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文言现象、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孟子二章》文言现象、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二章》文言现象、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孟子二章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 21 课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富贵不能淫习题 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往之女家:丈夫之冠也:母命之: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天下之广居:2、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必敬必戒:居: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之:2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母命之:妾妇之道也:与民由之: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3、判断文言句式:戒之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
2、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翻译: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翻译: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译: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翻译:3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
3、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
4、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4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参 考 答 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往之女家:女通“汝”,意思:你。丈夫之冠也:古今异义,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母命之:古今异义,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以顺
5、为正者:古今异义,古义:准则,标准;今义:正确 富贵不能淫 :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迷惑。贫贱不能移: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动摇。威武不能屈:词类活用,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居天下之广居:词类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居所,住宅 2、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居: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住(动词)居天下之广居:第二个居所(名词用作动词)5 之:丈夫之冠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父命之:代词,指“男子”母命之:代词,指“女子”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与民由之: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能够 得志:实现 3、判断文言句式:戒
6、之曰:省略句,省去主语“母亲”。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6 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翻译: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
7、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译: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翻译: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 7 天祥将出狱
8、,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B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解析】A、C、D 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 项,“其”是副词
9、。表示反诘。译为“岂,难道”。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A )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解析】A 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解析】D 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4、请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二章 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孟子 文言 现象 翻译 阅读 答案 部编版八上第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