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7 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间习题 班级:_ 姓名:_ 时间:_ 1.阅读下列古文,完成练习。何晏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宴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世说新语 注释:若:好像。奇爱:十分喜爱。以:把。乃:于是。欲:想,希望。知:明白。1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1)何氏之庐也。庐:_ _(2)人问其故。故:_ _(3)即遣还外。遣还:_ _ 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 2.阅读回答问题。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
2、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北宋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会:适逢,恰巧。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水底日为天上日 (_)(2)因请其对(_)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_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_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上联:轻风_细柳 2/7 下联:淡月隐梅花 3.课外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
3、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题目为编者自拟。钟毓(y):字稚叔,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会:钟会,字士季。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既而:一会儿,不久。何以:即“以何”,为什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寝:_ (2)因:_ (3)时:_ 2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且托寐以观之。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B.既而,问毓何以拜。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D.偷本
4、非礼,所以不拜。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_ 4.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对话意思: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 5.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连同。有的人。想要。因为、由于。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A_ B
5、_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 来说明。()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6.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3/7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文中“芒芒然归”中“归”的意思是()A.归还 B.逃跑 C.回家 D.归类 2宋人疲倦的原因是什么?()A.没睡好觉 B.拔苗累的 C.生病 D.锄草累的 3通过这个故事,你能从中悟出怎样的道理?A.禾苗要长得快,就
6、得往上拔一下。B.要“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规律,欲速则反为害”。C.拔禾苗一次不能太多,否则太累。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这篇文言文选自_。2解释下面的字:弗:_ 立:_。3“其人弗能应也”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是_。“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句话的意思是:_。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_。5假如你是这位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 7.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7、,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 1对第一句中“通”与“善”的解释正确的是()A.整个 善良 B.通过 善于 C.整个 善于 D.整个 熟悉 2弈秋教两个人下棋,这两个人的表现是()A.两个人都很专心 B.两个人都不专心 C.一个人很专心,另一个人不专心 3画线句子采用的主要写法是()A.比喻 B.对比 C.联想 D.照应 4“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读出_的语气。“非然也”应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 5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的是()A.做任何事都可以一心二用。4/7 B.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阅读 理解 专项 课间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