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六上).pdf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六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剧趣谈》教学设计(部编版六上).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京剧趣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教学重点】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空城计中诸葛亮“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段,欣赏京剧的优美唱腔。2.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们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一下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骋”“尴”“尬”“戛”等字的读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学生默读
2、,教师巡视。2.指名分自然段读马鞭。3.学生汇报。第 1 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第 2 自然段:写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第 3 自然段: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的适用情景。4.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汇报。课件呈现: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介绍了京剧中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的妙处。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一)研读课文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京剧表演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呢?(“马鞭”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
3、现的尴尬。)2.课件出示: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师:你们从“彻底解决”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发言。师:从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读出:用马鞭代替马不仅完全解决了马匹没法在舞台上表演的尴尬,而且极具艺术的美感,这种表演方式符合中国的美学。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巧妙的处理方式的赞叹。3.思考:“马鞭”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指名发言。师呈现课件:(1)使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不仅能突破舞台的限制,而且能鲜明地显现出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2)“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
4、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轻巧的马鞭可以为演员的表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条件,赋予演员广阔的展示空间,让表演更加自由。(3)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马鞭的不同装饰赋予马鞭不同的意义,演员可以用不同的马鞭展示不同的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4.欣赏京剧视频林海雪原片段,感受“马鞭”的独特魅力。5.再读第 1 自然段。(二)研读课文第 2 自然段。1.过渡:在第 1 自然段中,作者的介绍让我们认识了“马鞭”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那么课文还讲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研读第 2 自然段。2.指名朗读第 2 自然段。3.课件呈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京剧趣谈 京剧 趣谈 教学 设计 部编版六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