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 总 学 时:72学时 学 分:3 学分 实验学时:36 学时 学期学时学分分配情况:第五学期:36+36学时,3 学分;开课专业:XXXX 一、考试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是 XXX 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专业非主干课程,旨在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较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信息素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 21 世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理解常规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系统、微格教学设施的基本特性并会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与能力。二、考试方式 理论部分:笔试考试(闭卷)实践部分:上机考查 三、考
2、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知道教育技术名词的演变过程;了解教育技术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产生兴趣,愿意对该领域作较为深入的探讨。考试要求:1、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2、理解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考试重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范围: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1、教育技术的 AECT94 定义 2、教育技术的内涵 3、教育技术的其它描述 4、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电化教育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3、 三、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素养 1、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2、我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考试要求:1、了解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素养 2、理解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考试重点: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考试内容范围:一、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名词演变 2、我国教育技术的起步与发展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考试要求:1、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了
4、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学与教的理论 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知道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理解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考试要求:1、了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2、了解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理解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4、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考试重点: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第一节 行为主义理论(0.5 学时)考试内容范围: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1.桑代克的实验 2.
5、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3.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4评论 二、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1.华生的主要观点 2.学习规则 3.评论 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1.斯金纳的实验 2.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4.评论 考试要求:1、了解行为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理解行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3、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考试重点:行为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第二节 认知主义理论(0.5 学时)考试内容范围: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1.发现学习的例证 2.发现学习的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3.评论 二、信息加工学习与教学观 1.
6、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假设 2.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3.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4.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应用 5.评论 考试要求:1、了解认知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理解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3、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考试重点:认知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第三节 建构主义理论 考试内容范围: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 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1.认知灵活性理论及其随机通达教学 2.自上而下(top-down)的教学
7、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 3.情境性(抛锚式)教学 4.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 5.教学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 考试要求:1、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3、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应用相应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考试重点:建构主义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基本教学原则和规律 第三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理解传播的概念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
8、,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考试要求:1、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2、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3、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4、理解传播的概念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5、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考试重点:“经验之塔”理论、传播的概念和类型、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 第一节 视听教育理论 考试内容范围:一、视感知规律 1、人眼的视觉特性 2、人的视觉心理 3、视觉心理与构图 二、听感知规律 1、人耳的听觉特性 2、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3、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 三、“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9、2、基本观点 考试要求:1、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2、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3、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考试重点:“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第二节 教育传播理论 考试内容范围:一、传播的概念和类型 1、传播的概念 2、传播的类型 二、教育传播过程 1、教育传播要素 2、教育传播过程 三、教育传播模式 1、拉斯威尔传播模式 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3、贝罗传播模式 4、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四、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1、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2、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考试要求:1、理解传播的概念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2、理解
10、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 考试重点:传播的概念和类型、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 第四章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掌握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考试要求:1、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2、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3、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4、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5、初步掌握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考试重点: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 第一节
11、 教育传播媒体 考试内容范围:一、基本概念 1、媒体 2、教育传播媒体 二、功能与特性 1、教育传播媒体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2、现代教育传播媒体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3、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特性 考试要求:1、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2、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考试重点: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视听教学媒体 考试内容范围:一、视觉媒体 1、光学投影仪 2、光学照相机 3、数码相机 4、视频展示台 二、听觉媒体 1、录音机 2、激光唱机与 CD 光盘 三、视听媒体 1、电视系统和电视机 2、录像机 3、摄像机 4、VCD 与 DVD 考试要求:1、了解常用
12、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2、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考试重点:各种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 第三节 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 考试内容范围:一、应用方式 1、视觉媒体 2、听觉媒体 3、视听媒体 二、教材制作 1、投影教材 2、录音教材 3、电视教学片 考试要求:初步掌握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 考试重点: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 第五章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考试内容范围: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熟悉课件开发的步骤,学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素材获取、编 辑,以及素材集成的
13、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理解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主要领域与当前动向。考试要求:1、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2、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3、掌握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4、掌握多媒体素材获取、编 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5、理解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考试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多媒体素材获取、编 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 第一节 计算机的教育应用 考试内容范围:一、CAI 与 CBE 二、多媒体课件 考试要求:理
14、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 考试内容范围:一、分类框架 二、主要模式 1、操练与练习 2、个别指导 3、教学测验 4、模拟 5、问题解决 6、教学游戏 考试要求: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考试重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第三节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考试内容范围:一、环境分析 二、教学设计 三、脚本设计 四、软件编写 考试要求:掌握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考试重点:课件开发的步骤,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多媒体素材及其集成 考试内容范围:一、多媒体素材 1、声音素材 2、图像(图形)素材 3、动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教育技术 考试 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