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7 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我对他很n jn(_)。(2)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 h i(_)地在一旁答礼。(3)回想此前和此后 ji rn B tn(_)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hu tun jn C(_),美不胜收。2.下列作家作品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B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 窃读记林海音旧事重提 D 论语孔子论语译注 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3 分)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那洪亮如琴音齐鸣者,;那雄浑如鼓点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B C D 4.在”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观看了戏曲表演。下面是四位同学写的感受,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昆曲细腻温婉,幽远高洁。精致的唱腔柔柔响起,恰若空谷幽兰,萦绕耳畔、心间。B 秦腔高昂激越、强烈急促。演员扯开嗓子大声吼,能把人的三魂七魄都摄了去。C 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虚拟性的表演,可以把白天演绎为黑夜,也可以把几年的时
3、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面旗子当作是千军万马。D 越剧唯美淡雅,极具灵秀之气,流传最广。她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美妇人,行走在大江南北。5.按要求填空。(8 分)(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_,可以为师矣。(十二章)(4)_,不亦君子乎。(十二章)(5)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_,_。6.名著阅读。(6 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朝花夕
4、拾原名为 。(2 分)(2)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 分)二、阅读理解。(33 分)(一)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8 分)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
5、步走来的。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
6、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
7、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
8、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7.围绕着”骆驼”这一线索,作者回忆了哪些童年往事?(3 分)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2 分)9.关于驼铃的作用,爸爸和”我”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爸爸为什么觉得”我”的想法更美些?(4 分)10.童年已经过去,但文章结尾却说”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 分)11.有人这样评价林海音的文章:”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静静地流淌在字里行间。”本文也有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5 分)(二)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0 分)束氏狸狌 宋 濂 卫人束氏,举世之
9、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宋文献公集)(注释)狸狌:野猫。甕(wn):瓮,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束氏日市肉啖之 愿为市鞍马 B 竟不知世之有
10、鼠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C 沿鼠行不敢下 求之下流,固颠 D 鼠度其无技 关山度若飞 13.参考词典解释,说说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 分)与与如也,熙熙如也。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15.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2 分)上联: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 下联:狸狌_(三)古诗阅读。(5 分)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嗔:嫌怨。焙:用微火烘。16.”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赏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和作用。(2 分)17.这首诗蕴含了
11、诗人哪些情感?(3 分)三、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0 分)18.任务型写作。(10 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相信每一位初中生都渴望在班集体里崭露头角,做一名班干部,为同学们服务,同时锻炼自己的才能,为将来成为”千里马”做准备。如果班级举行班干部自我推荐会,请你结合自己的特长,写一段自我推荐的话,表达你内心的声音。要力争写得有条理,有文采。(不少于 100字)四、作文。(30 分)19.人生有相逢,也有告别。和亲人告别,和朋友告别,和心中的某个偶像告别;和一本书告别,和一座城市告别,和一段经历告别,总有那么一次告别让人难忘,让人想拿起笔,记录下来,写进时光深处。请以”记得那一次告别”为
12、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书写端正,卷面整洁。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我对他很n jn(_)。(2)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 h i(_)地在一旁答礼。(3)回想此前和此后 ji rn B tn(_)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hu tun jn C(_),美不胜收。答案(1)恭敬 (2)和蔼 (3)截然不同 (4)花团锦簇 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
13、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蔼”“簇”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此题也可根据句意确定词语或成语的字形。2.下列作家作品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B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 窃读记林海音旧事重提 D 论语孔子论语译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把握。A B D 三项正确。C 项错误,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旧事重提或窃读记林海音英子的心。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
14、次;那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那洪亮如琴音齐鸣者,;那雄浑如鼓点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B C D 答案B 解析语句衔接题,注意上下句的照应。”柔曼如提琴者”突出声音的柔和,对应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清脆如弹拨”突出声音的脆,对应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洪亮如琴音齐鸣”突出声音的大、汇合,对应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雄浑如鼓点轰响”突出声音的响亮,对应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故选 B。4.在”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观看了戏曲表演。下面是四位同学写的感受,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
15、项是()(3 分)A 昆曲细腻温婉,幽远高洁。精致的唱腔柔柔响起,恰若空谷幽兰,萦绕耳畔、心间。B 秦腔高昂激越、强烈急促。演员扯开嗓子大声吼,能把人的三魂七魄都摄了去。C 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虚拟性的表演,可以把白天演绎为黑夜,也可以把几年的时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面旗子当作是千军万马。D 越剧唯美淡雅,极具灵秀之气,流传最广。她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美妇人,行走在大江南北。答案D 解析D 项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她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美妇人”形容越剧,明显不当。越剧的特点是”唯美淡雅,极具灵秀之气”,可改为”她像是一位素妆淡抹的聪颖女子”。故选 D。5.按要求填空。(8 分)(1)夜发清溪向
16、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_,可以为师矣。(十二章)(4)_,不亦君子乎。(十二章)(5)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_,_。答案(1)思君不见下渝州 (2)应傍战场开 (3)温故而知新 (4)人不知而不愠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一夜征人尽望乡 (7)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
17、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渝、州、愠、罔、殆、逢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6.名著阅读。(6 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朝花夕拾原名为 。(2 分)(2)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 分)答案(1)温馨的回忆 旧事重提(2)文章主要描写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而没有具体写东关五猖会的盛况。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急切兴奋的心情,与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扫兴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
18、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鲁迅作品的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33 分)(一)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8 分)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
19、,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20、。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学 语文 第三 单元 综合测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