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环境对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决策的影响.pdf
《中国制度环境对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决策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制度环境对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决策的影响.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 中国制度环境对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决策的影响 作者:张岚 范黎波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 03 期 龙源期刊网 http:/ 龙源期刊网 http:/ 龙源期刊网 http:/ 作者简介:张岚(1984-),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研究;范黎波(1964-),男,山东省招远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6300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
2、研创新基金资助 摘要:为了扩展东道国制度环境对跨国并购战略影响方面的理论和研究,以 2011-2012年美国商务部驻华机构针对 450 家美资跨国公司所做的问卷调查为样本,以“活跃度”和“完成率”两层指标考察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状态,用 22个涉及了执法、行政、海关、商业公平性、市场成熟度、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子维度来测度中国的制度环境,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跨国公司在华的“制度套利”倾向、中国的制度环境对于跨国并购可能存在的一些“制度陷阱”以及“反腐与反欺诈”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关键词:东道国;跨国并购;制度环境;制度套利;制度陷阱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
3、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3.009 2014年,跨国公司投资信心回升,全球跨国并购以 3840 美元的交易额强劲反弹,同比增长 19%,达到 2011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金融、制药、金属、通信和传媒行业格外引人注目,尤以金融行业最为抢眼。巨额交易开始在全球跨国并购中占据主导地位,超过 222起跨国并购交易的交易金额超过了 10亿美元1。以“金砖四国(BRIC)”2等为代表的新兴国际市场更是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的目光。2015年伊始,以欧盟央行为代表的各大央行均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再加上美国经济的走强和石油价格的下跌,货币供给的增加和
4、投资的便利化均会对未来跨国并购交易发生的频率与规模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许多行业,诸如商业咨询、通信、建筑、医药、服务业等,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最为活跃的目标市场之一。良好的制度建设可以引导并规范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并购活动,使其提高就业,并带动经济发展,而低效、分割、缺乏透明度的不良制度因素却可能导致损伤中国利益的跨国并购行为的激增,或导致高质量的对中国有益的跨国并购行为的减少。本文无意探讨跨国并购交易完成后的后续问题,如跨国并购的整合、撤资或绩效问题,而只是想要集中探讨中国的制度因素对于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决策和交易实施过程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活跃度”和“完成率
5、”两层指标来考察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实际状态,并用22 个涉及了执法、行政、海关、商业公平性、市场成熟度、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子维度来测度中国的制度环境,以此来探讨跨国公司在中国可能存在的“制度套利”倾向。龙源期刊网 http:/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制度的定义与分类 Shultz3最早将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规则。North4提出,制度是整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系列制约,并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Scott5将制度分为管制制度(Regulative)、规范制度(Normative)和认知制度(C
6、ognitive)。在国内,潘镇等6认为,制度提供了一个国家的法律、经济、行政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安排。(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于跨国并购的影响 在国外,North4率先提出,制度和技术一起决定了交易和交易成本,进而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收益性和可靠性。Meyer和 Sinani7的研究表明,FDl 流入与正式制度安排存正相关,而非正式制度安排对 FDI的影响仅存在于个别国家,比如俄罗斯。Muehlfeld 等8证明,制度因素对跨国并购完成率的影响甚至要比企业本身的因素还重要。Peng等9更是将制度理论称为与资源基础观10、产业基础观11并行的影响跨国公司战略的三脚架之一。在国内,桑百川12指出,外商投资
7、在提升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塑造适应生产力进步要求的新型经济制度。王雷和韦海鸣13认为 FDI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范黎波和张岚14指出,制度环境和企业战略是一个相互演化作用的过程,制度环境的变化能够引导企业战略发生改变;而企业战略导向的加强也会使制度环境向更公正、透明的方向转化。对于跨国并购来说,制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母国制度和东道国制度。本文重点考察的是东道国制度对于跨国并购的影响。其中,东道国的正式或非正式制度决定了跨国公司的行为规范是否能够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认可,也会影响跨国公司母公司战略在子公司的实施1516。按照影响效果的不同,本文将东道国对于跨国公司
8、并购决策的影响分成了三类,分别是:吸引作用、挤压作用和套利作用。1.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于跨国并购的吸引作用。从制度观的角度来看,在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法规较为健全,经济规则和操作规范比较容易掌握,环境的复杂性较低,跨国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也相应较低,交易成本较小,有利于其开展投资经营活动。特别是对于跨国并购而言,在制度质量比较高的国家,关于并购的程序设计较为简单,法律法规也比较健全、透明,跨国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具有可预见性和相应的机构也会予以指导,有章可循,易于跨国公司掌握并制定较为有效的收购战略。Barrel等17的实证结果表明,开放和一体化的制度环境能够提升东道国吸引 FDI的能力
9、和水平。Li 和 Resnick18实证检验了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制度与 FDI流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民主制度建设对龙源期刊网 http:/ FDI流入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民主水平的提高为外国资本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司法体系,有利于 FDI流入量的增加;而另一方面,民主水平的提高却也给外国资本施加了更多的约束。张建红和周朝鸿19的实证研究表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与在这一东道国发生的跨国并购交易的完成率正相关。2.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于跨国并购的挤压作用。制度环境较差的东道国对于并购交易的约束和规范相对较少,因此,跨国企业在具有制度缺陷的东道国实施跨国并购的过程中所遭遇的不确定性较高,不利于跨国并购的顺利
10、进行。例如,Habib 和 Zurawicu20提出,腐败掣肘了东道国 FDI的流入东道国的腐败程度及东道国与投资母国的腐败程度的差异与 FDI流入东道国的水平负相关。Buckley等21发现,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对跨国公司在这一东道国开展的直接投资具有负面影响。3.母国与东道国制度环境之间存在的跨国并购的套利空间。经过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和完善,外资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我国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均获得大幅提高。并非所有学者都认为制度环境较差的东道国在吸引 FDI方面存在劣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更趋向于流入市场没有效率、机构框架质量较差的国家或地区222
11、3,因为投资者不愿依赖当地的金融市场、供货商和法律规则,或者不利的制度因素会令跨国公司感到“有空子可钻”。其中,Perry22的实证结果显示,一方面,有效的法制体系在吸引那些对法制敏感的投资者方面具有优势,却无法吸引那些对法制不敏感的投资者;另一方面,法制不健全的东道国在吸引那些对法律不敏感的投资者方面更有优势。Cole等23就曾提出“污染天堂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为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经济发展,可能愿意主动降低环境标准来吸引外资,导致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并实证表明,中国反腐案件频发的地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反而越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可能具有制度套
12、利倾向。二、假设的提出 近年来,跨国公司投资信心回升,跨国公司并购交易日益频繁,然而,受制度、法律、市场等诸多因素制约,并非所有的跨国并购交易最后都顺利完成。跨国并购交易牵扯到诸多法律和行政审批的问题,整个并购交易从最初萌生并购的想法,到并购交易的发起,再到并购交易的实施完成,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不是所有被发起的并购交易最终都能被成功实施。因此,用“活跃度”和“完成率”来衡量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征与状态非常贴切,“活跃度”衡量的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起的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频率,并不涉及并购交易最后是否完成;而“完成率”测度的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完成的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频率。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能
13、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交易是出于对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误解,盲目的“跟风”行为,还是经过推敲后的缜密的战略举措。龙源期刊网 http:/ (一)东道国制度环境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活跃度”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制度环境较差的东道国在吸引 FDI方面存在劣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法制不太健全、不稳定或腐败的东道国环境更能刺激那些来自具有较好制度环境的母国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本文认为,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 FDI的流入具有吸引、挤压和引发套利行为三种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1:假设 1:有缺陷的东道国制度因素也能够激发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起跨国并购交易的“活跃度”。North24将制度变迁与经
14、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制度设计的“适应性效率(Institutional Adaptive Efficiency)”概念,认为灵活的制度结构设计所产生的“适应性效率”,而不是“配置型效率”才是经济长久、稳定增长的关键。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设计关注对知识的获取、创新的激发以及对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瓶颈的灵活应对。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设计具备“适应性效率”,那么这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能够抵挡各种外界的冲击及其自身内在的突变。具有“适应性效率”的东道国制度能够快速发现其自身漏洞,灵活应对外来者对自身的冲击,因而也就更能够抵挡或减弱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制度套利倾向与行为。而对于腐败和欺诈的整
15、治有助于东道国打造出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环境。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2:假设 2:对于腐败和欺诈的整治有助于减弱具有缺陷的东道国制度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起跨国并购交易活跃度的刺激作用。(二)东道国制度环境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活跃度”与“完成率”无效、不利却具有诱惑力的制度安排可能引发企业盲目跟风行为,导致企业将资源禀赋投之于不见成效的经济活动中。本文将这种制度安排称为“制度陷阱”。在涉及母国与东道国两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跨国并购中,东道国制度存在“制度陷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制度陷阱”可能激发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发起更多的并购交易,却并不能够促进跨国公司在东道国顺利实施并完成这一并购行为,
16、导致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3:假设 3:能够增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并购“活跃度”的东道国制度因素,并不必然提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并购的“完成率”。基于以上研究假设,拟定本文的研究框架,见图 1。图 1理论框架 龙源期刊网 http:/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商务部于 2011-2012 年发布的针对 450 家美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情况所做的调查问卷(ACC Survey)。除去无效问卷,我们最终在这 450 份调查问卷中筛选出了 305份有效问卷。这 305 家美资跨国公司的样本也基本反映了美国企业在华的分布与特征。在行业分类方面,有
17、 43%的企业来自于制造业,43%的企业来自于服务业,13%的企业来自于零售业,且样本中 80%的企业在中国已经持续经营了 5 年以上。在经营年限方面,经营年限不到 2年的企业仅只有 5家,占比 1.6%;经营年限有 25 年的企业有 62 家,占比 20.3%;经营年限有 69年的企业有 97 家,占比 31.8%;经营年限有 1020 年的企业有 111家,占比 36.4%;经营年限在 20年以上的企业有 29 家,占比 9.5%。由此可见,样本中多于三分之一的美资跨国公司在华的经营时长为 1020年。(二)变量设计与描述 1.因变量。因变量“美资跨国公司在华的跨国并购状态(M&A)”是一
18、个从 02的三维分类变量,测度的是 2011-2012 年间美资跨国公司在华跨国并购状态。如果 2011-2012年间美资跨国公司从未在华提起过并购交易,则这一变量取值为 0;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美资跨国公司在华提起过至少一次并购交易,则这一变量取值为 1;美资跨国公司在华提起并成功完成过至少一次并购,则这一变量取值为 2。2.自变量。ACC 问卷将中国制度环境细分为 22个子维度,分别是:测度了影响美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的 22 个制度因素,分别是: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腐败和欺诈、恶性竞争、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非公平的招标程序、上涨的生产经营成本、市场成熟度、基础设施建设、商业争端、劳
19、工动荡、官僚体系、省际市场分割、税收管理、许可证制度、海关报关延时、行政透明度、执法环境、海关和贸易监管效率、合约执行力、诉讼程序、市场准入的法律限制。对这些制度因素的测度由美资跨国公司从 02打分所得。其中,0 代表这一因素严重影响了美资跨国公司的在华业务;1表示这一因素对美资跨国公司的在华业务有一些影响;2表示这一因素并没有严重影响到美资跨国公司的在华业务。也就是说,这一系列的自变量取值越大,相对应的制度因素对美资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影响也就越小,中国在这一方面制度环境的建设也就做得越好。通过相关性系数检验发现,ACC问卷细分出的 22 个制度因素之间并不具备很高的相关性。且通过因子分析发现
20、这 22 个因素并不具有明显的聚类效应。(三)计量模型的设定 龙源期刊网 http:/ 本研究采用 logit 回归模型,探讨 2011-2012 年中国制度环境对于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状态的影响。四、实证结果 通过 logit回归模型对中国的制度环境对美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跃度”及“完成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 12。表 1logit回归 I:中国的制度环境对美资跨国 公司在华并购“活跃度”的影响 制度因素并购决策 (1)(2)(3)(4)人力资本建设 0.426 (1.19)0.407 (1.15)0.422 (1.11)0.346 (0.95)知识产权保护-0.373 (-1.
21、21)-0.382 (-1.17)-0.408 (-1.24)-0.369 (-1.16)对腐败与欺诈的治理-0.328 (-0.81)0.517 (0.86)1.167 龙源期刊网 http:/ (1.64)0.737 (1.11)对于恶性竞争的遏制 0.081 (0.24)0.139 (0.38)0.111 (0.32)0.089 (0.25)对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0.820*(2.44)0.994*(2.63)0.683*(1.88)0.790*(2.29)建立公平的招标程序 0.156 (0.40)-0.008 (-0.02)0.296 (0.68)0.161 (0.43)对上
22、涨成本的抑制 0.664*(1.95)1.956*(2.36)0.674*(1.86)0.599*龙源期刊网 http:/ (1.81)市场成熟度的提升-0.485 (-1.51)-0.561*(-1.66)-0.408 (-1.30)-0.466 (-1.44)基础设施建设 0.102 (0.24)0.233 (0.50)0.0624 (0.14)0.0622 (0.13)商业争端的治理-0.406 (-0.99)-0.447 (-1.04)-0.545 (-0.96)-0.473 (-1.12)劳工动荡的管控 0.502 (1.33)0.388 (0.98)0.540 (1.23)0.60
23、6 (1.54)龙源期刊网 http:/ 官僚体制的削减 0.002 (0.01)0.041 (0.11)0.148 (0.41)0.115 (0.32)省际市场分割的缓解-1.200*(-2.81)-1.239*(-2.74)0.128 (0.20)-1.284*(-2.94)税收管理的优化 0.020 (0.05)0.075 (0.17)0.073 (0.18)0.049 (0.12)许可证制度的削弱-0.549 (-1.58)-0.542 (-1.55)-0.581 (-1.63)-0.563 (-1.63)海关报关效率的提高 0.210 龙源期刊网 http:/ (0.52)0.13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制度 环境 跨国公司 并购 决策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