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素描》课程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素描》课程教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素描(2)课程教案 课 题:基础素描(2)开课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开课教研室:综合绘画教研室 授课教师:授课学时:18学时周 总计 90学时 授课日期:第 1 周-第 5 周 授课班级:10 级艺术设计()班 采用教材:罗坚 尹洪 陈千编著,设计素描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章仁缘 著国外素描概念江西美术出版社 王中义 许江 著从素描走向设计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第一章 设计素描概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二)讲授重点:设计素描的概念、传统
2、素描的概念、如何理解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对现代设计素描的赏析(三)教学难点: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正确理解现代设计素描(四)教具选择:多媒体,范画(五)教学方式:讲授、图示、演示(六)教学过程:A、课前提问: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 B、导入新课 1 设计素描概论 讲授的内容提要:1.1 设计素描的概述 素描,绘画术语,主要以单色线条和明暗来塑造物体形象,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它以锻练观察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动态、质感、量感、明暗关系为目的,由此研究和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设计素描,是指以设计艺术活动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需要所描绘的单色绘画。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1.2
3、设计素描的历史与发展 素描,是人类最早从事造型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祖先就已经开始用鹿脂的灯烟做原料,在他们居住的洞窟岩壁上创作反映他们当时真实生活的造型艺术活动。俄罗斯历史考古学家普列汉诺夫认为:“这些带有记号和文字性质的绘画,是由于生活中的功利目的而进行描绘的,因而在原始人身上便发展了一种再现自然的渴望和摹绘的能力。”从人类这些最早的以实用为目的的艺术创作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创造艺术的意义和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艺术产生于劳动同时艺术又推动了劳动生产。“Design”(设计)原形来源于意大利语,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表示为素描的概念。它主要指艺术家在创作构思过程中
4、,运用素描来探讨、研究作品的规模、内容与造型的草稿和草图。以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莫里斯为代表倡导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对设计的改革发展确定了概念:“美应与技术结合”,主张美术家应倾注于设计,专门设计图样、造型、分工协作。设计与制作的专业分工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包豪斯(Bauhaus)是德文(Bau)和建筑(Haus)房屋组成,意为“建筑之家”,借以指“新的设计体系”。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新型的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与工艺的统一。”澳大利亚工业设计协会调查结果表明: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应俱备的十项技能第一
5、位“应有优秀的草图和徒手作画的能力,作为设计者应具备快而不拘谨的效果图形表达能力,绘画是设计的源泉,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1.3 设计素描的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 结构设计素描 具象设计素描 装饰设计素描 表现设计素描 抽象设计素描 意象设计素描 (七)作业布置:问答题练习 1、设计素描的基本分类和学习设计素描的意义?(八)教学后记:第二章 结构设计素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在结构素描中,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物体的物质形态内在结构与构造,材料,空间等特征,深入分析理解之后,由理性分析转向感性的思考,创造性的方向过渡,拓展引发学生在形态造型上新探索:通过变形,夸张,象征
6、手法打破空间、物理,时间、容积、肌理、运动规律。再将打破的事物作为元素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不按常规逻辑,而是按逆向思维方式组合。使学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充满幻想欲的事物,从而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二)讲授重点:如何理解结构素描的表现要素、对器皿类任意组合的写生、对物体结构的提炼(三)教学难点:从观察表象到对物体结构的提炼和分析(四)教具选择:多媒体,范画(五)教学方式:讲授、图示、演示(六)教学过程:A、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略)B、导入新课:结构形态造型是指以结构形态研究为中心,以线条为造型手段,依靠透视的基本原理进行造型。结构形态造型是设计素描教学的首要课程。结构的体现、透视的运
7、用、线条的表现是结构形态造型的三个基本要素。对物象结构关系的研究、表现是本章节的重点。2 结构设计素描 讲授的内容提要:2.1结构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结构设计素描主要研究物体内部的构造关系,研究内部构造与外部特征之间的整合规律,研究形体结构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特点:将物体的结构和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角度、透视、比例、物体空间变化,将物象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部分进行逻辑分析,并有所选择地表现。其次是将多种复杂的形体归纳在单纯的立方体之中进行剖析和理解。2.2结构的理解与分析(1)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
8、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 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 (2)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
9、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2.2.1点
10、线 面的分析 一个实体必须依靠点、线、面的完整组合才能在现实空间里形成具有体积、空量的物体。2.2.2结构的认识 在认识结构时,一般都是从具有明确形态特征和空间关系的几何形态开始,以获得对基本形与空间关系的初步印象,再逐步从人工形态的分析向自然形态过渡。通过由几何形态机械形态工业形态自然形态艺术形态的认识路线,掌握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结构认识规律。结构认识的两种模式:单一结构形态分析和多个形态的结构分析。在分析、理解和表现结构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1)由于现实中物象具有立体的三维空间特征,除了对物象的表面因素进行分析和表现外,还必须对结构性关系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2)重视结构因素的表现,
11、强化设计意念的传达。设计的作用不只是美化设计物外观,在于满足设计的,传达设计的意念。通过对物象的形态构造、形体与空间等结杓因素的着力表现有助于设计意念的充分表达,这也是结构设计素描的真实意义所在。2.2.3结构类型分类(1)形体结构包括支架结构和体量结构(2)空间结构又分开放空间结构和围合空间结构 2.3透视与结构线的分析 透视与结构线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共存于一个物体中,由不同位置、角度引起它们相互转换。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1)人们的视线从视点(眼睛)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
12、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2)以视点(眼睛)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透视类别:透视 色彩透视 形体透视 放大透视 缩小透视 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 直线透视 曲
13、线透视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规则透视 成角透视(二点透视)不规则透视 倾斜透视(三点透视)透视规律的运用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由于人的眼睛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视觉功能,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在人的视野中都具有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的变化规律,同时人与物之间由于空气对光线的阻隔,物体的远、近在明暗、色彩等方面面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因此,透视分为二类:即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形体透视亦称几何透视,如平行
14、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圆形透视等。色彩透视亦称空气透视,是指形体近实远虚的变化规律,如明暗、色彩等。透视常用名词:1、画面: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2、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3、视距: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4、视高: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5、视线: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的连线。6、视域:或称视野、视圈,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7、视锥: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8、视平线: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9、原线:与透明画面平行的线段,没有纵深角度变化,只有近长远短、近粗远细的变化。10、变线:与透明画面成纵深角度的线段、透视方向有了变化,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
15、至消失到一点的现象。11、灭点:即消失点,是变线的消失灭点。主点:中心视点,是视平线正对视点的中心点,是直角度变线的灭点。距点: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灭点。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点。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直线透视:1、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心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平行透视(图示)。2、成角透视(二点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
16、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图示)。3、倾斜透视(三点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直线形体透视规律 长度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愈远,长度愈短,近长远短。空间间隔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空间愈远愈小,近大远小。高度相等的线段,视平线以上的愈远愈低,视平线以下的愈远愈高。两种情况到最远处均消失于消失点。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倾斜线段,一定消失于垂直于视平线上的消失点的直
17、灭线的天点或地点上。向上倾斜的消失于天点,向下倾斜的消失于地点。成角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二个视平线上的消失点,平行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心点。画面平行的线段永不消失。与画面不平行而相互平行的线段消失点必须严格统一。曲线形体透视 凡是非直线形体的透视变化均为曲线形体透视。1、规则曲线形体透视(以圆形为例)圆形的透视表现,应依据正方形的透视方法来进行,不管在哪一种透视正方形中表现圆形,都应依据平面上的正方形与圆形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决定。因为圆形在正方形中与四条边线的中点和十交叉线的末端相交。并且在正方形两条对角线至 4 个角处相交形成正方形与圆形的关系。所以,不管是怎样的透视圆形,都应该在相应的透视正
18、方形中米字线的相关点上通过才是合理的透视圆形(图示)。曲线形体透视定律 正圆透视形是呈椭圆形状,在视平线以下时,上半圆小,下半圆大,不能上、下画的一样大小。用弧线画透视圆时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的太尖也不能方。平面圆中上、下、左、右四方是与正方形相接的,透视中的圆形不是这样,它的最宽点是根据与视点的位置而定。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反之越大。任何曲线形体需画透视图时,都应纳入透视方形或透视立方体中完成。结构线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面和体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体面的自觉关注,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物体的内在结构。2.4圆形的解构分析 2.5立方体结构设计素描的母体 2.6结构设计素
19、描的表现方式 2.6.1重线条弃光影。面对物象,从整体出发,观察并找准物象的透视状况、基本比例,用点在画面中标出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在反复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形。用线要轻,注意画面构图。进一步肯定物象结构关系及细节塑造,要注意内外、主次结构,特别要注意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处理。反复调整与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画面效果整、完整。2.6.2重构造弃色调。采用推导造型的方法,分析结构,用线条准确、2.6.3全方位的透视效果。运用透视原理,用轻一些的长、直线画出物象整体与各局部的形体结构、形体透视,并进行反复检查调整,切忌违背透视原理的现象出现。深入地画出物象的整体构造结构和空间结构关系
20、,以及局部之间结构的组合空间关系。(七)作业布置:结构形态造型练习 要求:1、四开素描纸,共2 张作业 2、着重表现物体的形体和透视 3、器皿类任意组合写生 4、短期作业,4-8 课时一张(八)教学后记:第三章 具象设计素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物体的精细,超精微局部的刻画练习。同时理解空间概念,物体材质肌理的描绘与掌握。(二)讲授重点:如何理解物体的具象视觉造型要素(三)教学难点:具象构成表现的规律(四)教具选择:多媒体,范画(五)教学方式:讲授、图示、演示(六)教学过程:A、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略)B、导入新课 3.具象设计素描 3.1具象设计素描的概念
21、与特点 3.2具象设计素描视觉造型要素(内容要点)一、物体的材质肌理:介绍物体的材质肌理大致可分为 1.反光不透光的、2.透光且反光的材料、3.相对既不反光也不透光的材料,通过对材料的认识,要让同学们对各种材质的物体有所了解和感悟。材料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表现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能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凡.高绘画的独特风格,在于他将颜料的肌理质感进行夸张强化,突破古典模式,给人以急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毕加索和杜尚运用现成物进行的创造,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材料在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应用上具有广泛的空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并展示了材料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材料的感悟。认识材料
22、在现代艺术中的作用,用材料来表达思想,并改变设计素描中单一的表述方式,在视觉中充分发挥材质的美,这是现代设计新的思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设计中的材料不在是直觉的感受和简单的运用,加强对材料原属性,新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层次的掌握,改变艺术与设计的含义,在观念上为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能性。1、纹理组织构成 在设计中,人们通常运用通感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触觉的印象,视觉和触觉的互相对换使人们内心形成一种反应。纹理组织具有视觉的强烈效果,并以一定的语言形式,传达出设计者心中意象的表现系统,能够左右欣赏者的思维。研究各类物体形状的不同纹理,使设计者认识纹理,组织视觉性质,培养对自然媒介物的
23、情感,广泛地收集和体验各种纹理组织的直观效果,引导设计者产生意象,表现意象。2、搜集纹理,构成深度空间画面 纹理能够传情达意,有助于形体和空间的意象表现。收集纹理制成不同纹理组织的画片,通过媒介物体的表层面,形成视觉和触觉的同步效应,完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纹理画面获得的方法较多,有拓印、烧灼、编织、拼焊、剪贴、塑造、拼排、转印等,通过一定的形式,认识纹理的点、线、面、色调的构成元素,以及规则、紊乱、粗糙、细腻的组织规律,掌握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培养领悟深度的能力,构成纹理空间形式。3、运用纹理,构成情绪意象 纹理组织能够反映物质表面状态,通过明暗值的对比关系,可以表达一定的空间状态,同时,纹
24、理组织也具有传达情感的意向。运用纹理进行定向的有意味的组织,传达某一特定情绪或意境的表现,构成情绪意象。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如天安门的城门门页上,包上一层马口铁以加固木结构,并钉上了一排排的木钉,形成纹理效果,加固作用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重在传达一种神圣、威严的感觉,使人望而生畏。纹理组织依附建筑传情达意形成建筑的表面形象,影响人们的情绪表现。质感的转换 改变视觉观察常规,打破物体原有质感的概念,使一物体用不同的材料质感进行转换,建立新的质感概念,通过多种手法,使新的材料质感有机地和物体协调统一起来,完整地成为一体,训练自由表现物体质感的能力,体验物体质感的转换过程。二、形态空间的结构认识:形态
25、空间的结构认识是指形态本身的结构、形态所占空间的结构,以及构成形态的物质形式。在三个结构关系中,紧密相连构成形态的基本结构。1、外部结构 是指形态外部的形状或轮廓,是视觉感受形态最基本,最直观的特征之一。外部结构影响着形态(或造型)的整体形象,体现着边界线的造型特点,边界线运动的三维造型特点以及比例关系等。2、内部结构 是形态内部各部分之间界线的总称,包括具体的装饰线,表现色域的边界线,体面结合的棱线和线角,是形态内部各部分结构的表现化的认识。3、物质结构 是构成形态的物质形象,指材料所构成的形态实体,以及材料所体现的质感视觉效果和视觉量感。形体和空间概念的认识:造型的过程是设计者对自然物象内
26、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态结构富有想象的理解。自然物象的形式是由其内部性质决定由外部发展而成,通过观察,对自然物象由表象深入到内在结构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物象结构性质的完整认识和整体把握。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表现,结合结构启示的潜想,为进一步的结构和设计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形”是二维平面的概念,是形态某一角度投影形态,沿着投影的边缘描画下来,便是这一形态的轮廓。“体”是三维的,立体的,是存在于空间之中形和体的组合。“形”和“体”不能分离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形可以脱离体的概念单独在(平面的),但体不可以没有形,体的存在必须以形为前提。空间概念沿于建筑,渐渐的延伸扩展到音乐,文学,电影,诗歌。建筑与电影的
27、空间概念是实际存在的空间,而音乐,文学,诗歌的空间概念是意念空间,我们这里的空间概念是专指视觉空间绘画空间。形体与空间的虚构:常规的素描是描绘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而意象性素描是试图描绘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们需要运用内在的想象来设计不存在的现实。虚构情节造型、场景是造型设计必须经历的一种思维过程。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是在客观事物外在的形式特征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改变性质的描绘,主观的处理物象的概念和特征。形体与空间的虚构,把客观物象的空间感、质感、量感、明暗度等素描要素超客观地再现出来,反映不同于自然造物法规律,使之变异,形成意想性虚构物象,具有真实和荒诞的双重性质的视觉效果。形体和空间的虚构改变
28、常规的视觉感受,以虚构的情节表现形态重新组合、配置客观物象的实际存在方式,使之具有原来概念之外的新的概念,比例关系、可见组合秩序。追求逼真的质变效果,新颖的造型效果。虚构的空间 空间的虚构,是在理性空间的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在完成设计的时候,必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人与物。实空间和虚空间的臆想表现使合理的设计思想在虚构的空间里得以表现,说明未实现的事物有具体形象表现。综合所有构成要上要素,如造型,光影布置,质感表现,色彩等,进行真实的描绘,解决设计构想的表象问题,获得表现臆想空间的能力,在体现设计和表现设计中把思想和手段发挥到极限。3.3具象设计素描的造型与表现方式 3.4具象设计素
29、描的表现类型及表现类型及表现语汇(七)作业布置:具象设计素描造型练习 要求:1、四开素描纸,共 4 张作业 2、具象写实表现的写生 3、具象构成表现写生 4、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并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在技法方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5、运用各种想象和思维,超越自然实体,深入精细刻画,创造有新意的图形。(八)教学后记:第四章 装饰设计素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装饰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认识装饰设计素描的理解与分析方法,掌握装饰设计素描的的表现方法。(二)讲授重点:装饰设计素描的形式构
30、成法则(三)教学难点:装饰设计素描的形式变化规律(四)教具选择:多媒体,范画(五)教学方式:讲授、图示、演示(六)教学过程:A、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略)B、导入新课 4 装饰设计素描 4.1装饰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 4.2装饰形式法则 4.3装饰设计素描的构成法则 4.4装饰设计素描的变化形式 装饰素描 一 概念 装饰-对物体外貌进行打扮、修饰,着眼于美感的一种加工。装饰素描-以素描的表现形式对被装饰物着重于形式美感方面的思考和加工处理。它决定了装饰设计素描是一种依附的艺术,它必须服从于被装饰物体的功能要求,脱离了被装饰物,它就很难得到完美的体现。(装饰设计素描-1.非写实的,2.区别于
31、具象设计素描的某些特征。)它是把握物体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追求形式上的装饰性,是超越自然物象的艺术手段。它对描绘的物象形体采用装饰性的概括手法进行有规律的重构和创造,对自然物象进行概括、取舍、归纳、组合,起表现形式具有浓厚的设计意识 二 特点 A 二维平面的构成与形式美感表现的结合 B 以自然物象的客观形象为基础,进行的装饰性变化 三 装饰设计素描的形式法则 1.简化对自然物象删繁就简,高度集中,抓住物象的本质特征和具有装饰特征的造型元素,使对象形象更集中、简洁、典型、清晰和生动。2.节奏与韵律节奏指同一表现元素的连续或重复出现所产生的运动感,是视觉元素在空间中持续有序的虚实、强弱变化。韵律则是
32、指以表现装饰倾向为目的的各种视觉元素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在特定空间的组织中营造虚实、强弱不同的形态关系。3.减弱与夸张若想突出,夸张画面中的某一部分 局部夸张 整体夸张 四 装饰设计素描的构成法则 A 二维空间的构成法则 无深度的空间结构 多透视组合 B 多元化的组合构成 多物象的重叠组合 多时空的组合 C 秩序化的构成按一定方式进行排列,一种提炼而人为化的艺术秩序。同形相构 异形相构 D 打散重构将原有物象造型打散后再重新构成,以此获得新的构图形式。五 装饰设计素描的变化形式 A 装饰变化 具象变化 抽象变化 B 对比变化 黑白对比 形状对比 动静对比 C 外形变化 单体变化对某一自然物象的
33、造型进行单独的变化,体现独立性 复体变化将多个物象的造型形体进行装饰变化组合,形成个结构合理、构图完整的装饰图形。(七)作业布置 静物写生 作业要求:运用装饰造型的方式进行构成创意,表现手法不限,材料不限,要求作业有一定表现力。八 K 作业 2 张 4K 作业 1 张 (八)教学后记:第五章 表现设计素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表现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认识表现设计素描的理解与分析方法,掌握表现设计素描的的表现方法。(二)讲授重点:表现设计素描的造型语汇及表现手段(三)教学难点:表现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四)教具选择:多媒体,范画(五)教学方式:讲授、图示、演示(六)教学过程
34、:A、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略)B、导入新课 5.表现设计素描 5.1表现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 5.2造型语汇及表现手段 5.3表现语言与内容的结合 5.4对物象的心灵感受与主观愿望的表达 5.5表现原理与创意表现 (七)作业布置 静物写生 作业要求:运用表现造型的方式进行构成创意,表现手法不限,材料不限,要求作业有一定表现力。八 K 作业 2 张 4K 作业 1 张 (八)教学后记:第六章 抽象设计素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抽象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认识抽象设计素描的理解与分析方法,掌握抽象设计素描的的表现方法。(二)讲授重点:抽象设计素描的造型语汇及表现手段(三)教学难点:抽
35、象设计素描的符号性(四)教具选择:多媒体,范画(五)教学方式:讲授、图示、演示(六)教学过程:A、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略)B、导入新课 6.抽象设计素描 6.1抽象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 6.2抽象设计素描构成的符号性 6.3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 6.4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 抽象设计素描 一 抽象设计素描的概念与特点:1 概念:抽象设计素描源于抽象艺术的出现,与具像素描相悖,为非客观性描绘性素描,是从自然形象中抽离出来,符合人们心理感受、有规律的抽象图象。它作为现代注意艺术思潮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正是以写实传统艺术精神为对立的表现形式。2 特点:A 无具象形象的结构形式特征 B 无主
36、题存在的形式构成特点,或主题只存在与形式之外的联想中 C 二维空间的平面性,没有真实的三度空间的构成形式 D 矛盾空间和几何形共存的再现特性 二 抽象设计素描构成的符号性:A 点的构成符号:点作为对自然形态的简化符号,是形态特征的表示,也是抽象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运用点的疏密、大小、流动与走向表现自然物象的特征。B 线的构成符号:线表示对象的轮廓和体现形体在空间中的关系,同时也能够 表现情感因素的丰富与变化。线自身的粗细、浓淡、轻重、强弱、明暗变化可形成较强的视觉张力、旋律和节奏,线的空间分割产生画面深度空间,形成平面形态的变化。C 面的构成符号:面通过点、线表现其自身特征,形成黑白灰的层次以
37、进行画面分割。三 抽象设计素描的构成原理:A 平衡原理:是指形态或色调等造型因素由于量的比例协调而呈现的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B 节奏原理:形态的重复及色彩变化,不同结构布局和形态组合产生画面节奏韵律。C 明暗原理:加强或减弱明暗对比,利用明暗对比变化规律加强抽象形式的色调变化和空间变化。D 对比原理:强调对比,形成变化。E 空间原理:平面构成空间,二维空间的平面布局。F 力动原理:运用形体与空间的秩序感和运动感形成画面张力和形式趣味。G 变异原理:抽象形式的本质特征,借助客观物象的造型特征进行各种性质的变化和表现,包括对物象概念和造型特征进行主观表现。建立在具象形式之上,将客观物象实际存在进行
38、新的调整与安排,使物象脱离原有形象概念、比例特征和空间秩序的常态,达到真切而抽象的质变。四 抽象设计素描的表现法则:A 简化与抽离的结构程序:将自然形态进行概括与简化,把自然形态中所呈现出的复杂、多样的视觉形式进行单纯、简洁的秩序构成,明确肯定的传达所需表现的特征与因素。B 离开自然形的非具象图形重组手段:透过形态内部关系把握整体结构的韵律,按照形式单元的生长、繁衍、扩张、排列和重构的要求,改变物体具有的规律和生命力,重组增强形的变异作用,体现抽象形式的真正价值。C 形式构成特性的集中再现:抽去原有具象意义,形成平面构成,建立非现实的矛盾空间,构架具有抽象内涵的几何形体。D 形的绝对再创造 (
39、七)作业布置 静物写生 作业要求:运用抽象造型的方式进行构成创意,表现手法不限,材料不限,要求作业有一定表现力。八 K 作业 2 张 4K 作业 1 张(八)教学后记:第七章 意象设计素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意象素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及其意象素描的造型要素。并通过课堂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意象设计素描,提高自己的设计思维。(二)讲授重点:意象设计素描的造型要素(三)教学难点:意象设计素描的超越现实的视觉联想(四)教具选择:多媒体,范画(五)教学方式:讲授、图示、演示(六)教学过程:A、课前提问:复习上节课内容(略)B、导入新课 意象设计素描 第一节 意象素描的概念和特点
40、 一、概念 意象:是以主观的情感去感受物象,通过联想,寓意而独立存在的形式结构,以这种形式结构为表现主题的素描。是情感与现实物象、景观的结合,表达的设计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二、特点:在设计素描表现体系中,具象素描注重物象“形象”抽象素描着重物象结构元素的表达,而意象素描是介于具象素描和抽象素描之间的一种素描造型手法,是通过画面的形式引起的联想某些具体的人或事、景和物的抽象,其表现的美学观点与前两者不同。意象设计素描在造型上主张“以意立象,以象尽意”。侧重艺术家生活与艺术积累的即时表现,它打破常规的思维习惯,特别强调探索性和表现性,它利用具象和抽象内涵的升华,表达主客观的情景交融,传达作
41、者独特情感和理念。其主要特点是:随象写意,形随神变,以形达意。第二节 意象形式 一、点的意象 点是绘画造型中最简单的形态,是造型的原生要素,是具有一定大小的面积和形状的一种基本的语言要素。二、线条意象 线条在自然物象中并不存在,是艺术家对自然物象进行艺术表达的一种概括形式。是造型艺术和视觉形式的最基本的语言要素。在意象设计素描中,通过线条在构成空间关系的同时,也运用垂直线、水平线、纵线等各种线条分割空间来产生画面的意象空间,从而带来平面形态的变化,表现不同的图形创意,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效应。三、平面意象 平面意象是在描绘与组合自然物象的形象时,艺术家采用超常规的视觉角度或视觉距离对自然物象进行
42、观察、分析,从中发现其潜在的审美形式和众多新颖、独特和富有联想的视觉现象,并将之转化为具有平面特征的图形意义。四、构成意象 构成意象是指人们在对自然物象进行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以主观审美意思为先导,将各种结构单位重新聚合成新的整体,予以自由的、意象的构成表现,它突破了物象原有的结构、形状、明暗等客观限制,是在观察和分析中的自觉,按照新的构成形式传达作者的情感和理念。第三节 意象造型要素 一、依附自然形象的物化外延 1、简化取舍 简化即是把自然五香形式中透出的多重意义和复杂、多样的外观形态,通过艺术家的提炼、归纳、概括,组织在一个单纯的画面结构中,使作者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意象以
43、最明确、最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来。取舍是舍去自然物象中琐碎的细枝末节,保留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最能体现艺术家主观意念的部分。2、模糊组合 自然物象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微小的结构(基本元素)按照自然规律重复组合而成。存在意象形态的暗示。这种有规律性的内在组织形式在造型上表现为两种基本特征。一是它被人们的视觉所掌握,二是它有着被其他元素代替或被解体分拆之后,按照其他的组合模式重新构建,使其成为一个能充分体现主观愿望和情感理念的画面。这种组合方式称为:“模糊组合”。3、概括特征 概括特征就是抓住自然物象的外在形式和构成元素中最典型、最突出、最能以此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联想寓意的特征,再按艺术家的主观愿望进行意象处理。二、超越现实的视觉联想 1、形态联想 形态联想在意象设计素描的创作中是艺术家受自然物象形态的启迪,联想到与该物象相关的事或情,形成了一种既超越原有物象又具有审美形式,同时又表达了艺术家的思想愿望的新的形态。2、意味想像 意味想像是指艺术家的感受、体悟,并从物象中挖掘其品质、特征和趣味,再加以形式的意趣想像。(七)作业布置:静物写生 作业要求:运用意象造型的方式进行写生创意,表现手法不限,材料不限,要求作业有一定表现力。八 K 作业 2 张 4K 作业 1 张)(八)教学后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