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2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pdf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2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2不等式的性质【说课稿】.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1页 共3页 不等式的性质的认识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 节不等式 分析教材(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着重要地位。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二)学习目标 1 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以及推论,能够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解决简单的问题。2 进一步掌握作差比较法比较实数的大小。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
2、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三)教学重点难点 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是重点,不等式基本性质 3 的探索与运用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大家现在所教的学生是职中学生,底子薄,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首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师生互动、通过小组研究来降低学习难度,最后达到学习要求。三、教法分析(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与分组探究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引导回顾玩跷跷
3、板的经验,师生共同探究天平两侧物体质量的大小,引导学生感性地认识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运用分析法、综合法、作差比较法来证明,通过题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打下理论基础。四、教学程序和设想(说教学程序)(一)展示课件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创设了天平情境问题 第2页 共3页(如图 1),让学生观察课件,说出物体 a 和 c 哪个质量更大一些,由此判断:如果ab,bc,那么a和c的大小关系如何?这是感性认识。接下来运用分析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课稿 年级 下册 学人 教版第 不等式 9.1 性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