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假如我是孩子 假如是我的孩子 坦头二小:汪优云 内容摘要:假如我是孩子,希望老师多一点爱和宽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教师只有和孩子和谐互动,了解孩子的心理,树立孩子学习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认清孩子的心理特征,偶尔“糊涂”,宽容孩子,适时地进行辅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重点词:假如我是孩子 爱和宽容 有人说,人生像一棵树的年轮,一圈一圈地生长。深深浅浅的年轮代表着岁月班驳的印记,又为每一年,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年份留下一个符号,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当我面对阳光下笑脸盈盈的孩子们,我这样
2、想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希望老师多一点爱和宽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有教无类”就是一种爱与宽容的境界。英国的斯宾诺沙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爱和宽容大度会使你更具有亲和力、征服力。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适时地进行辅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一、和谐互动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和孩子的身份虽然不同,但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和孩子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合作伙伴。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孩子心理的需要。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在“小节”上加以注意
3、。当教师需要孩子帮助时,应该用征询口吻,或“请”字开头。对孩子的支持和敬意,教师也应该给与回报,别忘了适时对学生道声“谢谢”或及时表达教师的感动。例如: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给学生分析思考题后,学生很开心,也能考考老师,能和老师亲切的说,看你行不行,也希望老师说,好呀,如果老师不行请你帮我好吗?如此,我会特别的开心、甜蜜、学习更有劲头。有时上完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后,学生会说:老师我的计算方法和你的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可以吗?教师能说可以,学生会流露出自信的眼光,有些计算题答 案不是唯一的,学生会主动提出来说:老师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另一个学生会说,我的答案和她不一样教师会说对的,学生会显得很兴
4、奋,还会悄悄的说我的也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情绪高昂,精神振奋。希望老师利用这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互动的氛围中,我才会觉得无拘无束,才能更好地促进我的全面发展。假如我是孩子,希望老师平等得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地去尊重孩子。我们的学生良莠不齐且个性迥异,老师不应该有情感倾斜。切忌过分强调成绩的重要,甚至将它与孩子能不能得到尊重与爱愚蠢地联系在一起。同样是犯错误,成绩好的学生一带而过,成绩不好的学生严厉责骂,无疑会在我们稚嫩的心灵中构建起一种不平等的观念,这无论是对“好生”还是“差生”心灵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假如我是孩子,希望
5、教师不妨试着放下师道尊严,抛弃权威和“金口玉言”,承认学生的个性特色及内在潜能,这样肯定会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找到教育的真正乐趣。火花熄灭。”我想,与其在怒气冲天时痛骂学生“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你简直不可救药!”之类,不如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真正实现自我教育。三、认清学生的个体差异 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能知道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面对成功,有各自所面临的困难。但是,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想得到赞美或认可,这是我们共同的心理需求。例如:我们三(2)班的陈一鸣,她只会抄些生字词语,不过很少去做,其他什么都不会,老师很少管她。成绩总在 20 分或 30 分左右”。老师笑笑说
6、:“一、二年级这么差,三年级肯定拉不上去了,我也不管她。”开学第一天,老师看了她一眼,她显得很拘谨,低着头,不敢正面看老师,目光一直盯着地面。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能在开学第一次作业口算 100 以内加减法 20 道,当老师检查作业时,发现陈一鸣的作业也在里面。老师打开看,虽然字写得弯弯扭扭,但大部分都做对了,老师打上一个“”,写上日期,并能极其认真地在她的本子上写一句话:大部分写对了,说明你做 作业很认真,老师就喜欢认真的孩子。还有几个你因一时疏忽没写对的,你也会把它改正过来的,对吗?老师知道你肯定能写的。还能在她的作业本上打一颗。作业发下去后,老师能留意地看了她几眼,发现她拿着作业本,看了
7、又看,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随后,她肯定能用极其快的速度订正好作业交给老师,脸上还会写满了兴奋和满足。从此,陈一鸣也会成积极交作业的人员之一。一句批语,一个,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这是老师始料未及的。老师应该知道那句话:每个学生的可塑性都很强,教师不能给学生定格,贴标签,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学生,因为真正自暴自弃的学生是没有的,只要老师认清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抛弃学生,学生是不会抛弃自己的。四、宽容 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知道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不成熟的个体,在我们身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只有宽待我们学生的不足,宽待我们学生的冒犯,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他的教育,乐于学习
8、他所教授的课程。然而,宽容绝不是放纵。我们班曾有一位学生向别人借橡皮时,被老师误认为在讲话,并点了他的名,当时正在进行单元测验,他一把就将卷子撕了,老师很生气。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能转念想一想,是老师误会他在前,这时候他正在气头上,如果倔脾气发作起来,处理得不好,老师反而会下不了台,老师什么话也别说。快下课的时候,老师发现他把撕坏了的卷子粘好了,在做题,我心里暗喜:看样子他有些后悔了,但我仍然没说什么,只是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处理。恰好过了 1 天,就发生了北大女生在外国评委面前撕毁获奖证书的事件,老师可以特意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念这篇新闻报道,也念北大学生在网上的道歉信。下课后,那名学生到办公
9、室来主动为自己不礼貌的言行道歉,教师也向误会他表示了歉意,并同时向他指出遇事冲动的害处。一场师生的冲突,就这样被彼此的宽容之心化解了,我们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次事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五、偶尔“糊涂”假如我是孩子,希望教师能偶尔“糊涂”,“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令许多教育者认为严即 是爱,因此眼中容不下一颗沙粒,学生的行为稍有不妥,不是提醒就是批评,认为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其实,人在生活中难免犯错,心智未成熟的学生更是这样。例如:一次,班级有位同学当着全班大声告诉老师“的作业是抄别人的”。被提到名字的同学垂着头,小声为自己声辩着。老师可以故意漫不经心地说:“不会吧,我昨天下午看他已经快做
10、完了,而且在我印象中,他从来不抄作业。”告状的同学正待分辩,被老师把话题岔开了。过了一个多月,那位抄作业的同学写了张字条给我:“我那天其实抄了同学的作业,可你说我没有抄,我很感谢老师,但是非常后悔,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抄过别人作业了。”我始终认为,如果为了学生的小错而整天絮絮叨叨,不但收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容易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当一向自觉的学生偶犯错误时,当小淘气又犯小毛病时,不妨装装糊涂,让同学从旁提醒纠正。此刻的“糊涂”为学生的自我完善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促进其内省,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力。可见育人之时,偶尔“糊涂”也可以“无为而治”。面对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使命,思考着自己新的步子怎么迈
11、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想过“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有什么想法、我会怎么做。因此,我们会不时地告戒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对他们自己和家庭而言都是唯一的、无法替代的,也因此,我们会发现教育是爱的事业,但不是浅薄的儿女情长;教师要科学地爱学生,而不是盲目的感情堆砌。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换位思考式的情感体验,才能使我们对幼儿少点苛求,多点宽容;少点埋怨,多点理解;少点指责,多点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我们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使我们的教育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她始终在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她视学生
12、如己出,孩子生病了,她会按时嘱咐孩子们打针吃药,衣服脏了给他们及时换洗,深夜时不会忘记为感冒的孩子送去开水,孩子已经进入梦乡,不会忘记把他们露出的手和脚送进被窝,衣服烂了,早就为他们备好了针线缝补。每个孩子的生日时她会送上生日礼物,外出学习她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远方带回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我们孟山逢会时她会为孩子们准备他们喜欢吃的糖糕和包子。一 年一度的平安夜,她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个苹果、一个橘子,而且写上祝福。尤其是那些家庭特别的孩子她更是倾注了自己的所有。对待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她从不放弃,从不抛弃。她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她付出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努力和艰辛。不论是严寒酷
13、暑,她都是我们校园里起床最早的一个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她不会忘记时时更新自己桶里的水,她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不仅仅是一河水,而应该是一条源源不断的长江水”,因此,读书、学习、上网查阅资料成了她的嗜好。每接手一个“乱”班,她从不厌烦,而是耐心地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神奇地将其转化为先进的班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对待这些所谓的“顽石”,夏老师没有采用疾风暴雨似的从严管教,而是和这群可爱的留守孩子“约法三章”:不轻视他们,不提他们的过去,不揭他们的短处。又与他们一分钟握手,互赠一个甜甜的微笑,仅仅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促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夏老师没有对我们放弃,她是这样的在乎我们,如同
14、我们的妈妈。”孩子们又找回了曾经的那份自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让老师失望。在夏老师的耐心辅导和精心呵护下,这些曾经被老师冷落、被学生轻视的“丑小鸭”,竟然春风化雨般的苏醒了,都变成一只只可爱的“白天鹅”。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我所学知识的百分之七八十是在课堂上掌握,其他百分之二三十是通 过自习辅导课和考练掌握,而不是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加班加点,影响休息与锻炼。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我的老师能引领潮流,激情四射,精神饱满,给人的感觉总是有用不完的劲,无论她年长,年青与否,而不是老态龙钟,死气沉沉,老师的一举一动能带动我们,无论掌握的知识多少与否,能使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一潭死水,能以
15、老师的热情带动我们,激励我们!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我们的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要知道,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真切切”的。因为我们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只在于老师的板书是否整洁,行为举止是否大方,时间控制是否合理,而更多地在于老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程度与水平,交往、互动的方式和成效。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我们的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因为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生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 发展对学生的要求。知识既是名词
16、,更是动词,只有通过主动探究,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的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具有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我们的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课堂总处于一种流变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所有这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现出真正的活力。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关注学生的生
17、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价值更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教师扪心自问,在自己的课堂上,给予学生尊严了吗?给与学生活力施展的空间了吗?给予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了吗?如果没有做到这些,那就是忽视了 学生的生命价值与活力。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充分考虑我们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地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如至少把课堂上三分之一的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
18、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因为我不是学生,我是老师,我需要重新检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反思有关课堂的观念与认识,为课堂能充分为学生服务而不断改变、改善、完善。对课堂的理解是没有止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审视课堂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高效课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才会使我们的课堂不断改进,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换位思考 快乐工作有感于“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 作为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学生,似乎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对孩子们“居高临下”,我们总是习惯打着一切为孩子好的旗帜要求他们做这做那,却忘记俯下身子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下课铃响了,我们为
19、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拖堂,自以为是为学生好,却忽视他们的感受。孩子们上了一节课,课堂上他们被要求注意力集中,而当他们听到下课铃声时,注意力会不自觉地分散,他们的心随着铃声早就飞到了课堂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老师硬是要挤一点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或是讲解完几道题目,这时候的效果并不好。试想一下自己,自己在做学生时也不希望上课的老师总是拖堂,所以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放松的时间,教师应该做到准时下课,不拖堂。“假如是我的孩子”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 过去我很难体会家长们的心情,如今我已经身为人母,我的女儿也有了她自己的老师。我发 现自己作为家长,自然的对老师有着很高的要求。经过“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换位思考后,我理解每位家长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并且清楚地知道作为教师有着它本身的职业要求,必须懂得哪些事情该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只有如何做才能成为家长所信任的教师。总之教师要学会用“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换位思考方式去对待家长、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我们对学生才会少了苛刻、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对工作才会充满热情,不断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己快乐的教育生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