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琵琶行》教学设计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教学设计方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琵琶行 一、教学内容分析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 3.情感与态度: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
2、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一)导语: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意境。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弹
3、。(二)作者和背景(学生作答)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存诗 2806 首)。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卖炭翁为代表的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有白氏长庆集71 卷。2、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
4、篇琵琶行。3、解题:琵琶:弹拨乐器名。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三)赏析诗歌 听课文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1、阅读小序有什么作用?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的背景、原因,并 2 为全诗定下凄切的感情基调。2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故事梗概和诗歌线索)3.为什么作者认为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出自京都: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 教学 设计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