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六年级年级 美术 电子备课教案 第 1 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重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准备 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 学 设 计 初 案 二次备课 1、导入阶段(4 分钟)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
2、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摘 自 小 精 灵 儿 童 网 站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8 分钟)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 分钟)5、作品展示(5 分钟)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摘自 (小精灵儿童资讯站)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1、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 小学六年级美术说课稿点的集合: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重难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面效
4、果。教学准备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 学 设 计 初 案 二次备课(一)、生活经验导入,揭示课题。在这个环节中我请学生上来画一画点。学生有可能会在黑板上画上大大小小的圆点、数轴上的点。不急于马上说明点的概念,而是播放奥运开幕式上令人激动的画面。天气,味道(二)、解读图形,讲述概念。在这里我找了些学生熟悉的图片,通过游戏找一找点,明白点无处不在。(三)、欣赏作品,感受魅力。这个环节中我给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四)、图乐共赏,学生创作。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五)、评价互动,展示作品。第三课时 课时安排
5、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远去的路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知道运用视平线、心点(视点)、消失点和消失线在平面的画纸上表现景物的空间感;用绘画等方法表现远去的路。重难点 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学习运用视平线、心点、消失点和消失线表现景物空间感的方法。教学准备 近大远小透视现象有关的图片、教 学 设 计 初 案 二次备课 一、引入 1、观察教材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2、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生答:(近大远小)3、揭示课题:远去的路 二、新授 1、师: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同的位置上就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底近宽远低的变化这就
6、是透视。2、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 (1、)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如:想象在马路上向远处看天和地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的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 (2)、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 3、教师示范画有透视的路。1、作视平线和消失线,消失线连接心点。2、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 3、画正视的房子 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 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 (3)、作业要求:画一副有近大远小透视的路。(4)、教师巡视指导 三、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7、。2、点评:是否符合老师要求的透视变化和颜色变化。3、教师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用透视的方法画图,下一节 课我们将利用这节课学习到的方法来画文字,你们回去以后可以先思考一下,方法是不是一样呢?第四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线与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初步认识线造型的艺术特点,并能运用正确的技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2.掌握硬质线材的表现手法,学会用曲卷、折叠、连接等手法进行线造型的创作。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多维空间想像能力。3.感觉线造型的艺术特点,体会线造型结构带来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合理用材巧妙用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
8、学会用金属线材创作一个艺术造型。线造型的创意表现。教学准备 教 学 设 计 初 案 二次备课 一、认识软材与硬材。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上课所备的工具材料情况;2.教师从教学知识说起,引导学生认识“线”。线:两点之间作连接,便是线。3.教师拿实物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软材,什么是硬材。点明本课学习硬线造型。导入本课,板书课题。二、欣赏认识线造型。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线造型作品和学生作品中,认识线造型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线造型作品。三、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四、实践操作,练习创作线造型。五、作业展示,共享创作成果。第五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风景写生
9、(1)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重难点 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收集一些风景画和一些学生风景写生习作.教 学 设 计 初 案 二次备课 一,回顾导入 播出校园风景片断,播出校园风景写生片断.导语:通过这次写生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画风景画应该要注意那些方面 二,新授 1,打出风景画绘画要素,并以此作为评画标准.2,出示两张本班的作业,一张较具体完整,另一张还没完成.3,导语: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这张画的很多问题,现在那位同学上来改改让他变得美些 4,再打出两张画:你们说说这两张画的区别在那 三,总结 在这节点评课上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10、风景写生(2)第六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1、风景写生(2)教学目标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重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准备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 学 设 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
11、对这幅画进行评析.(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二次备课 第七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让剪影动起来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
12、的了解 重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准备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 学 设 计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3)第三步:装上木棍。
13、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成 8 组,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提示学生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未完成的可以在课后接着制作。4、准备下节课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样表演。二次备课 第八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会动的剪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 重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学准备 布置环境 教 学 设 计 一、8 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
14、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二、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点评。三、总结: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二次备课 第九课时 课时安排 年 月 日(星期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漂浮的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漂浮的画的作华原理。2、初步掌握漂浮画的构造方法,并且自己制作一张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浮画。重难点 初步掌握漂浮画的构造方法,并且自己制作一张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浮画 教学准备 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教 学 设 计 初 案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二、欣赏 感悟 畅想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美术 六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