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专项训练修辞手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上册专项训练修辞手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专项训练修辞手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三年级上册专项训练修辞手法 我们一共学习了五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现对五种修辞手法进行回顾与练习: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句的特点是:通常用“像”、“好像”、“好似”、“好比”、“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是”等比喻词。如: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见秋天的雨)注意:(1)、有“像”、“好像”等的词语,不一定就是比喻句,要看是否具备本体和喻体。如:“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不是比喻句。(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事物。如:“小红长得像妈妈。”不是比喻句。(3)、要求指出比喻句中的“把什么比作什么”或“用什么比喻什么”时,它们的写法是“把本
2、体比作喻体”、“用喻体比喻本体”。如:“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这个比喻句把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用一枚枚邮票比喻红红的枫叶。2.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如: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见花钟)3.排比:排比就是把几个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排列在一起,中间通常用分号连接。如: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见富饶的西沙群岛)4.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已经确定的意思,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如: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见科利亚的木匣)5.夸
3、张: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如: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见富饶的西沙群岛)2、修辞手法练习题:一、判断下列句子采用哪种修辞手法,请你写在括号里。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2.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3.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4.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5.叶子上的虫还用治?()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7.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4、)1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11.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12.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二、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对的打“”,错的打“”。1.在雷锋日里,我们班涌现出了许多雷锋人物:像张智源、叶晓涵等。()2.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3.花儿好像在朝我点头微笑。()4.钢琴声像开始时一样,悄然地消失了。()三、按要求用填空。1.弯弯的月亮犹如 _ 。(补充成比喻)2.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改成反问句:_。3.树叶在风中飘来飘去。改成拟人句:_。改成比喻句:_。4.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这里把_
5、 比作 _。用_ 比喻 _。四、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把答案填在括号内。1、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2、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3、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的、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7、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8、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9、海参到处都是,在海
6、底懒洋洋地蠕动。()10、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11、秋天到了,落叶如蝴蝶般在林间飞舞。()12、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13、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14、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换上了新的衣裳,好看极了。()15、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16、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17、小
7、草儿受到春雨的爱抚,乐得露出了绿色。()3、多音字复习 一、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似 sh()s()好 ho()ho()朝 cho()zho()发 f()f()作 zu()zu()奔 bn()bn()假 ji()ji()撒 s()s()晃 hung()hung()称 chng()chng()当 dng()dng()量 ling()ling()磨 m()m()乘 chng()shng()卷 jun()jun()爪 zhu()zho()闷 mn()mn()调 tio()dio()尽 jn()jn()应 yng()yng()看 kn()kn()舍 sh()sh()待 di()di()论 ln()ln(
8、)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 我们在草地上奔(bn、bn)奔跑。2 白发(f、f)苍苍的老爷爷走了。3 这棵大树像一把大伞似(sh、s)的。4 朝(cho、zho)前看,就可以见到树林。5 公园里的假(ji、ji)山真美!6 花儿在花丛中摇晃(hung、hung)。7 小羊上了狐狸的当(dng、dng)。8 那里就是我们村的水磨(m、m)房。9 小男孩忘了带胶卷(jun、jun)。10 天气闷(mn、mn)热。11 尽(jn、jn)管天气不好,他还坚持上学。12 他在看(kn、kn)守大门。13 天下雨了,小锋只能待(di、di)留在旅馆。14 小男孩说(shu、yu)话很响亮。15 同学
9、们议论(ln、ln)纷纷。16 老师的宿舍(sh、sh)在那边。17 我们应(yng、yng)该认真学习。18 另一个放大镜可以随意调(tio、dio)节。19 老鹰的前爪(zho、zhu)很锋利。20 我们乘(chng、shng)车去莞城。21 蚂蚁把树叶当作(zu、zu)伞。22 这块石头重量(ling、ling )有多大?23 十月萝卜上秤称(chng、chng )。24 小琳在撒(s、s)娇。25 振杰很好(ho、ho)学。26 我们要互相(xing、xing)帮助。4、小学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附答案)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
10、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反问改陈述)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11、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专项 训练 修辞手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