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小说比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西小说比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小说比较.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中西方小说差异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的,是自唐代才“有意为小说”,而一直到了明清,俗文学得到大的发展,小说才成为文学的主流。而西方则是自十八世纪起,由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作为缘起,小说开始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到了十九世纪,更是成为小说的世纪。下面,我就将从小说的起源、写作动机、人物、环境、情节、结构等方面来对中西小说作一个浅薄的比较。一、中西小说起源比较 中国小说的起源,喻晓红先生在自己的白话小说研究中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当然,这种说法也非常有道理,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比如战国策、左传、史记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缘起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小说甚至都是直接取材
2、于它们的,但我觉得如果将中国小说分为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那么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更主要的是集中在现实主义小说。而西方小说的源头,则较之清晰。应该来说,远的源头包括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近的则有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和中国的小说发展一样,这些源头也给了西方小说很大的影响,除了直接从中取材,还有从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上对它的影响。西方小说一开始的发展是从流浪汉小说和笛福、斯威伏特他们的探险、航海小说发起来的,而接下来的堂-吉诃德巨人传 十日谈也是走的惊奇路线。当然,在我看来,圣经文学也应该是西方小说的一大源头。二、创作动机比较 中国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很大一部分是司马迁在其史记自序中所说的“发奋著书”
3、,而且 金瓶梅 的著名评论者张竹坡也认为此书的创作也是因为作者是含愤而作的。在金瓶梅读法中说:“以玉楼弹阮起,爱姐抱阮结,乃是作者满肚皮猖狂之泪没处洒落,故以金瓶梅为大哭地。”而在叶朗先生的中国小说美学一书中他还分析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也认为施耐庵著书是“发愤著书”、是“怨毒著书”,是“庶人之议”。而西方小说,则更为简单。黑格尔在美学中简单的概括为:“心灵的诗歌与现状的非诗”之间的矛盾是激发小说家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动机。而在米兰-昆德拉的 小说的艺术中,作者则认为:小说是作者探索在这个成为陷阱的世界里,人的可能是什么?小说是在上帝离开了他的宝座不再统治这个世界的时候,人开始探索不确定的真理的时
4、候出现的。也包括在意识流中“追寻自己发现自己”。三、情节描写比较 贾文昭徐召勋合著的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欣赏中认为中国的小说与西方小说相比,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因为更多的诉诸于听觉,所以对小说的故事性要求更高。而西方小说由于一向是通过眼睛视觉来阅读的,所以相比较而言,故事性的要求要低一些。我们综观西方小说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对故事性的关注逐渐降低的过程,由三个火枪手到追忆似水年华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而中国的小说则是始终不变。四、环境描写比较 中国的小说对于环境描写,有很多的弊病,所以在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欣赏里面,作者谈到了对环境描写的语言里面成语太多的问题,容易造成雷同或模糊的缺点,这在 西游记
5、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到了水浒传里面,作者就开始让环境真正成为陪衬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了,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而到了金瓶梅和红楼梦里面,环境才真正成为典型人物成长的典型环境了。袁珂先生在中西小说比较里面也把写景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短处。而西方呢,我们能看到的典型人物总是能与典型环境融洽相生,比如简爱和呼啸山庄里面对阴森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古怪可怖就有很重要的联系。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最典型的哈代的“环境与性格小说”更是将这当成小说的主题来写,当然哈代是呼唤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五、结构艺术之比较 一是中国小说往往特别注重结尾。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儒林外史,其结尾都是诗词,并且
6、很有深意。三国演义之“白发鱼樵”,水浒传之“书林隐处”,儒林外史之“四大奇人”。而西方小说如呼啸山庄之荒原与忧郁主人、傲慢与偏见之青年男子出现在五个待嫁之女的母亲面前,其开头都非常讲究。西方小说从总体结构上来说,往往是一种横截面式的、片断式的。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它们往往都没有什么整体上的、完整的艺术结构,即不太注重艺术结构本身。二是中国小说往往是单线式的发展线索,即便是双线,也是交待清楚、层次分明的,是一种标准的线性结构;西方小说往往是多条线索同时发展,并且错综复杂地交织下去;一条线索的情况也有,但多数小说特别长篇小说,往往是复线性的,并且是相互交织,
7、形成一种蛛网式的密集结构。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体式是章回体,其发展层次清楚,脉胳分明。如红楼梦,通过统计,曹雪芹共写了80回,一共是15年的时间;西游记写了14年零8天,共5048天,时间线索,相当清楚。三国演义,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虽然十分广阔,历史画面也十分宏大,其艺术结构却并不复杂;几个主要人物的几个故事。而西方小说特别是那些长篇小说,往往描写辽阔的时代生活画卷,众多的人物同时活跃在舞台上,故事情节非常复杂,多条线索同时展开。茅盾说他特别喜欢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两位作家的长篇作品,说那种多重复式的结构、辽阔的时代生活画卷、众多的人物形象引人关注,这两位作家的许多作品,往往就是一种多重式的结构线索
8、。三是中国小说往往有一种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艺术格局。长篇小说中往往也有许多小故事,小故事里还有小故事。西方小说则是以意识的流动为主线,在时序上有倒错、插叙与交叉叙述的特点。西方小说往往不以讲述故事见长,而以是以对人物的心理刻划与自然风景描写为主,注重人物心理与情感在小说中的作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按“武十回”、“宋十回”的框架,并且这两个十回是可以另取一个书名,独立成书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也有许多章节如“红楼二尤”、“小红赠帕”之类可以单独成篇。“刘姥姥进大观园”,被独立地选入语文教材。有的长篇其实就是短篇的集合,如聊斋志异等,则更是如此,即每一篇小说都是独立的,但合起来却是一个整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 小说 比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