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研究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之一,对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有着文化阵地要求。本文从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着手,分析从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创新文献资源建设,创新转变服务方式和内容,创新服务环境营造智慧化服务空间等角度为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提供一定的思路。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服务创新 1 绪论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场所,探索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之路,一直都是公共图书馆努力求索,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 2020 年后的疫情影响下,各地公共图书馆由于场地限制、防疫管控等原因,先后实施闭馆、限流、限制阅
2、览等措施,传统的阅读服务方式受到“瓶颈”制约,急需探索、打造一条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深度和广度的创新模式。笔者从后疫情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新需求着手,以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研究公益性文化重点单位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创新。2 主要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 2.1 后疫情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新需求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全国进入紧急防疫状态,公共图书馆由于其公益性服务、封闭式场所等特征,在配合各地防疫措施时,大多实施暂时闭馆的单一策略模式。即使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现在,在尽量不影响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效能的前提下,预约进馆、限制人流量、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等疫情
3、防控措施也已在各地公共图书馆成为常态。据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服务年报(2019-2020)显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0 年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人次较 2019 年度下降 43.28%,外借书刊册次较2019 年度下降 34.9%,山东省公共图书馆可外借图书平均流通率从 2019 年的 90%下降到 55%。1公共图书馆面临实际到馆读者减少、日常活动开展困难、读者阅读需求与公共图书馆线下服务能力不匹配等矛盾,而这也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提出更严峻、更迫切的新要求。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下,读者无论是乘坐公共交通还是进出公共场合都受到部分限制,致使读者到馆阅读的时间与交通成本、感染风险等
4、都有所增加,公共图书馆应建立更完善的线下服务设施,通过24 小时自助服务站、图书流动站、城市书房等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拉进图书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能够就近获取想要的图书;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拓展更丰富便捷的线上服务渠道,通过微信、微博、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让读者只需利用移动终端便可了解图书馆最新信息,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开展线上交流互动等,保证线上、线下服务双轨并行,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更丰富的文化体验服务。2.2 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需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图书馆”,将新媒体、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其高效率
5、运转,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变革,公共图书馆的用户需求也发生着不断变化。2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各大数据平台也会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个性化信息,而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基于纸质藏书及音视频资料馆藏对读者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实现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从用户需求层面考量,公共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能够更准确的判断用户需求,整合文献信息,缩短用户获取文献的时间,更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从社会需求层面考量,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已经转变,公共图书馆除图书管理、读者借阅、阅读推广等基础服务外,更应承担起对地方文化发展、社会教化等方面的责任;
6、从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层面考量,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应当不断探索受众需求,创新发展理念,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并紧跟时代潮流的智慧图书馆。2.3 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在后疫情时期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有了更高要求,公共图书馆能否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满足公众对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线上服务、图书馆数字资源等的需求,不仅关系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也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命运。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之一,对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有着文化阵地的属性。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
7、越多样化,在人们能够便利获取信息的同时,市场上低俗、烂俗、媚俗等不良信息也不可避免被更多信息受众接触。特别是以青少年为代表的部分群体,正处在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需要获取大量信息知识来满足自身阅读需求,但受年龄、阅历、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分辨、甄别信息的能力有限,更需要拓宽官方公益途径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内容。这要求公共图书馆:一要加强馆藏建设,做好优质文化内容储备;二要扩展服务方式,让读者拥有简单、便捷获取优质内容的渠道;三要加强宣传服务,让图书馆的优质资源与服务内容广为人知;四要进一步拓展文化服务的范围和层次,不断提升知识服务质效,完善智能服务结构布局,健全文化服务体质机制。实现省、市、县、乡
8、一体化,加强各地图书馆、图书室、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等的建设,将图书推广与文化服务落实到乡村、社区,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水平发展,满足人们对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3 图书馆管理服务创新的策略和途径 在公共图书馆实际服务过程中,应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从读者角度出发,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服务制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员服务理念、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构建完善的网络服务平台、扩大宣传力度增强图书馆阅读推广辐射范围与服务影响力,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保持公共图书馆发展活力。3.1 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
9、构,应将管理服务重点落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人性化服务上,将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要求。3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精准了解读者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3.1.1 创新服务理念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带来了新机遇。4创新服务理念,转变工作思路,以公共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平台为依托,打破信息交流屏障,突破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时空限制,破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公共图书馆集成信息资源共享,让读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信息进行交流与学习,为读者提供更广泛、更贴心、更便捷的信息服务。3.1.2
10、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大众的图书馆,应考虑不同读者不同阶段对图书馆的不同需求。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动创新服务方式,为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如为视力障碍读者提供视障人阅览室,提供盲文书籍、有声读物、电子视力器等,在电梯、导览图等处设置盲文,馆内外设置盲道,在坡道处设置扶手等;为进城务工人员,设置技能提升类特色书架、设置休息处,提供热水等;为低龄幼儿及其母亲设置母婴室,提供亲子阅览室,提供绘本类书籍等。从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3.1.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公共图书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构建各类学习交流平台和渠道,加强公共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图书馆 管理 服务 创新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