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pdf
《【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心得体会】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五个关键词及思考 1.立德树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根据中央要求,强化立德树人教育,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组织单元。教材以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有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作为隐性的精神主线,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自然融合”的基本思路,分解成若干人文主题,作为单元组合的重要依据,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要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要从“就文论文”转变为“以文明道”。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2.学习任务群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
2、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和应用系统。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含有必修 2 册+选择性必修 3 册,共 28 个单元,其中必修 16 个单元,覆盖 7 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 12个单元,覆盖 6+3 个任务群。“群”意味着学习任务要整合,体现任务之间的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个别与群体)。3.思维支架 所谓“思维支架”是一种策略性思考程序。在教学中,思维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同时持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常见的思维支架有思维导图、概念网络图、鱼骨刺图、三视
3、角思维图等。语文课堂常见的思维支架是思维导图。思维支架其实是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可视化呈现,但又不仅限于“过程与方法”,它也可以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操作范式。思维支架的提出时机不宜过早,否则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思维支架宜师生共同合作生成,在学习过程的中段提出。4.整合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课文的呈现不再像以往那样基本是单篇成课,或多以文体聚合,而是以主题聚合、打破文体、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也更加接近真实的阅读生活。对语文教学来说,“整合”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带来了语文课课型的变革,单元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正式登上语文教学舞台。5.单元教学、群
4、文阅读教学 所谓“单元教学”,我认为,其准确内涵应是“以整个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其特征是打通单元内(甚至单元之间)各文本的界限,使其勾连成全新的教学资源,为立德树人的语文教学活动服务。所谓“群文教学”,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群文阅读的“议题”是指一组群文文本中蕴含的具有开放性和可议性的话题;“结构化文本”体现为一组文本围绕议题这个核心线索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理解结构”;“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即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师生和文本的视域融合中形成共识。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心得体会 新教材 心得体会 关于 统编 高中语文 教材 认识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