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佛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 2 篇一:50 条经典人生感悟语录 1、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一段旅途,那么快乐与悲伤就是那两条长长的铁轨,在你我的身后紧紧跟随。2、人不要坐等明天,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3、心中有所牵挂,生命才会变得坚强。4、大海的宽广,在于汇集大大小小的川流;生命的伟大,在于包容深深浅浅的缘分。5、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6、人生有些事情,错过一时,就错过一世。7、走的桥多,不一定走的路就多;吃的盐多,不一定吃的饭就多。8、走路的时候有伴儿就不觉得路远,吃饭的时候有伴儿就吃得香。9、都说人应往高处走,可是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谁知低处纳百川。10
2、、如果我爱你,我就会理解你,并通过你的眼睛去看世界。11、我能理解你,是因为我能在你身上看到我自己,同时在我身上也看到了你。12、能说出来的不是苦,说不出的才叫真正的苦。13、有一种缘,放手后成为风景;有一颗心,在坚持中方 3 显真诚。14、你懂了时,我正接近天堂;你不懂时,我曾经来过。15、人生总有许多偶然和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16、人生会有许多意外和错过,握在手里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引线 17、在无尽的追寻中,你会有一个又一个巧合和偶然,也会有一个又一个意外和错过。18、现实的城市,犹如雾中的风景,隐隐地散发着忧郁的美,承载着没有承诺的梦 19、世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
3、,人生中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20、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要接受阳光,也包容风和雨。21、可以随波逐浪,但不可随波逐流。22、没见过草原,就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没见过草原上的白云,就不知道什么是纯净。23、,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把脸一直面向着阳光 24、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容易失去自我。25、事物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情也会因此而变成毫无美感的一种形式。4 26、爱情就象一捧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多。27、一帆风顺的人,往往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28、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29、爱,当你拥有的时候不觉得什么,一旦失去,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一切。30、每
4、一种选择都有不同的结局,就好象走不同的路会有不同的风景。所以,如果想看灿烂的风景,不妨沉思片刻再做出选择。31、人不能不长大,长大的过程就象是赶路,一路风景常换常新。32、对前途要看得乐观些,对人心要看得悲观些。33、明明灭灭的人生,我愿作一盏灯,温暖你的寒冷,关照你的一生。34、星星,你属于所有人的眼睛,谁也无法独自占有你,因为人们太爱你了。35、没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没有声音的地方就是寂寞。36、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并向太阳微笑。37、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是你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里遇见错的人,是你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里遇见错的人,是你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是一阵感伤
5、。38、也许上帝当年从亚当身上抽出那根肋骨时,他就想到了:女人永远都可以要男人的命。她可以让男人,也可以让男人 5 死,因为她曾经是保护男人心脏的那根肋骨,她可以保护男人的心脏,也可以刺穿男人的心脏。39、在什么都不确定的年代,人们总是爱得太早,放弃得太快,轻易付出承诺,又不想等待结果。40、戒指,不再是一生一世的承诺,终生相守的誓言,却成了纪念伤感的烙印。就象有人说过的:戒指好比爱情,戴在手上,也是戴在心上;伤在心上,便也伤在手上。不敢碰的,是那心里的伤;不愿摘的,是那难舍的爱。41、时间过了,爱情淡了,相爱的人也就散了。42、如果缘尽也硬要牵扯,原本的美好就会变成一种束缚,变成个两个人都困
6、在其中的牢笼。43、云中有风,风中有我,我能有什么?云对风说,风对我说,我能对谁说?44、当窗外的风雨来时,我们有房屋,当心中的风雨来时,你会有什么?45、如果没有云,天空会不会寂寞?如果没有天空,云到哪里停泊?46、钢琴的爱人是手,泪的爱人是喜,爱人的爱人是一辈子,你的爱人是我。47、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坚持就是胜利。48、我不在这里,请不要在我的坟前哭泣,因为我没有睡去,我的灵魂正在看着你。6 49、如果你身边最亲近的人都无法相信,我们还怎么活下去?50、当我们眺望远方的时候,近处的风景便看不清了。原文链接:http:/thread-3009-1-1.html 篇二:佛经经典语录智慧大全 佛
7、经经典语录大全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
8、毕竟净。)7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18 忍苦捍劳
9、,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20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8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
10、解脱知见生。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9 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39 世人言忍,忍字最
11、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12、惟一,允执厥中。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 10 身是道场。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
13、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70 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
14、)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11 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无情不二。74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75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76 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77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78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79 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
15、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80 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 一相三昧。81 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82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83 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 12 双销,佛眼之功圆着。84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85 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差 )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86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16、87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88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89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90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91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92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93 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94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教 经典语录 人生哲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