭院来等待王羲之。这样过了一整年,而王羲之最终没有去拜访他,王述对此很感遗憾。【参考答案】1、C(信:使者,引申为“媒人”。)2、D(A 组中的“焉”均为兼词“于之”;B 组中的“之”均为代词“他”;C 组中的“为”均为介词,“替、给”;D 组中的“而”均为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修饰。)3 C(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4 D(“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5
10、(1)王羲之平常喜欢服食丹药,颐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便产生了终身住在这里的念头。(2)如果别人能像他这样沉迷于书法,不一定赶不上他(或“不一定在他的后面”)。(3)这样过了一整年,而王羲之最终没有去拜访他,王述对此很感遗憾。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题。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 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彧荐嘉于太祖。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孙策转斗千里,尽
11、有江东。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果为许贡客所杀。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不如留辎重,轻兵兼
12、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端:头绪 B 然策轻而无备 轻:年纪轻 C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 达:明白 D 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 属:通“嘱”
13、,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尚因乌丸之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 果为许贡客所杀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 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的一组是()亦喜曰:“真吾主也。”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A B C D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郭嘉投奔袁绍后,很快发现他具有致命缺点,不可成就大事,便离他而去。后经人推
14、荐,归附了曹操,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缘。B 针对孙策雄霸一方的大好局面,郭嘉敏锐的发现了孙策的失误并预言了孙策的结局,结果与他的判断惊人的一致。C 太祖在郭嘉的建议下准备征伐袁尚及乌丸部族,但手下大都害怕刘表会乘机袭取许昌,郭嘉力排众议,使曹操消除了疑虑,并最终大获全胜。D 郭嘉病重期间,曹操不断派人前往探视,在他病逝后,还亲自去吊唁,表达了强烈的悲痛之情,并对郭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译文:(2)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译文:(3)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译文:【与课本链接】(
15、1)“徒以威附”中的“徒”解释为“只、不过”,高中教材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中的“徒”也是这个意思。(2)“尚及兄熙走辽东”中的“走”解释为“逃跑”,高中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 中“弃甲曳兵而走”中的“走”与 鸿门宴 中“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中的“走”都是这个意思。(3)“天下事竟”中的“竟”解释为“结束、完毕”,高中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竟酒”的“竟”也是这个意思。(4)“欲以后事属之”中的“属”通“嘱”,解释为“嘱托”,中学教材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也是这个意思。(5)“陈群非嘉不治行检”中的“非”解释为“谴责、批评”,高中教材
16、 训俭示康 中“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中的“非”也是这个意思。【文言文译文】郭嘉,字奉孝,是颖川郡阳翟人。当初,郭嘉北上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那些明智的人都会慎重地选择主上,所以他们的见解都被采纳因而功成名就。袁绍只想效法周公礼贤下士的做法,却不懂得用人的道理。他重小事对大事抓不到要领,富于计谋却不能决断,想与他共同拯救天下苍生,成就国家大业,太难了!”于是离开了袁绍。荀或向太祖推荐了郭嘉。太祖于是召见了郭嘉,与他谈论天下大事。太祖说:“帮助我成就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郭嘉从太祖那里离开,也高兴地说:“他真是我寻找的明主啊。”孙策带兵转战千里,占据了江东之地,郭嘉分析说:“孙
17、策最近兼并了江东之地,他杀死的都是英雄豪杰,能够使人以死效忠的人。然而孙策做事不严谨,疏于防备,即使有百万大军,也会像一个人单独行走在中原一样。我看他,一定会死于一般人之手。”后来孙策果然被许贡的门客所杀。太祖即将征伐袁尚及三郡乌丸部族,他手下大都害怕刘表会派遣刘备袭取许昌以对付太祖。郭嘉:“您虽说威震天下,但乌丸部族仗着地域偏远,一定不会防备您。由于他们没有设防,突然攻击,一定可以消灭他们。况且袁绍曾有恩于汉人胡人,袁尚兄弟又在那里寄居。如今河北四州的百姓只是因您的军威而归附,您还没有对他们施行德政,放弃这里而南征,袁尚等会借助乌丸的资助,招纳那些为主上誓死效忠的臣子,乌丸部族一起兵,汉人、
18、胡人都加以响应,则使乌丸蹋顿产生南下的野心,计划他本不该做的事,那时候恐怕青、冀等地就不是您的了。而刘表,只会夸夸其谈,他心里知道才能不足以防备刘备,赋予刘备重担又怕不能驾驭他,而不信任刘备又会使刘备不为他尽力,即使我们国力空虚倾巢而出去远征,您也不要担忧刘表会来攻打我们。”于是太祖出兵。到易县时,郭嘉说:“兵贵神速。不如留下军事装备、粮草等,以轻兵日夜兼程,出其不意袭击乌丸。”太祖于是按计秘密出兵卢龙塞,直取乌丸宫廷。大败敌军,斩杀其首领蹋顿和名王诸人。袁尚和他哥哥袁熙逃到辽东郡。郭嘉精通谋略,明白事理。太祖说:“只有郭奉孝明白我的心意。”从柳城县回师,郭嘉得了重病,太祖不断派人前往探视其病
19、情。等到他病逝,大祖亲自前去吊唁,十分悲伤,对荀攸等人说:“各位都是与我年纪相仿的人,只有郭嘉年纪最轻。等天下平定,我还想嘱咐他以后事呢,而他中年就去世了,真是命运难料啊!”后来太祖征讨荆州回来时,在巴丘遇上瘟疫盛行,军船被大火烧毁,太祖叹息说:“如果郭奉孝还活着,不会让我落到这个地步。”当初,陈群谴责郭嘉行为不守规矩,屡次在朝廷责备他,而郭嘉神色自若。太祖更加器重他。【参考答案】1、B(轻:不严谨、轻率)2、D(A 组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解释为“的”;B 组中的“为”均表示被动;C 组中的“以”均为介词,解释为“因为”;D组中的“与”均解释为“和、与”,但前一个为介词,后一个为连词。)3 B(是郭嘉对曹操的评价,是曹操征伐的结果,是曹操的感叹。)4 C(“太祖在郭嘉的建议下准备征伐袁尚及乌丸部族”错。)5 (1)那些明智的人都会慎重地选择主上,所以他们的见解都被采纳因而功成名就。(2)赋予刘备重担又怕不能驾驭他,而不信任刘备又会使刘备不为他尽力(3)陈群谴责郭嘉行为不守规矩,屡次在朝廷责备他,而郭嘉神色自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