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的关系.pdf
《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的关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的关系.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009 年 06 月 17 日 13: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如果我们将从黄遵宪到梁启超的文学诸界“革命”视做是发生史的第一阶段,那么这一阶段的文学嬗变则联系着留日中国作家“初识”日本的结果。虽然存在文学史观念的若干差异,但在反映留学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紧密关系这一方面,却有着广泛的共识。借助于几种基本的中国现代文学著作,我曾经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出身”构成作过统计。统计表明,留学生出身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一情况,尤其当我们以“入史”的价值标准为衡定之时,便更是如此。的确,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形态向着自己的现代形态的转变过程之
2、中,外来文化观念与文学观念的“引发”作用就是这样显著。这些外来观念对近现代中国留学生并通过留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型”提供了诸多的启发。但是,究竟如何描述和估量留外中国知识分子(作家)所承受外来观念的方式,或者说所谓的外来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他们并通过他们对整个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产生意义的呢?在中国近现代留学生所完成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应该成为我们讨论对象的就是留学生作家的“日本体验”、“英美体验”、“法国体验”、“德国体验”、“苏俄体验”等等。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便是留日中国知识分子的“日本体验”。日本是首先赋予中国近现代留学生丰富异域体验的国家。最早出现的留学生作
3、家群体是在日本,留学作家人数最多的也是日本。难怪郭沫若曾经自豪而不无夸张地宣布:“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从“日本体验”的分析出发,当能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作更切实的说明,至少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一种新的人生体验与文化体验是如何开拓、刷新了我们中国作家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创造潜力,并最终带来文学面貌的重大改变。在我们看来,日本体验的“生存”基础至少包含这样三层意义:首先,这是一种全新的异域社会的生存。郁达夫说过:“人生的变化,往往是从不可测的地方开展开来的。”当留日中国学人脱离了中国固有的家庭、社会与国家的组织结构,在一处陌生又充满新奇的土地上开始生活,他们因异域社会中耳闻目睹的新
4、异而造成人生的世界的观念上的冲击,这样的“体验”可以说是极易发生。外族异样甚至是侮蔑的目光击碎了中国人自我中心的优越感,改变了他们对于自我与世界的固有定位,郁达夫便将日本人的有意无意的轻视称为“了解国家观念的高等教师”。其次,日本的生存体验常常又来自于具体的人际交往,与“小群体”的生存环境、活动方式直接相关。如章士钊、陈独秀等在日本编辑甲寅月刊,这些编辑与作者群体彼此因为对民国政治的失望而聚合在了一起,他们的文字之交又在不断的相互对话中加强了思想的认同。再如以鲁迅为核心所组成的留日学生圈:鲁迅、周作人、许寿裳所参与的浙江留学生关系圈,又有鲁迅在民报社听讲于章太炎而与钱玄同等八人结成的“师兄弟”
5、关系。他们彼此的交往、交流决定了对一些人生社会问题的理解方向(例如鲁迅、许寿裳讨论理想的人性),彼此也构成某种行为上的牵动与鼓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鲁迅,也影响到了回国以后鲁迅漫长的文学和人生实践。第三,在任何一个群体当中,个体都不是被动的,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参与到群体的认识之中,并且与群体构成某种对话的互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在适应自己族群的同时,人也同样在反抗着自己的族群,而适应与反抗的选择又往往与他先前的人生经验相关联。康有为对于梁启超的牵制,梁启超同时与其他类型的留学生交往,终于成为一个既区别于康有为又区别于青年留日学生的“过渡性”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史上,异域/本土的互动关系贯穿始终。
6、但应当看到,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文体,这一组关系具体呈现的层次都有不同。如果我们将从黄遵宪到梁启超的文学诸界“革命”视做是发生史的第一阶段,那么这一阶段的文学嬗变则联系着留日中国作家“初识”日本的结果,从日本的初步“实感”中摄取的“新题”进入了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千年之后的中国诗歌终于有了自己的“新派”,这“新派”便成了梁启超“诗界革命”的基本依据;戏剧艺术本身的实践性决定了中国戏剧改革家必须“进入”到日本当下的生存状态,这就是留日中国戏剧家重要的戏剧资源,于是,为日本戏剧资源所包裹的中国戏剧家也有了自己较为丰富的异域生存体验;散文的现代嬗变最是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作家在自己生存体验的支持下不断
7、丰富和发展这一文体的全过程,这里有源自本土的需要,有从本土需要出发吸纳异域资源,也有异域体验反过来对自我认识的推动与深化;当然,也有仅仅从文学“观念”上取法日本的近代政治小说的“小说界革命”,这一“革命”中的中国政治小说因为回避了真切的“实感”而流于枯燥无味。留日中国作家“初识”日本的这些成果是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发现,他们这些异域体验与本土需要的相互融汇却似乎大体上停留在一个相对粗疏与笼统的层面,即所谓的本土需要都不过是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宏大目标,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文学发展中个人的人生遭遇的深刻意义。到鲁迅、周作人兄弟的文学活动,日本的体验就与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相互融汇了,无论对于日本还
8、是本土或者文学艺术本身,这都可以称为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体验”。到了“五四”,更多的新文学倡导者拥有了区别于晚清一代的“深度体验”,他们自觉地将异域的感受与自我发展的深切愿望相互沟通,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展开则是一系列中国作家“深度体验”的共同要求,至此,中国文学的现代嬗变得以完成。论文文献资料【篇名】-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 【相关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开放的世界体系中,从社会要求与外来影响的相互撞击中产生并发展的,它与世界文学潮流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本质上说,它是开放性的。针对这个特点,展开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方法得天独厚。目前,中国现代文
9、学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论著,绝大部分针对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而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文学的比较研究,相对来说,至今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方面,还是一片处女地。20 世纪初期至 1930 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论述这个特殊阶段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能忽略以下的事实:被我们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者,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田汉、张资平、欧阳予倩、刘呐鸥、夏衍、胡风、李初梨以及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等,均留学过日本。这些大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中坚,由他们分别发起、指导的中国新文化运动、话剧运动、左翼文艺运动以及由他们分别发起成立、领导的创造社、中国新感觉派,均与日本文学有着密
10、不可分的联系。从上述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家与日本文学的关系研究入手,论述出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则足以概括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甚至能概括出中日近现代文化发展史。这也是本论文选题的价值所在。1995 年前,笔者分别出版了专著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文学家郭沫若在日本、攻玉论关于廿世纪初期中国文人赴日留学的研究,这也是国内较早用比较文学方法对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文学关系研究的专著。目前,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文学关系研究的专著,(不含相关的专题性专著)除上述的外,笔者仅见到两部:一是王向远著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1998 年版;二是张福贵、靳丛林著的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1 999 年版。这两本专著
11、提出了许多殊为可贵的观点。但是,在目前比较文学理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该两著以及笔者的均显示出了诸多的局限。近年来,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以曹顺庆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为该学科的理论建设作出了令同行专家瞩目的许多成就,“失语症”、“跨文明研究”等的首倡及产生的重大反响是为例子。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研究学者除了对该学科理论建构有重大突破性进展外,还不断对比较文学的方法论提出新的观点,他们的研究成就对该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种导向的作用。正是在川大比较文学新理论及方法论的指导下,本论文从“文学影响学”、“总体文学学”的角度,来论述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旧本影响”因素。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本论文
12、的主要内容是依据翔实的资料(有些资料源于笔者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等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论述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所受到的日本文学的影响,进而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中日文化交融之中所形成 2 的民族文学特色、以及在中外文化交融之中的发展规律及其特征。全文分四部分:首先,从日本近代文化与中国新文化的相关点及大正德漠克拉西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启示,来论述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其次,从创造社、中国新感觉派的形成发展过程,来论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新感觉派对中国这两个社团的影响;再其次,以春柳社同人在东京的活动,创造社同人的艺术探索,欧阳予倩、田汉、夏衍的戏剧创作
13、为例,来论述中国现代话剧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最后,以左翼文人译介马列文论,1928 年中国革命文学兴起等为例,来比较分析中日左翼文艺运动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本论文企图突破的难点是,必须准确地科学地论述出日本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作用。从正面影响来看,日本文学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容,加快了中国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步伐。从负面作用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出现过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相似弊病,走了不少弯路,从中也显示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局限性。这些问题论述清楚了,于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科研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也不乏借鉴作用。
14、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日本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日本、俄国及东欧、欧美居于特殊的位置,是鲁迅思考的重心所在。在他看来,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本世纪以来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而日本、俄国及东欧、欧美之于中国,因其所在地域的文化背景不同,或国家及人民的生存境遇不同,对中国现代文学必然存在着理解程度上的差异和接受时间上的差距。“文化”与“境遇”成为鲁迅思考的两个基本点,并以此对中国现代文学走向日本、俄国及东欧、欧美这三个不同地区,提出了不同的思考。尽管,“文化”与“境遇”的不同,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必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但鲁迅对于这一历程的最终实现,是充满信心的。显然,
15、考察鲁迅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仍在进行的,确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的位置的努力,是极有益的。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在鲁迅的思考中,日本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是为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以及日本与世界的联系所决定的。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文化区,在文化渊源上,有一脉相承之处,近、现代以来,两国关系又前所未有的加强。鲁迅青年时就曾留学日本七年之久,在他的思想、性格的成熟过程中,留下了日本民族的深刻影响。他一再说到:“日本国民性,的确很好”;“日本虽然采取了许多中国文明,刑法上却不用凌迟,宫庭中仍无太监,妇女们也终于不缠足。”他把日本与中国作了这样一个对比:日本
16、虽然“并无固有文明和伟大的世界的人物”,但“因为旧物很少,执著也就不深,时势一移,蜕变极易,在任何时候,都能适合于生存。不像幸存的古国,恃着固有而陈旧的文明,害得一切硬化,终于要走到灭亡的路。”当历史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给“落后的亚洲”提供了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机遇,日本迅速崛起,摆脱“东方文明”的故弊,与西方接轨,涌入世界大潮,把仍然背负沉重的“固有文明”的中国抛在后面。鲁迅肯定日本的“蜕变”,赞其“已经著了相当的功绩”。但是,鲁迅更看重的是,当“五四”中国开始挣脱封建母体的脐带,实行自身的脱胎换骨的改造时,日本与中国的固有联系,以及日本业已形成的与世界的广泛联系,使他自然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
17、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进一步说,日本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因此,把中国现代文学推向日本,就显得相当重要。但是,鲁迅面对着的又是这样一个事实:鸦片战争以后,中日两国强弱不同,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泛滥,自恃强大侵略贫弱的中国,造成两国关系极度恶化。鲁迅对此很早就有所察觉,并始终给予严正的谴责。同时,他看到在战争的阴影背后,是中日两个民族的传统友谊的间断,两国人民由熟悉变得陌生,以至互相排斥,憎恶。这样一种情绪延续下去,只能阻隔两国之间的文学交流,延缓中国现代文学推向日本、走向世界的进程。对此,鲁迅有着更深一层的思考。他在年借用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反战剧一个青年的梦中的话语,提出了一个与战争相背的思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现代文学 日本 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