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pdf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恩怨分明真好汉,忍辱负重亦英雄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一、教材解读基于教材编写意图 统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推荐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的整本书,并在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择了中国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精彩篇章,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而对于古典小说水浒传的阅读,则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了解其思想和艺术成就,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水浒传这部作品是有一定阅读难度的,在导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古典小说整本书阅读鉴赏的方法,在充分开展原生态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的深度解读和思辨,从而达成“培养学生阅读和赏析古典小说的能力”与“理解作品
2、深厚主题”的学习目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名著节选,其内容主旨及风格多有不同,智取生辰纲,写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揭露的是当时社会的黑暗,绿林好汉反抗压迫的义举;范进中举则是人物丑态百出,讽刺绝妙,可笑又可悲地书写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之深;三顾茅庐主写言论,写出了贤明君主的求贤若渴和战略家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慧;刘姥姥进大观园则以刘姥姥的视角,记叙了大观园生活的诸多细节,写活了贾府诸多人物,解释了封建大家族倾颓的必然原因,亦“千里伏线”为后文诸人命运变化埋下伏笔。各篇读来虽有诸多不同,然而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情节曲折和人物鲜明上,却是一脉相承的。无论读哪部作品,都主要依靠小说对于人
3、物的行为、语言、神态的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而直接的心理描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不常见的。读水浒传,还要注意到它独特的结构特点,即“链式结构”。在前四十回里,其故事发展前后勾连,一人引出一人,一人又引出下一人,主人公似乎一直在换,每个重点人物的形象却又越来越明晰。随后的三十回,百川汇海,群雄梁山聚义,一下子从个体列传转化为好汉群像,写出一派盛景。最后的三十回,则是写招安、战争和政治,梁山聚义走向失败,阅读思路是环环相扣却又值得把握和深思的。梁山人物很多,但每个人的性格多有不同,如何在相似的情节和做法中读出每个人的不同,是学生阅读能力达成的目标,也是对教师导读能力提出的高标。虽然不同人物有相似的故
4、事情节,但武松的“豪”不同于石秀的“狠”,林冲的“忍”不同于卢俊义的“昏”,鲁智深的“直”不能读成李逵的“莽”。这些只有依靠深度阅读和深度学习才能实现。二、教学重点基于文本特性和学生所需 水浒传是一部有些特殊的经典作品。无论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还是艺术审美的角度,水浒传这部作品都无愧四大名著的美誉。它丰富地再现了北宋独特的民俗风貌以及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人物塑造更是活灵活现,同中有别。然而从思想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有太多酷杀、劫财、造反的描写,而作者却以欣赏甚至褒扬的笔法一一写来,其中很多做法似乎都和我们现实生活有些格格不入。其实,不止当代,即便远一点儿说,也早有“少不读水浒”的说法。究其原
5、因,青少年时期血气方刚,思维没有成熟,在正确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如果引导不好,反而很容易受作品影响桀骜叛逆甚至漠视生命。余党绪老师曾说:在文学与历史领域,如果不能确立一个基本的人道底线,那么,孩子在无数次的反复和强化后,将会混淆英雄与恶棍的界限,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此时教师在学生阅读后的点拨,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这节“鲁林十回”的导读课,深度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呢?通过调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所需,我们确定把学习重点从林冲人物性格的解读调整到人物思辨上,即深入分析林冲这样一位知人情、懂忍让、不害人、不杀无辜的英雄,为何被逼上梁山的社会根源。这样既深化了学生思
6、维的深度,没有在一望而知的人物性格层面停留,同时又推而广之,由林冲而到一百单八将,直击整本书的背景和社会根源。引导学生建立从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思维。本节课在学生所需基础上引导深度思考,就不会让暴力画面占据学生的大脑,将最终的落脚点落在兼顾文明和人性的畅想上,把握林冲之善,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和区别美丑善恶,以达成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这是无比重要的事业。由此,确定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辨析林冲性格中有别与其他好汉的“善”的一面;思辨林冲这样安分守己不滥杀无辜的英雄人物,被逼上梁山的社会根源。三、教学内容基于学生阅读发现、感受和质疑的深度思辨 名著整本书的阅读,难度是要远远高过单篇课文阅读的。教师们在日
7、常开展古典小说导读的时候,往往容易因为作品容量过大、人物繁多、性格难以把握,进入一种快餐式或者填空问答式的阅读模式中去。动辄把一部生动的文学作品笼统提炼为几个常见题型,做一做就算完成了任务。或者干脆把整部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给学生造成“文学名著不需整本书阅读”或者“文学名著不过如此”的错误印象。阅读文学名著,没有一点儿温儒敏先生所说的“连滚带爬”玩赏的状态是不行的。很多时候,教师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无意中成为了学生和名著之间的“横断山脉”,阻断了文学的灵性和魅力,也阻断了学生对文学的爱。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侧重什么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尝试更多地尊重学生在作品原生态阅读时候的基本感受,并在这感
8、受和质疑的基础上开展深入阅读和思辨类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达成阅读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对于水浒传这部名著,这节课选择了同学们耳熟能详且最早读到的“鲁林十回”作为切入点展开设计。在布置学生进行前十回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在导学案上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表达自己的初读发现、感受并提出疑惑。这样学生们在完成导学案后,既保留了对文本的初读心得,又有一定的阅读思考。在这一起点之上,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用导读点拨的抓手,帮助学生开展更深度的思辨和学习。从细节中读出人物的形象,在比较中读出人物个性,在思辨中品评人物的优劣,在感受中体会人性的善恶,在琢磨中领悟命运偶然中的必然。从而行进至小说意旨的深处,也逐渐漫溯到
9、语文学习的深处。四、教学路径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中国古典小说类名著如水浒传等作品的阅读同样涉及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创新”“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多个层面。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以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知识和语言材料之间建立和强化有机的联系;能将文学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体验和解读;能够通过对情节和细节的梳理整合,完成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发展;能够做到不止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观感受,还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联系所学过的
10、学科内或者跨学科的知识,丰富自己对文学形象和现实生活的感受与理解。甚至可以做到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文学作品,比如从人性的角度去对比看似软弱的林冲与杀人如麻的武松之优劣高下,品评“英雄”与“好汉”之别,读出一个不一样的“水浒”。在这样的思辨过程中,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锐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也会因之提升。另外,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通过阅读,学生会深切体会中国古典小说之魅力所在,这对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理解并认同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的。五、教学环节具体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谜语激发兴趣,画笔导入课堂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够和同学们相聚于此,昨天自我介
11、绍后,赠给了同学们一册三国录,发现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看来同学们对于古典小说都很感兴趣。今天我先卖个关子,先请大家猜个“三国”里的谜语,看看老师画的是哪位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简笔画 15 秒钟抓特点画出张飞)生(纷纷地):张飞。师:好眼力呀!那么大家对三国演义里的张飞都熟悉的吧?生:老师,我知道,张飞和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武艺超群,非常厉害。生:老师,我也知道,张飞长得特别黑,打仗使丈八蛇矛,脾气特别大。师:是的,关于张飞,你们说得都很对。但你们知道吗?水浒传中有个人物被称作“小张飞”,你们能猜到是谁吗?生 A:我知道了,一定是黑旋风李逵,他俩太像了啊!张飞长得黑,李逵也黑,张飞莽撞,李逵也
12、莽撞!张飞经常惹祸,李逵也喜欢惹祸。还有啊,老师,电视剧新三国和新水浒里面的张飞都是同一个人演的。生:但是张飞是马上战将,李逵是步兵头领,我倒是觉得“霹雳火”秦明和张飞更相似,也是能征惯战,性如烈火,还是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师:我不得不承认,你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然而遗憾的是,你们的答案都不对。水浒传里被称为“小张飞”的那个人,是豹子头林冲。生惊讶齐声:啊?生:老师,这个我真不信。林冲哪点像张飞啊,您说他像赵云还差不多。生:老师,林冲出场时候,虽然外貌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但是对于他的打扮还有这样一段描写,“只见墙缺边立著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浒传 名著 导读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