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笔记 本书是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但较通俗易懂。核心问题是证明西方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是所有权的发展,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技术变革或者其他。为证明这一观点,作者讨论了大概从公元 9 世纪至 18 世纪的经济史。全书概述 本书中心论点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作者考察的是 13-18 世纪的经济组织的变更情况。在正式讨论之前,作者给我们分析了 13 世纪以前的情况。10 世纪左右欧洲普遍存在的是庄园经济。庄园的三个要素分别为土地、保护的职能、劳动。农民通过劳动为生产产品,和领主订立契约,为领主提供生产的产品,作为交
2、换,领主为农民提供保护。作者认为庄园经济模式存在的条件是秩序混乱、土地丰裕、军事能力有差异,劳动力不足等。作者提出打乱这一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将改变土地丰裕和劳动力不足等条件。在土地丰裕地区,当人口稠密到报酬递减的地步,人们就会开发新土地,由于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于是贸易得以发展,市场的出现使人们开始用货币计量产品。更好的土地被拓殖,人们开始更加集中或转移到更贫瘠的地方。劳动生产率降低,土地价值升高。领主和农民之间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作者在第四章讲解了 11-13 世纪的经济形势,庄园的具体任务分配,各级领主与承租人之间的关系,土地授予的形式,二圃制耕种方式,契约协定的选择。人口的
3、增长带来的是边疆运动,产品市场的扩大,生产变得更有效率,于是劳动捐这种契约协定被货币代替。以现金支付捐税也使得领主可以用金钱来组织一支常备军队(之前兵役期为 40 天),于是战争便易于发动。人口的拥挤使得三圃制慢慢取代二圃制,作者认为三圃制并不能算是效率的重大改进,而应算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如果人口丰裕的话还是会回到二圃制(因为实行三圃制需要马而不是牛,而马的饲料是燕麦)。接下来作者开始讨论 13-18 世纪发生的变化。作者同意一般认为 13 世纪人口是在快速增长的观点。为了更好地进行海上贸易,发展了委托制和合伙制的契约协定,银行存款业务复兴,保险业初露端倪,这些制度创新降低了交易费用,提高了
4、生产率。市场的扩大也使专业化变得有利。人口的增长在农业方面导致了制度的倒退,某些庄园退回到劳动捐。作者认为 13 世纪没有挣脱马尔萨斯陷阱是因为“该世纪已经发展或未能发展的所有权的性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没有赶上人口增长的速度。14-15 世纪欧洲人口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饥荒、流行病、战争是人口减少的几个主要原因。在这期间人口大幅度长时间下降引起了:土地价值降低,政府支出需求提高,交易费用提高。这些引起了接下来的所有权变化。契约形式变更,民族国家的出现(国家取代庄园提供保护)。频繁的战争使得君主需要想办法扩大财政收入,于是所有权进一步变化。17世纪欧洲又面临一次马尔萨斯陷阱,这次英国和荷兰获得了人
5、口增长,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则没有逃脱马尔萨斯陷阱。法国的分益耕作制和行业垄断的盛行,西班牙的广泛存在的垄断和财产权安全感、可耕地的所有权这些决定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衰败。荷兰的市场发展,使得交易费用下降,从而保持了经济发展。英国的垄断法,专利法等法律的颁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最后,作者认为正是所有权的发展为产业革命做了铺垫,技术革命不是西方兴起的原因而是所有权等确立的结果。整体评析 作者并没有为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全面否定其他主流观点。而是证明经济制度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通过理论分析人口变动这一主要变量如何引起经济制度变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以英国和荷兰为正面例子,西班牙和法国为反面例子进行证明。
6、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目的正如结尾所说是为了引起其他学者对所有权问题的关注,作者承认了前人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对所有权的关注。作者对英国的叙述并没有深刻的让我感觉到其与所有权的绝对相关性,他忽略了英国对殖民地的开拓。而对西班牙和法国的失败作者也没有清晰的表述,阅读有些吃力。梁木生老师点评:不同的学者都会从自己的视角分析资本主义何以产生于西方,经济学家们都认为是经济上的原因,例如产权制度的变迁;但法学家却说是契约的发达导致了资本主义,当然科学家们则认为是技术运用,更有学者认为是航海大发现开拓了世界市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这样的分析都抓住了一个视角,但都是片面的,这点希望你注意。而且从这里,你要知道有些社
7、会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或者永远没有答案,例如究竟是什么导致中国落后了,可以说有一千个学者会有一千个理由,问题的关键是自己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系统观点与认识,以后读书时要注意,这是文科与理工科完全不同的地方。西方世界的兴起读后感 在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起源的认识,不仅影响着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也影响着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思考。对这个问题的片面认识,会对我们的有关研究和思考产生不良影响。现在有些人颇热衷于“引进”一些西方理论,并对其抱持“拣到篮里即是菜”的态度,而不太注重、不去分析这些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由此很可能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所以今天,我想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广为人知的
8、一部著作西方世界的兴起为文本,谈一谈对现代世界的起源及发展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诺思认为:西方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毫无疑问,这个观点包含着某种真知灼见,但它决不是“一般的历史哲学”,更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1973 年,道格拉斯诺思和罗伯特托马斯合作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立即引起重大反响,为他日后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打下了基矗在这本书中,他们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所以产生了资本主义,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此后,诺思
9、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写出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等。他或以他为代表的思潮被称为“新经济史”或“新制度主义”。从资本主义起源的角度看,诺思的观点包含着某种真知灼见,那是毫无疑问的,可以说这是继 20 世纪初韦伯提出新教伦理以后最重要的贡献。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即用一定的经济理论来研究经济史,也是一种创新,所有这些都使这本书成为新经济史学派的奠基之作。同时,这本书又符合当时西方社会的特定需要,所以它的出版造成的影响,我国有人喻之为“一书激起千层浪”,这样讲可能并不为过。早在 1980 年,诺思的学生就为纪念诺思60 大寿出版了一本论文集,他的一个
10、学生在前言中曾自豪地指出:“在过去 23年中(通常认为,新经济史产生于 1957 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史中没有一个题材未受到新经济史的修正、重新解释或彻底变革,而且这种修改工作仍在继续进行。”1993 年,诺思因其在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上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当我们这样肯定诺思的理论时,不能把他的理论当成新的教义。他的理论是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决不是“一般的历史哲学”,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诺思的书是针对西方实行福利国家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发的,对其他国家来说,其中的一些观点虽然很有启发意义,但他的书所服务的对象决定了它的论证和叙述的重点,他的基本观点
11、,他使用的方法等首先是针对上世纪70 年代西方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的。他的学生曾说过:“新经济史的一个明确的意图是把经济史纳入应用社会科学的框架之内。”也就是说,新经济史的着眼点就是应用它用当代盛行的经济理论来研究经济史,又通过经济史的证明来推广这种理论。西方世界的兴起实际上是从新自由主义的立场或从古典经济学的立场出发来讨论制度、市尝产权等问题,与此关系不大的一概被忽略了。其最终目的是要求国家对经济生活少加干预,让资本更自由地活动,这是一种针对福利国家建立后资本受到“太多”干扰而提出来的理论,与两个世纪前亚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的背景有一致之处。西方有一个叫杜格的学者专门讲到了诺斯的理论与亚当
12、斯密的关系。他说“新制度主义”事实上并不“新”,因为它是达尔文以前的东西,实际上是“旧”的。此外,诺思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的研究方法,虽然可以使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但由此也潜藏着一种危险性,那就是大大简化历史现象,把复杂的多方面的历史事实简化成一个逻辑的而不是具体的发展过程。把他的书放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背景下,就会暴露出各种偏颇。从某种角度讲,西方世界的兴起不是一本经济史,而是用历史来演绎一种针对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实际上,该书的一些偏颇早在它出版时西方就已有人看到了;30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看到它的不足和缺陷。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随便把他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度 经济学 读书笔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