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之二京剧的程式性 提起京剧的程式,有些人就以为凡 程式 必然是陈规陋习,必然是条条框框,必然是对艺术改革的束缚。推崇 程式,就是反对改革创新,就是因循守旧,因此有些人以 打破程式 为时髦,以 取消程式 为炫耀自己改革创新的资本。其实,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的语汇、词组和成语经过严格的语法规范连缀起来一样,比如中国画家在勾画山水花鸟时的勾勒,泼墨、积墨、皴法、烘托和用色的程序;芭蕾舞在表现各种情感时的大跳、托举、旋转、倒踢紫金冠;歌剧演员在抒发情感时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演出过程中的序曲、间奏曲、舞曲;电影在表现
2、不同画面时的的特写、近景、中景、远景、蒙太奇、化入化出和话外音等等不都是不同艺术中的程式吗?如果取消了这些程式,这些艺术也就不能存在了。取消了勾勒和没骨,还有国画吗?取消了足尖动作,还能叫芭蕾舞吗?取消了咏叹调还能叫歌剧吗?取消了蒙太奇和特写镜头,电影还能拍摄吗?取消了西皮二黄的种种板式,还能叫京剧吗?真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京剧中的程式就像生物中的细胞,物体中的分子与粒子一样是无法分开的。京剧程式的灵活多变 不过,京剧的程式可能更为成熟,也就更为灵活多变,更具有可塑性,并且开宗明义地承认程式。这是因为京剧的表演程式是在长期的舞台 2 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它
3、不仅使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规范不变,但形式千变万化的表演元素。比如唱腔板式的安排,嬉笑与哭怒的方式,开门、关门、骑马、登舟、乘车、坐轿、开打、水斗、上山和上下楼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相对固定的表现方式。我们把这些程式根据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就是一出完整的戏。当然,失街亭的诸葛亮升帐(也是一种程式)和逍遥津的汉献帝打朝(也是一种程式)的上场都是打 引子,这种引子是自报家门的定场白中的第一部分,都是又念又唱。诸葛亮为表示自己威仪万方和兵伐祁山的雄心壮志,就打虎头引子,又称 双引子,显得庄重肃穆;汉献帝为表示自己的懦弱和曹操的跋扈专横,引子没有打完,就看见曹操佩带宝剑上朝,一副杀气
4、腾腾的样子,吓得他没有打完引子就退到龙位上了,可见程式的运用是极其灵活的,都是根据剧情的要求变格设计的。为什么程式的规范又是严格的呢?例如 打引子 的唱念,那就是从吐字发音到行腔运气都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许多演员都是每天早晨喊嗓时要经常练习的。尤其是唱的部分没有伴奏,是自吟干唱,又是演员出场后站在台口第一次张嘴,非常引人注意,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怎么能行呢?当然,不同角色,在表现不同程式时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在生活中有男性和女性之别,京剧就有生行与旦行的之分。男性和女性都有文、武、老、幼的区别,在生行中就分为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中就分为闺门旦、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和刀马
5、旦等等。在生活中的人有性格粗犷豪放者,也有机巧滑稽者,京剧中的男 3 性就在生行之外又分为花脸行,也称净行和丑行。这就是京剧基本行当:生、旦、净、丑形成的生活根据。京剧程式的类别 因此,京剧就按行当化分成了四种大的不同类别的表演程式。也可以说行当把程式分成四种大的类别和许多小的类别。比如在化装上,嗓音上,服饰上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特点。花脸有花脸的脸谱,丑角有丑角的脸谱。比如同是唱腔和念白,不同的行当就有不同的唱法和念法;同是一个动作,或者是同一个云手的动作,不同的行当,也就是不同的人物,就有不同的方式,我们的前辈根据不同行当的要求,在拉云手时就总结出五句话的要领,即:老生齐眉,旦角齐乳,花脸过
6、顶,小生齐肩,武丑齐腹。虽然这五句话指的是拉云手的位置,但是其中的道理在实践中是不言而明的,如果举一反三,也就是对每一行当所有动作的规范。比如老生为年长稳重者,动作要苍劲而舒缓;旦角为女性,动作多轻柔妩媚;花脸为性格豪放粗犷者,动作幅度要又大又开;小生年轻气盛,要劲透纸背,武生则比老生刚劲,比花脸中和,因此前人归纳为:老生要弓;花脸要撑;小生要紧;旦角要松;武生在当中。同是走路,四种行当也有四种不同的脚步。同是一个开门的动作,尽管每个行当开门的动作程序是一样的,都是左手按门板,右手拉门插关,然后双手往里拉门再两手向左右分门,最后迈左脚出门。这个程式在表现古典戏剧中是永恒不变的,但是,每个行当的
7、开门姿势和手眼身步法是不一样的,每个角色在不同的心情和处境 4 下的开门也是不同的,这又必须是随机应变的。例如上马的动作按规范都是右手按马鞍,持马鞭抬左脚,跨右脚,用马鞭打马再举马鞭。因为这个程式是原于生活的,如果改变这个程式,就脱离了生活,观众就看不明白了。可是在京剧 艳阳楼 中高登就有三个上马的动作,尽管都遵守程式规范,但是由于角色的心情不同,环境不同,运用的技巧不同,因此给观众的感觉也是截然不同的。可见,程式是固定的,不但因行当要有所区别,运用起来也都是千变万化的。由于我们是按行当对演员进行训练的,所以我们的演员大都是学习一个行当的表演程式,并根据所学的程式表现一个行当的人物。既然唱念做
8、打,各有各的程式,我们是怎样把程式有机地连缀起来呢?这里就有一个起承转合的法则问题:例如穆柯寨的穆桂英出场,就采用了 排山 这个程式:即在吹打中由一堂(四个)女兵或两堂女兵站门,然后穆桂英在四击头的锣经中上场亮相,接着在圆场的锣经中走到台口唱曲牌粉蝶儿,在端坐高台念完定场诗和定场白后,交代一下要 行围射猎 后,又接着是一个 西皮导板、原板、散板 的唱腔程式,同时有一个高台唱导板,扯四门唱原板,叫散 后跑圆场,再由女兵领起下场的过程。由于我们的这两套程式套路是固定的,我们在排演这场戏的时候只说一下:穆桂英排山接西皮导板,演员、乐队、舞台服务人员就全能明白了。因为在锣经的运用上,排山的四击头必然接
9、大锣圆场;唱腔在导板后必然接原板,当演员把原板 叫散 后必然接唱散板;而且演员下面有什么变化,都在表演的同时给乐队一个明确交代,所以这样的戏,不需要排练,还便于别的剧 5 团和演员学习和排演。更重要的是便于发挥演员的艺术特长,便于刻画人物性格。例如云南名旦关肃霜在演这场戏时,唱完 粉蝶儿 后,为表示穆桂英的英姿和春风得意的心情,在吹打中边掏翎子观望,边扭动靠旗,表演非常生动。梅兰芳先生则更善于运用这一程式,非常细微地刻画穆桂英的个性与心情。从这一个简单表演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京剧的程式和程式运用法则就好比桌椅种类虽多,花样也可以不断翻新,但都是由板、条、框组合而成的,组合的方式都是由固定尺寸的榫与眼的结合一样。好比我们的电脑,虽然都是由主版、硬盘、内存、软驱和光驱等有机的连缀组成的一样,只要你能够灵活运用,就能在这些固定的元件组合中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智慧和灵感。由此可知,京剧丰富的表演程式在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形象中都是取之不尽的;而运用程式的方式方法也是变化莫测的,只要演员掌握了程式运用中起承转合的法则,按京剧艺术表演的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就会在京剧舞台上创造出更多鲜活的艺术形象。(根据王玉珍女士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演讲稿整理,鸣谢:和宝堂先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