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祝福》《伤逝》《离婚》看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毕业论文.pdf
《从《祝福》《伤逝》《离婚》看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毕业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祝福》《伤逝》《离婚》看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毕业论文.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从祝福 伤逝 离婚看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日 期:指导教师签名:日 期: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2、)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日 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
3、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4、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 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 A4 单面打印,论文 50 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 良 中
6、及格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建议成绩: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
7、及附件)?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建议成绩: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学生答辩
8、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评定成绩: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 月 日 目 录 摘要 Abst
9、ract 1 导 论 1 2 鲁迅作品中对妇女解放问题论述的呈现1 2.1祥林嫂:封建桎梏下的牺牲品1 2.2 子君: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向绝路2 2.3 爱姑:从敢于闹事到最终妥协3 3 小说中妇女要求获得解放的具体方式3 3.1 不屈从的自发抗争 3 3.2 追寻个性解放4 3.3 具有人的价值的“萌芽”4 4 封建妇女要求获得解放的原因5 4.1 封建“吃人”礼教的压迫5 4.2 五四运动的影响5 5 阻碍妇女解放获得成功的各种因素5 5.1 封建势力的阻挠 5 5.2 妇女的经济没得到独立6 5.3 妇 女 自 身 的 觉 醒 意 识 有 限 6 结论8 注释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1 0 摘 要 旧中国妇女遭受夫权、族权、神权、政权的共同压迫,她们恪守封建礼教与道德,承受着从肉体到灵魂的痛苦,所遭受的磨难最为深重。鲁迅作品中对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小说呐喊和彷徨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上,祥林嫂、子君、爱姑可说是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关于妇女解放的最丰满的三个女性形象。她们三个的出身、个性特征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她们一开始都为自己的权利而抗争着,最后却妥协了,三人的悲剧命运都有着那个时代的深刻原因。本文通过剖析鲁迅祝福 伤逝 离婚中的主人公祥林嫂、子君和爱姑三位妇女形象,结合鲁迅其它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论述,探讨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为今天妇女的思想解放提供有意
11、义的借鉴。关键词:祥林嫂;子君;爱姑;妇女解放;思考 ABSTRACT Authority of the husband,and the Union of women in old China,common to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oppression,they observe the anthropophagi and moral,suffering from severe physical suffering of the soul,the travails of the most profound.On the emancipation of women i
12、n Lu Xuns works concern mainly in his novel the cry and the hesitation on the creation of female images in,xianglin,Zi June,love can be said to be shaped in the novels by Lu Xun on the liberation of women of the fullness of the three female characters.Origin,personalities of the three of them are di
13、fferent,but one thing is the same,that is,they began to struggle for their rights,but compromises,the tragic fate of three people have that deep in the age of reason.Analysis of this article by Lu Xun in the divorce of the blessing of the mourning Windows master Gong Xianglin woman,Zi June and love
14、to three women,with Lu Xuns Exposition on the other on the issue of womens emancipation,explore Lu Xuns thought on womens Liberation,emancipation of women today to provide a meaningful reference.Keywords:Xianglin;Zi June love;womens Liberation;thoughts 1 导论 金一在女子世界上的发刊词说道“欲新中国,必新女子;欲强中国,必强女子;欲文明中国,必
15、先文明我女子,必先普救我女子,无可疑也。”1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妇女解放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中国的封建制度源远流长,关于妇女解放的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旧中国妇女饱受“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四座大山的压制,妇女解放问题往往与吃人的封建礼教联系在一起,鲁迅算得上是探索妇女解放问题的的先驱,他关注妇女、探索妇女的人生道路,借呼唤女性的觉醒来批判当时的封建制度。鲁迅小说祝福 伤逝和离婚集中记录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她们是20 世纪封建苦难女性的代表,鲁迅通过对普通妇女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人物生活遭遇的描写,去探索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
16、本文将在前人研究鲁迅妇女解放观的基础上,通过着重剖析祥林嫂、子君、爱姑三位妇女的遭遇,进一步探讨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鲁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还有利于现代女性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理性审视和反思,对现代女性在婚恋观念上也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2 鲁迅作品中对妇女解放问题论述的呈现 鲁迅作品中对妇女解放问题论述的呈现主要集中在其小说 呐喊 和 彷徨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当然他也写了不少有关妇女解放的杂文,祝福中的祥林嫂、伤逝中的子君、离婚中的爱姑可说是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关于妇女解放的最丰满的三个人物形象。她们三个的出身、个性特征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她们一开始都
17、为自己的权力而抗争着,可是随着情境的变化,她们却妥协了,三人悲剧命运的造成都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2.1 祥林嫂:封建桎梏下的牺牲品 祥林嫂是个苦命的女人,她的一生是苦苦挣扎的一生。小说开头就写到“她不是鲁镇人”,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妻须从夫名,大概是她的第一个丈夫名叫祥林,所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她在第一个丈夫死后,她愿意替她的丈夫守节,出外谋生时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封建势力的代表鲁四老爷却“皱了皱眉头”,嫌她是个寡妇,但总算谋了份事做。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她的婆婆把她抓回去,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谋取一份聘礼,把祥林嫂再嫁到一户山里人家。任凭祥林嫂怎样寻死觅活地反抗,她还是被卖到了山里。祥林
18、嫂“从一而终”的愿望就此破灭。“她到了年底就生了个儿子,男人又有的是力气”,貌似交了好运。只可惜命运捉弄人,男人得伤寒死了,好在还有儿子,哪知那孩子又被狼给叼走了。她只好再来鲁镇谋生,来投靠自己的老东家鲁四老爷。“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鲁四老爷家里祭祀也不用她插手了,因为大家都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吉利。之后柳妈那有关“阴司”的话(“这种人活着要受苦,死后还要受刑:阎罗王将她锯开,分给前后两个男人”)使祥林嫂在精神上蒙受了极大的压力,她深信人死后会有灵魂存在,当她拿了自己一年的积蓄去捐了一条门槛,满以为自己可以开始新生活时,鲁家祭祀时仍不让她插手,这回她彻底绝望了,这次是致命的
19、一击。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封建礼教卫道者迫害得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后死在旧历年底的爆竹声中。祥林嫂对自己的命运未尝没有过反抗与挣扎,当其命运遭遇不幸时,她曾试着去逃婚,企图挣扎和逃离,但“礼教”和“迷信”环境薄待了她,使她重落在旧观念里,她身上仅有的一点锋芒被时间消磨殆尽。鲁迅的挚友许寿裳说:“祝福的惨事,不惨在狼吃了阿毛,而惨在礼教吃了祥林嫂。”2 2 子君: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向绝路 伤逝中的子君是完全不同于祥林嫂的一位女知识分子形象,她受过新式教育,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反抗旧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她热烈追求恋爱自由、婚
20、姻自主。“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是她的战斗口号。她和涓生一起谈易卜生、泰戈尔、雪莱,共同的爱好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了一起。子君敢于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不顾家庭里的阻挠,大胆和涓生私奔,勇气可嘉。子君和涓生的爱情经历了热恋和结合两个阶段。热恋时,子君个性冲动、斗争彻底、情感透明、意志坚强,震荡人们的灵魂,是中国女性新生的动力和力量。她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是反驳封建制度的最强烈的呐喊。此时他们的爱情是热烈而纯真的,除了封建家庭的羁绊,子君没有其他顾虑,只想着两个人在一起,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丝毫顾虑。然而,同居后的子君对情爱的狂热并没有因双方结合而得
21、到强化,反而是迅速地消失。寻住所的艰难和跟家庭的决裂并没打倒她,她对自己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也逐日活泼起来”,但此时她已少了当初的天真烂漫,安心地做了家庭主妇,她身上个性解放的棱角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随着打击的到来,经济的压力使她困惑、退却。生活的压力,长期的经济压力累得子君喘不过气来,婚姻的破裂在所难免。子君对爱情是真诚的,但这种爱在经济压力面前黯然失色,“民以食为天”,没有柴米油盐的保障哪来更高一级的精神愉悦?“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子君最后明白了自己的尴尬处境,涓生那句“我现在已经不爱你了”无疑加速了子君的死亡,最后子君“在威严和冷眼中负着空虚的重担”悲惨死去。2.3 爱姑
22、:从敢于闹事到最终妥协 爱姑是农村妇女,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丈夫“小畜生”姘上了小寡妇,就抛弃了她,她的公公“老畜生”也支持儿子把她赶出施家。爱姑不能忍受“小畜生”“老畜生”对她的欺压,闹了三年,决心“拼出一条命”,把施家“闹个家败人亡”。她能说会道,撒野、泼辣,拒绝离婚的事也成为新鲜事;但她却又把希望寄托在“打官司”上,认为“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可最后,在慰老爷和七大人的软硬兼施中,爱姑妥协了。“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乖乖的接受了离婚。爱姑表面坚强、泼辣,实则单纯、幼稚、脆弱。她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休妻对她来说是件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连寡妇也不如,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七
23、大人身上,她据理力争,在七大人面前力数丈夫的不是,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礼,会替她说话。但七大人的一席话让她如梦初醒:“公婆说走!就得走。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才觉得自己完全孤立了,不得不改变先前的大胆和泼辣,对自己先前的放肆、粗鲁感到后悔,她妥协了。爱姑离婚,结局像是喜剧,实际上是悲剧。名义上是离婚,实际上是被休,这里的“离婚”只是鲁迅在创作中运用的一个新词,并不是现代社会中有法可依的离婚。爱姑的被迫离婚,与她被夫家休掉毫无区别。爱姑在这里争取的是旧式妇女所谓的“人格”,在七大人等封建地主面前,她的态度由坚决变得妥协,最终不得不接受离婚的现实。3 妇女要求获得解放的具体方式
24、 3.1 不屈从的自发抗争 祥林嫂是一个在精神上、心灵上和肉体上遭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摧残和戕害的悲剧典型。她为了求得安稳的生存,摆脱悲惨不幸的命运,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不屈从的抗争。祥林嫂的一生,主要有过三次反抗。第一次是她从家里出逃。当她在死了丈夫以 后,得知婆婆要把她卖了,就从家里逃到了鲁镇,给鲁四老爷做女工。第二次是在贺家抗婚。被抢、卖到贺家的她,又嚎又骂,坚决不从,趁人不备,“她就一头撞到了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第一次和第二次她反抗的是封建的夫权思想。人身应该是自由的,婚姻也应该是自由的,但是封建的礼教却规定女子“出嫁从夫”,自己的命运要交给夫家、也就是婆家来掌握。所以,婆婆就理直
25、气壮地卖祥林嫂,抢祥林嫂,逼祥林嫂再嫁。而祥林嫂不愿这样,但明着又斗不过对方,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地逃跑,隐姓埋名给人家做女工,最后躲不过了,就闹,就撞香案拼命。第三次是再到鲁镇以后,她被告知“祭祀时用不着沾手”,原因是她有过两个丈夫,“是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她就用历来积存的十二千工钱去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作替身,希望以此赎罪。可是尽管她捐了门槛,仍旧被人瞧不起。换做现在,人的婚姻都有可能变化,都可能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婚姻。而封建礼教对男子不加约束,对女性却规定“从一而终”,不能再嫁。如若不然,这个女人就不“贞节”了,就伤风败俗了。祥林嫂不承认自己是伤风败俗的人,但她无法与别人争辩,就只能不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祝福 伤逝 离婚 鲁迅 妇女 解放 问题 思考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