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名著练习题(带答案).pdf
《初一上学期名著练习题(带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学期名著练习题(带答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2 页 初一上学期名著练习题 1.运用课文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1)朝花夕拾原名为_,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2)二十四孝图中作者重点批判“_”和“_”的孝道。【答案】(1)旧事重提(2)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解析】此题属于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积累。做此类题,要积累有关的名家名作,理解性的识记并背诵有关的名家名作,在识记相关的知识时,可以进行分类,如按国籍,按年代等。2.请根据朝花夕拾有关知识选择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2、”。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 孔乙己 B 范爱农 C 藤野先生 D 寿镜吾老先生 【答案】(1)A(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掌握名著内容的能力。学生在平时阅读名著时,不仅要了解名著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还要记住作者,练习概括名著内容。【解答】根据 朝花夕拾 的内容,可知(1)的答案应是 风筝,(2)中的人物是“范爱农”。故(1)选 A,(2)选 B。第 2 页,共 22 页 3.朝花夕拾这部作品集里,作者鲁迅回忆了自己的两个老师,一个是私塾老师_;一个是在日本留学遇到的老师_。还写了自己的两个女性邻居,一个是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的_;一个是绰号为“肚子疼”的_。【答案
3、】寿镜吾 藤野严九郎(藤野先生)衍太太 沈四太太【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朝花夕拾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4.名著阅读。甲: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乙: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
4、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饮,点心 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上面两段文字都选自鲁迅先生的_集 朝花夕拾,甲段中的先生是指“我”幼时在_(地点)读书的老师_(人名);乙段写的是要去看会时的情景,其中“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_。【答案】回忆性散文 三味书屋 寿镜吾 五猖会【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情况。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
5、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本题可结合名著朝花夕拾相关内容回答。5.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鲁迅深第 3 页,共 22 页 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答案】阿长或长妈妈;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解析】阿长与山海经 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 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 山海经 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
6、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藤野先生 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 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由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不仅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作者的老师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发人深省,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穿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答案:(1)阿长或长妈妈 (2)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
7、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本题要结合朝花夕拾来理解 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知识,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加强积累 6.名著导读(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_ A父亲的病 B琐记 C故乡 D无常 (2)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散文提到谋死隐鼠一事,你知道鲁迅的隐鼠究竟是怎么死的吗?写谋死隐鼠的是哪篇文章呢?第 4
8、页,共 22 页【答案】(1)C(2)被阿长踩死的 出自狗猫鼠【解析】(1)故乡是小说,选自呐喊朝花夕拾由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组成故选:C(2)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文中提到,鲁迅最喜欢的隐鼠是被长妈妈不小心踩死的 答案:(1)C(2)被阿长踩死的,出自狗猫鼠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朝花夕拾创作于 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阅读
9、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种题型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时时阅读,会对答题有帮助 7.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 原名 _,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其中 _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同乡的思念与同情。(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_受阻,孙悟空便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_借芭蕉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答案】(1)旧事重提 范爱农 (2)火焰山 铁扇公主(罗刹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
10、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其中范爱农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同乡的思念与同情。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便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第 5 页,共 22 页 妻铁扇公主(罗刹女)借芭蕉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题 (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琐记中鲁迅回忆了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让他吃福橘的往事。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杂文集。C、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
11、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D、朝花夕拾又名为往事重提,曾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_,是徐伯荪的学生。上述文字中描述的人物是_(人名)【答案】(1)C (2)范爱农【解析】(1)【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
12、拈来。这里只要对朝花夕拾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解答】A.应为: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回忆了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让他吃福橘的往事。故A表述错误。B.应为: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故 B表述错误。C.表述正确。第 6 页,共 22 页 D.应为:朝花夕拾又名为旧事重提。故 D表述错误。故选 C。(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朝花夕拾这本书有
13、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9.名著阅读。(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_,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_里。(2)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答案】(1)迎神赛会五猖会(2)长妈妈(阿长)藤野先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阅读识记能力。学生平时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还要
14、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段等。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积累,对重要作家作品熟练掌握,进行归纳整理,考前进行强化训练。依据平时积累,很容易根据朝花夕拾来进行填空。10.名著阅读。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第 7 页,共 22 页 这段文字出自 朝花夕拾 的_(篇名),文中我背的文章是_。作者写背书这件事的目的是_。书名“朝花夕拾”的含义是_。【答案】五猖会 鉴略 指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
15、性的压制和摧残;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捡起;晚年重拾往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涉及到名著朝花夕拾,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11.(一)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2)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
16、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_”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3)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答案】长妈妈(阿长);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卧冰求鲤【解析】(1)把山海经称为三哼经的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也就是阿长。他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日本老师是藤野先生。(2)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的孝道。(3)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
17、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答案:(1)长妈妈(阿长)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卧冰求鲤。(3)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第 8 页,共 22 页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本题要结合朝花夕拾来理解。名著的考查是综合性学习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这方
18、面的知识,可以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加强积累。12.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中,鲁迅针对“卧冰求鲤”“_”“郭巨埋儿”等封建孝道故事进行了批判;“我”想去迎神赛会,父亲却强迫我背诵鉴略,以此表达对摧残儿童心理做法的不理解的文章是_;在狗猫鼠一文中,“我”心爱的隐鼠最后的命运是_。【答案】老莱娱亲 五猖会 它顺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长妈妈不小心踩死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做此类题,需要用心读推荐的名著,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本题中,需要对 朝花夕拾相关内容了然于胸。13.请
19、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两篇文章的篇名:_、_。(2)解释“营救”的意思。第 9 页,共 22
20、页(3)画线句子运用了_修辞手法。(4)请结合原著完成下面的题目。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猫狗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在朝花夕拾一书中,鲁迅先生还有哪篇文章写到父亲?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述鲁迅先生对父亲复杂深刻的感情。【答案】(1)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设法援救(3)比喻(4)D 父亲的病,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他要兴高采烈地去看五猖会时,父亲让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的死去,这让他的心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可见,鲁迅对父亲强烈的爱。【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
21、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自这本散文集的两篇文章的篇名: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结合课下注释或词典对词语的意思总结背诵,做题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判断。营救:设法援救。(3)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对偶、对比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掌握常见修辞的定义及其标志,做题时注意仔细区分。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
22、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解答】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琐记,故 D不正确。第 10 页,共 22 页 ABC不正确。故选 D。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每部名著的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都要熟知。父亲的病,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他要兴高采烈地去看五猖会时,父亲让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的死去,这让他的心永远不安,永远痛苦。由此可见,鲁迅对父亲强烈的爱。14.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
23、目。(1)“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出门,父亲却要我临走的时候背_,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2)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一个是虚伪自私、怂恿小孩子做坏事的_,还有一个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回忆了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_。【答案】(1)五猖会 鉴略(2)衍太太 阿长【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
24、、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朝花夕拾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朝花夕拾中阿长与,衍太太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过。15.名著阅读。第 11 页,共 22 页 朝花夕拾 这部作品集里,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作品是 二十四孝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上学 名著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