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上).pdf
《分子生物学(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上).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子生物学(上)2 分子生物学(上)1 细胞学说的奠基人是谁?德国植物学家 Schleiden 和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证明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2 英国科学家 Griffith 证明了什么?肺炎链球菌感染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3 Hershy 和 Chase 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什么?分别用15S和32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感染未百哦机细菌,观察子代是否有标记。证实噬菌体 DNA 侵染细菌的实验流程,证明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 DNA 不是蛋白质(遗传物质是 DNA 而非蛋白质)。4 1965 年 Jacob 和 Monod 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提出并证实了
2、操纵子作为调节细菌细胞代谢的分子机制(与 Iwoff 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并且首次提出存在一种与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互补,能将编码在染色体 DNA 上的遗传信息带到蛋白质合成场所(细胞质)并翻译产生蛋白质的信使核糖核酸,即 mRNA 分子。5 Crick 和 Watson 为什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在1953年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3(与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该结构的Wilkins共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6 Sanger 和 Gilbert 发明了什么技术?DNA 序列分析法(双螺旋测序)7 谁发明了“DNA 体外扩增技术”?PCR,美国科学家 Mullis 8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
3、支柱学科是什么?1、cytology(细胞学):生物体由细胞组成 所有组织的最基本单元形状相似,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的发生与形成是生物界普遍和永久的规律。由此延伸出的 Molecular Cell Biology(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器结构,细胞骨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的定为及功能为分子生物学提供基础。2、Genetics(遗传学):由此延伸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了基因结构/复制/表达/重组/突变。3、Biochemistry(生物化学):分离、纯化、鉴定细胞内含物质的目标。Nucleic Acid Chemistry Protein Chemistry 4 9 染色体的基本组成成
4、分有哪些?基本组政成分: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1)DNA: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 DNA)(2)组蛋白:富含 Arg、Lys 碱性 AA,带正电荷,与 DNA 带负电荷磷酸基团相互作用。四种:H1、H2A、H2B、H3 及 H4。特征:进化上极端保守(H3、H4H2A、H2BH1无组织特异性(极少不含 H1 而含 H5肽链上 AA 分布不对称修饰作用: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ADP 核糖基化、H3、H4 作用普遍。H5 富含 Lys,有种特异性,与 H1 无明显血缘关系。(3)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 DNA 结合蛋白,包括酶类、骨架蛋白、核孔复合物蛋白及肌动
5、蛋白、肌球蛋白、微管蛋白、原肌蛋白等。HMG 蛋白DNA 结合蛋白A24 非组蛋白,它们也可能是染色质的结构成份。核小体:200 个左右碱基对的 DNA 与四种组蛋白结合而成。(1)H2A、H2B、H3、H4 各两个组成八聚体,为核心 DNA。(2)146BP 的 DNA 在外 1.75 圈。(3)H1 于核心颗粒外 20bp 处。(4)两个相邻核小体以 080bpDNA 连接(物种间有差异)。5 10“C 值悖理”的定义及基本含义是什么?c 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 DNA 的总量。C 值悖理:又叫 c 值反常现象,指真核细胞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 序列大多
6、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 DNA 所隔开。真核生物中 DNA 含量的反常现象。内容:1、真核生物中 C 值随生物进化而增加,高等低等。2、实验证明,两栖动物哺乳动物,而且两栖中 C 值相差很大。3、由上推断,许多 DNA 不编码蛋白质,无生理功能。11 原核细胞 DNA 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结构简练 绝大部分用于编码蛋白质,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不转录,与真核 DNA 的冗余不同,且不转录DNA 序列通常是控制基因表达序列(终止信号,DNA 聚合酶结合位点等)。2、存在转录单元 多顺反子:原核生物 DNA 序列中功能相关的DNA 和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部位,形成功能单位或
7、转录单元,它 6 们可能被一起转录为含多个 mRNA 的分子,则多顺反子 mRNA,其 DNA 学列就是多顺反子。原核生物中可存在数个多顺反子及其他如操纵子(E.coli)转录功能单位。3、有重叠基因:有些 DNA 可编码两种蛋白质,即为重叠基因。(1)一个基因完全在另一个基因里面;(2)部分重叠;(3)两个基因只有一个碱基对重叠。以上可用于解释原核生物基因组虽小,但却可以独立完成整个生命活动的原因(从 DNA 上说)。12 DNA 三种构型的异同及其主要存在方式.通常情况下 DNA 二级结构分成两大类,右手螺旋有 ADNA 和 BDNA,左手螺旋有 ZDNA。DNA 的水溶液通常为 BDNA
8、,另外 AT 丰富的DNA 片段常呈现 BDNA。DNA 的双链中一条被相应的 RNA 所取代,就会形成 ADNA。如,在杂交分子或 DNA 处于转录状态时。BDNA 中的多聚 GC 区易形成左手螺旋 DNA,即 ZDNA。其中 BDNA 是最常见的 DNA 构象,而 ADNA 和 ZDNA 似乎不具有生物活性。不同螺旋形式 DNA 分子主要参数比较 双螺旋 碱基倾角/()碱基间距/nm 螺旋直径/nm 每轮碱基数 螺旋方向 7 A-DNA 20 0.26 2.6 11 右 B-DNA 6 0.34 2.0 10 右 Z-DNA 7 0.37 1.8 12 左 13 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的
9、机理,主要参与的酶与蛋白有哪些?,复制方向如何?亲代双链 DNA 分子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条单链 DNA 分子为模板,聚合与自身碱基可以互补配对的游离的 dNTP,合成出两条与亲代 DNA 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 DNA 分子的过程。每个子代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的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主要参与反应的酶有 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DNA 拓扑异构酶。DNA 的复制是由固定的起始点开始的,一般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通常细菌,病毒和线粒体的 DNA 分子都是作为单个复制子完成复制
10、的,而真核生物基因组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复制起点上进行双向复制。半不连续复制:DNA 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为 53,一条链为 35,但所有 DNA 聚合酶方向都为 53,这就无法就是 DNA 两条链如何同时进行复制。日本学者冈崎(1968)提出半不连续复制模型,则认为 35端走向的新链是复制时先合成较短的 DNA片断,再由这些 53走向的小片段连接而 8 成,则每个复制叉中前导链为连续复制,后滞链是反方向的不连续复制。参加的酶和蛋白:解旋、解链:Top:解负超螺旋(W 蛋白)无需能量 Top:使双链同时断裂,连接,需 ATP。DNA 解链酶:解开双链,需 ATP,滞后链模板 53,Re
11、p 蛋白:沿前导链模板35。单链结合蛋白:SSB 蛋白:稳定单链,阻止复性,包袱单链不被降解,不起解链作用。复制的引发:前导链:合成 RNA 引物,后滞链:引发体 n、n、n、DnaB、C、I。引发酶:Primase,与 6 种蛋白质组成引发体,与 RNA polyase 引发后滞链的引物 RNA。RNA 聚合酶:合成 DNA 引物。复制的延伸:DNA 聚合酶:1、53聚合酶活性;2、35核酸外切酶活性,既可合成又可降解 DNA,保证复制准确性;3、53外切酶功能,水解5末端,去除 5端 RNA 引物。DNA 聚合酶:1、53聚合酶,活性低;9 2、35外切酶,主要起修复作用。DNA 聚合酶:
12、7 种不同亚单位 9 个亚基,生物活性形式为二聚体;1、53聚合酶,活力较强,主要酶;2、35外切酶。复制的终止:RNA 水解酶,DNA polyase降解 RNA 引物,并由 DNA 聚合酶补齐缺口。DNA 连接酶:将两个冈崎片断连起来。复制的方向:以双向等速方式为主 复制叉:复制时,双链 DNA 需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复制起点呈叉子形式。复制子:一般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一个复制单位只含一个复制起点。1、单起点、单方向:腺病毒 2、单起点、双方向;细菌、病毒、线粒体(T7大肠杆菌)3、多起点、双方向:真核细胞,大多原核生物。14 环状 DNA 双链复制有几种类型?线性:双向复
13、制时复制叉呈“眼”型。环状:1、型:起点 Ori C,DNA 解旋松开,形成两个相反复制叉。10 2、滚环型: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DNA被专一切割,形成自由 5端被从环中置换出来并被单链 DNA 结合蛋白覆盖,使 3-OH 端绕 DNA环延伸。3、D-loop: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动物线粒体中先发现),双链在固定点解开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高度不对称,互补链游离单环(D-loop)。15 复制起始位点的特征是什么?复制时,双链 DNA 要解开成两股链分别进行,所以,这个复制起点呈现叉子的形式,被称为复制叉。对一个生物体基因组而言,复制起点是固定的,表现为固定的序列,并识别参与复制起始的特殊蛋白质
14、。16 E.coli DNA Polymerase I,II,III 性质的比较 P47 35外切 53外切 新生链合成 11 生物学活性 1 0.05 15 已知结构基因 polA polB polC 1、都需要模板指导,以 dNTP 作为底物,且需要3OH 的引物链,聚合反应方向为 5 3。2、都有 35外切活性,起核对作用。3、有、无 53外切活性。4、为单一多肽链,、为亚基酶。17 线性 DNA 5端的复制如何?其生物学意义如何?线性 DNA 复制中的 RNA 引物被切除后,留下5端部分单链 DNA,不能为 DNA 聚合酶所作用,使子链短于母链。T4 和 T7 噬菌体 DNA 通过其末
15、端的简并性使不同链的 3端因互补而结合,其缺口被聚合酶作用填满,再经过 DNA 连接酶作用生成二联体。这个过程可重复进行直到生成原长20 多倍的多联体,并由噬菌体 DNA 编码的核酸酶特异切割形成单位长度的 DNA 分子。18 DNA 的修复有哪几类?1、切除修复:(1)碱基切除:在糖苷水解酶等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受损部位产生的 AP 位点核苷酸在内的 DNA 小片段切 12 除,由 DNA polyaseI 以另一条完整链为模板合成新片断,由DNA 连接酶连接新链的过程。(2)核苷酸切除:核苷酸发生损伤后,由 DNA切割酶在已损伤的核苷酸3、5 分别切开磷酸糖苷键,移 去 小 片 断 后 由
16、DNA polyaseI 合成新片断,并由DNA 连接酶完成修复中的最后一道工序。2、错配修复:Dam 甲基化酶可使 DNA5的 GATC序列中腺苷酸N6位甲基化。一旦复制起始。母链就会在开始复制前几秒至及分钟内部被甲基化,只要两条 DNA 碱基出现错配,修复系统会“保存母链,修正子链”,使子链中错配碱基被切除修复。3、直接修复:把被损伤的碱基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不需要切除碱基或核苷酸,光复活作用:DNA 光解酶。O6甲基鸟嘌呤脱甲基化的甲基化转移酶 GT 错配 单链断裂修复 4、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机体细胞可以对再复制起始时尚未修复的 DNA 损伤 13 部位可以先复制再修复。5、易错修复
17、和 SOS 应急反应:生物体为保细胞存活,受损部位既使出现不配对碱基也照样复制,出现高突变率。19 描述复合转座子的结构特征,转座的遗传效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54 转座子:存在于染色体 DNA 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转座:一个转座子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 个 位 置 的 过程。结构和分类:1、插入序列(IS):不含任何宿主基因,本身不具表形效应,只有转座到某一基因附近或插入某一基因内部后,引起失活或极性效应才可判断其存在。结构:(1)很小的 DNA 片断,1kb。(2)末端有倒置重复序列。(3)转座时往往宿主靶位点一小段 DNA 形成 IS 两端的正向重复序列。(4)除 IS
18、1 外,所有已知 IS 序列只有一个开放读码框。2 复合转座因子:一类带有某些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结构:功能基因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 14 的 IS 序列。(表明 IS 序列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两端时可能产生复合转座子)。*转座能力由 IS 序列决定和调节。TnA 家族:有 3 个基因,其中一个编码内酰胺酶,另两个是转座作用必须的。遗传效应:(1)插入突变:若位于某操纵子之前,可能极性突变,失活。(2)残生新基因。(3)产生染色体畸变:若复制性转座发生在原有位点附近时,导致两个拷贝同源重组,引起DNA 缺失或倒位。(4)引起生物进化:可使原来相距甚远的基因组合倒一起,构
19、建成一个操纵子单元,也可能产生新功能蛋白。20 转录的起始序列是什么?它的主要结构特征。原核:10TATA 区,35TTGACA 区,启动区范围较小。真核:2535TATA 区,7080CAAT 区,调控区较大,还拥有 GC 区和增强子区。21 真核生物转录的主要成分有哪些?P66 DNA 模板,游离的核糖核酸,含因子的 RNA 聚合酶,转录调控因子。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不能直接识别基因的启动区,所以需要一些被称为转 15 录调控因子的辅助蛋白按特定顺序结合在启动子上,RNA 聚合酶才与之结合成复杂的前起始复合物。22 RNA 聚合酶全酶与核心酶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是什么?主要区别?以 DN
20、A 为指导的 RNA 聚合酶:(1)以 4 种核糖核苷三磷酸 NTP 作为底物,DNA为模板,Mn2+/Mg2+辅助因子。(2)不需要任何引物。(3)是转录过程种最重要的酶,但无校对功能。核心酶:(原核)2 个、亚基组成。全酶:核心酶加上一个亚基,只有存在时,转录起始才进行,亚基为起始亚基。(启动子选择和转录的起始):核心酶组装,启动子识别,参与 RNApolyase和部分调节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组成 RNA 聚合酶反应中心,与真核的两个大亚基有同源性。:功能未知。:是酶的别构效应物,提高 RNA 聚合酶对启动子 DNA 亲和力,专一性识别模板上的启动子;不同因子识别不同启动子。区别:核心酶
21、无起始聚合酶活性,只能使已开始转录的 RNA 延长。16 关于转录的几个概念 编码链:有意义链,与 mRNA 序列相同的 DNA 链。模板链:反义链,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 mRNA合成的 DNA 链。mRNA:编码特定蛋白质序列的信使 RNA。tRNA:能特异性解读 mRNA 种的遗传信息。将其转化成相应 AA 后加入肽链的转移 RNA。rRNA:直接参与核糖体中蛋白质合成的核糖体RNA。启动子:5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地起始的序列。(有转录起始特异性)转录单元: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 DNA 序列。转录起点:指与新生 DNA 链上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的 DNA 链上的碱基。(通常为嘌呤)23
22、真核细胞中三类 RNA 聚合酶的转录产物的定位及其对-鹅膏蕈碱的敏感性。P69 酶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相对活性 敏感程度 DNApolyase 核仁 rRNA 5070 DNApolyase 核质 hnRNA 2040 DNApolyase 核质 tRNA 10 存在物种特异 17 1、三种聚合酶中有两个行对分子量超过 1105的大亚基;2、同种生物 3 类聚合酶有“共享”小亚基的倾向。3、线粒体和叶绿体 RNA 聚合酶活性不受鹅膏蕈碱所抑制。24 试述转录的基本过程。P66 模板识别: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区相互结合。转录起始前,启动子附近的 DNA 双链会分开形成转录泡,促使底物 NT
23、P,与模板 DNA 配对。转录起始:RNA 上第二个核苷酸键的产生。转录起始后直到形成 9 个核苷酸短链使通过启动子阶段,转录开始进入正常的延伸阶段。转录的延伸:RNA 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 DNA 链移动,DNA 双链持续解开,新生 RNA 链以 DNA 为模板不断在 3端延长,在接连区形成 DNA-RNA杂合物。在解链区后面,DFNA 模板链与原先配对的非模板链重新结合成双螺旋。转录终止:延伸到终止位点时,RNApolyase 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 杂合物分离,转录泡瓦解,DNA 恢复双链,RNA 被释放。25 何谓增强子其作用机制和特点是什么?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
24、列为增强子或强化子。18 机理:可能通过影响染色质 DNA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的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 RNA 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结合,起始基因转录。特点:1、72bp,起始位点约 200bp 处。2、保留或将之插在 DNA 任何部分,都能保持基因的正常转录。26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区的主要结构特征是什么?各部分的作用如何?(原核生物:10bpTATA 区 35bpTTGACA 区)真核生物:2530bpTATA 区,7078bpCAAT 区,GC 区上游启动子原件 UPE 或上游激活序列 UAS TATA 区:使转录精确地开始,提供结合位点。CAAT 区:控制转录起始的频率,基本
25、不参加起始位点的确定。GC 区同上 27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mRNA 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单顺反子:只编码一个蛋白质的 mRNA 称为单顺反子。多顺反子:编码多个蛋白质的 mRNA。原核 真核 1、mRNA 半衰期短,细 1、5端存在“帽子”19 菌的转录和翻译是紧密相连的,一旦转录开始,核 糖 体 就 结 合 到mRNA5端启动蛋白结合,当一个 mRNA5开始降解时,3 可能仍在合成或被翻译。结构,一般以为是 GTP与原 mDNA5ATP,GTP缩合反应物。mRNA 帽子常被甲基化;帽子结构可能使 mRNA 免受核酸酶破坏。2、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对于第一个顺反子来说,一旦 mR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生物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