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pdf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昆明的雨教案 第一部分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现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是一篇选读课文。文中主要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果子、花儿及一些印象较深的事与人。选择这些昆明雨季最有特色的事物,也是最能触动作者思绪的,写出自己 40 年后对昆明的雨的怀念。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兴奋的。整篇文章语言自然,将昆明的雨写得令人神往,似乎就是一个画中的故事,是一段让人怀念的时光。课文共 13 个自然段。第 5、6 自然段写出了昆明的雨给“我”的感受。第 9 自然段描写的是雨中的杨梅。第 10 自然段写雨中的花儿。第 11、12 自然段写对一段往事的怀念。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字里
2、行间流露出一份乡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2.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学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融人文本,通过语言的感悟和品读,细品汪曾祺说的“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的写作特色。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教学该课,
3、要按照新课改的精神,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二是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研读课文;三是逐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四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体会作者对 40 年前的“雨”的深刻记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师: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现在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二、认识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
4、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
5、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人,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的雨 人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16 昆明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