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pdf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列表分析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遗存,进一步认识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3通过对新石器时代两个遗址的对比及史料分析,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主要原因。4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进一步认识早期国家的政治特征。5通过关于启的继位的史料分析,认识传世
2、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难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与统一性;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识梳理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距今约 170 万年的元谋人为代表 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距今约 1 万年前 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由 5 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也差别不大。(山西)襄汾陶寺遗址1000 多座墓葬中,大型墓葬有 9 座,约占墓葬总数的 1。随葬品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
3、、装饰品、工具、武器。小型墓葬约占总数的 90,墓坑小而窄,掩埋也极浅,大都没有木棺和随葬品。中国文化遗产词典 陶寺遗址与姜寨遗址相比,这两处遗址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材料: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族的丈夫“娶”来参加自己的公社后来,发展出了较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为以男子为主,因而“女娶男”又改变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式改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形成父系大家庭。中国大通史史前卷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母系氏族公社转向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原因?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的传说 2、禅让制 思考:如何认识神话传说的学术价值?3、夏朝(约公元前
4、 2070-约前 1600 年)(1)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2)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3)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三、商和西周 朝代 政治 经济 商朝(约前 1600-前 1046 年)实行内外服制 农业是主要部门,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西周(前 1046-前771 年)分封制、宗法制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政治特征主要是:建立了世袭王朝;国家管理形式比较松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宗法血缘与政治制度结合。环节二:问题探究 探究问题一: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