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复习要点.pdf
《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复习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复习要点.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 1、画论创作得出理论:画史 画论 2、什么是美术?也就是美术包括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绘画、书法。3、“art”拉丁意为“美术”“art”是: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第二章 春秋两汉的画论 1、有两个特点:画论的人不是画家。其意不在论画而是用绘画说明自己的哲学观点。2、孙子“绘画后素”说明人的自然美就如同绘画以朴素为美。“周明堂画”说明画能教育人。3、庄子的“解衣般礴”反映艺术创作的一种大自然境界,一种放松心情、自由的境界。是创作的一种状态。鼓盆而歌 庄周代碟 濠梁观鱼 4、韩非子关于论画及刻削之道:关于绘画的难易:“画鬼魅易,犬马难”说明最熟悉的东西难画,不熟悉的东
2、西易画。关于雕刻的规律:“雕刻之道比墨可小也”说明道理是:在开始雕刻的时候,要把鼻子雕大些,眼睛雕小些。韩非子则引申说明为人做事要留有余地,也是做事的方法。5、淮南子论“君形”及“谨毛失貌”“画者谨毛而失貌”“画者谨毛而失貌,射者仪小而遗大”的言论,意思是说,作画时如果处处求得细致缜密,则会失掉物象本来的面貌。说明不要刻画不重要的,要把精力放在重要的,照顾整体。“君形者”“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所谓的“君形者”就是与形对应的“神”,也即中国画里面的气韵。说明 绘画首先要神似,这是艺术创作最主要的东西。6、左传 “使民知神奸”出于左传 “司母戊方鼎“世界上
3、最大的鼎。7、王延寿“汉鲁灵光殿画”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画论 1、陆机的绘画功能“存形莫善于画”说明视觉形象是绘画的基本特征,绘画有形功能的不可替代性。要传达形象用绘画来表达。2、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代表画作:洛神赋 顾恺之的著作理论:a、魏晋胜流画赞 b、画云台山记 c、论画 顾恺之的画论:a、提出传神的重要性。b、重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c、提出“以形写神”及“迁想妙得”顾恺之的名言:“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写照:画像 阿堵:眼睛(方言)“迁想妙得”说明要充分发挥联想才会得到妙的好的东西。3、谢赫的“六法”古画品录也叫古画品、画品 “六法”包括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
4、营位置 传移摹写 4、宗炳的“卧游”“卧游”代表山水画。“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5、曹植“画存乎鉴者”说明画人物要表明人物身份地位。6、王廙 “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说明书画自觉,艺术自觉。(和石涛的观点一样)7、最姚,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 续画品录 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唐、五代的画论 1、“六朝三大家”及其评论 六朝包括哪几个朝代?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史称南朝六朝,简称六朝,也作六代 三国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
5、都建都于北方,史称北朝六朝,也简称六朝。“六朝三大家”是指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张怀瓘画断“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2、绘画的品评 六品:谢赫 五品:(唐)张彦远 分五品:自然 神 妙 精 谨细 三品:(唐)张怀瓘 分三品:神 妙 能 四品:A(唐)朱景玄 神 妙 能 逸 B(宋)黄休复 逸 神 妙 能 C(宋)赵佶 神 逸 妙 能 3、张彦远论画 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史之祖。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本美术史著作。“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其中曹指的是曹仲达,就是说他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
6、,给人薄纱透体之感,称为“曹衣出水”;而吴指的是吴道子,他的画中人物衣服宽松,裙带飘举,宛若迎风飘曳之状,则称为“吴带当风”。“疏体”指笔不周意周;“密体”指笔意俱周。“画家四祖”指的是顾恺之、陆探微(属密体);张僧繇、吴道子(属疏体)。“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说明绘画高于文字,绘画高于语言。4、张璪绘境中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指大自然,外在事物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对外在事物要有了一定的深刻认识了解,然后再通过自己认识结合内心的感悟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是一种
7、创作方法。5、荆浩笔法记 笔法记讲述了画山水的用笔方法。荆浩“六要”:气、韵、思、景、笔、墨。荆浩“笔有四势”:筋、肉、骨、气。6、王维与山水决、山水论 山水决中的“远岫与云容相接,遥天共水色交光。”岫:指山远了山缝里冒出的烟雾。8、民间画工的理论“若要笑,眉弯嘴挠。若要哭,眉锁额蹙”“将无项,女无肩”、“坐看五,立量七”宋代画论 1、郭若虚的 图画见闻志 是第二本美术史著作。解释“六法”人物之面貌 2、苏东坡(又名苏轼)论画“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苏东坡的题画诗;此话强调画画重神轻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的题画诗。苏东坡提出的“仕人画”即是后来的“文人画”。苏东坡的传神论“吾尝于
8、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此话说明颧骨也能传神。“观画取其意气所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去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3、郭熙林泉高致 本意 继承传统 创作状态 郭熙(宋代)山水训中的“三远”:高远 深远 平远“落笔之时,如见大宾”“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4、“徐黄异体”释义 中国绘画史上的名词。是宋.郭若虚对五代画家徐熙、黄筌评论的一种说法。徐熙、黄筌同是花鸟画家。黄筌西蜀为待诏,御史大夫,为迎合帝王宫的需要,绘宫中异卉珍禽,所作花鸟
9、妙在赋色,用笔极精细,以色彩多次渲染,细致而华丽,被称为黄家富贵;而人称“江南处士”的徐熙,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的风格,这被称作徐家野逸;二人社会地位不同,环境与生活习惯不同,志向不同,审美情趣也不同,各自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后人称为徐黄异体。在花鸟画中徐黄两大派,也是两大典范,对后世的影响极大。5、宋代花鸟画的精细不苟与寓意 苏东坡题画诗:“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6、刘道醇(北宋)“六要六长三品”“夫识画之诀,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也。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舍短,六
10、也。所谓六长者:粗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且观之之法,先观其气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此乃定画之钤键也。是故见短勿诋,返求其长;见工勿誉,返求其拙。夫善观画者必于短长、工拙之间,执六要,凭六长,而又揣摩研味,要归三品。三品者,神、妙、能也。品第既得,是非长短,毁誉工拙,自然昭矣。”(圣朝名画评序)第六章 元代画论 1、赵孟頫“古意”与“书画本同”“作画贵有古意”“书画本来同”“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此诗说明画画如同写字一样,以书入画,用写字的方法画画。赵孟頫代表作 鹊华秋
11、色图 2、钱选(又名钱舜举)“士气”说 “隶体耳”“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说明要用写隶书的用笔方法画画。“如何是士夫画?舜举答日:“隶家画也。”3、(明)董其昌也提出“以书入画为士气”董其昌论士大夫画曰:“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称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也。”认为以书入画,方可免去画师甜俗之弊。4、倪瓒“逸笔”与“逸气”“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倪云林集,见佩文斋书画谱卷-十
12、六)“草草以求自然”“画以自娱“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上述说明画画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逸气;抒发心中的情感,以此作乐。“荒塞简远,萧条谈泊”是指山水画的最高境界。5、黄公望(郭熙也有三远论)“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辍耕录)第七章 明代画论 1、王履与华山图 “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2、徐渭 墨葡萄图的题诗是徐渭孤愤情感的流露:“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以野葡萄自喻,抒发了“半生落魄”,胸怀“明珠”而无人赏识的无奈,所寄托的是怀才不遇
13、的悲哀,反映了他孤独而凄凉的心境。题字老笔纵横,行次奇斜,字势跌宕,风格独具,与狂放雄奇的画风浑然一体,与画意相互生发,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徐渭坎坷不平的一生悲情。题画梅 徐渭“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说明创作要有自己的方法。徐渭题画诗中云:“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裁”“青藤白阳”“青藤”为徐渭,“白阳”为陈淳;“青藤白阳”二人是明代两位富有创作精神的个性派绘画大师,也是开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气之先,创立了泼墨大写意花鸟画风格,在画史上称为“青藤白阳”。3、董其昌与“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以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出身把山水画作南、北分野,将水墨渲染
14、画法的文人画家比做南宗,视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为北宗。北宗渐悟;南宗顿悟。论“南北宗”答:“南北宗”论是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提出的艺术思想和理论。南北宗论以禅喻画,借用禅宗“南顿北渐”的特点,比喻山水画南宗画崇尚士气、尚质朴、重笔墨,而北宗画则是画工画,重功力、重形似;南北宗论强调文人画概念,并梳理其宗派体系。从董其昌本人的绘画实践来看,这意味着以书法修养融入绘画实践。“以书入画与士气“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以笔墨韵味代替造型原则。董其昌还强调文人画的“士气”。“师古人与师造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分南北宗”“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
15、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槃、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元、王维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然。”知言哉。”(画眼)第八章 清代画论 1、石涛与 苦瓜和尚画语录 “一画”“吾道以一贯之”“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说明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注重自然,注重写生,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石涛题诗:“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画论 发展 史实 复习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