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简论.pdf
《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简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简论.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简论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令人类的现实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拓宽了人们的认知领域,加深了人们对现实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熟悉。但是这些转变几乎全数是由近代西方的科技革命带来。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波尔的量子力学;从蒸汽机,到发电机,到计算机,等等无论是理论仍是应用,大体上都是由西方发动,并一直引领世界的潮流。而作为曾经领先世界近两千年的文明古国却黯然失色,到此刻还一直在学习和追赶西方先进的科技文明。因此许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何中国近代科技掉队了,或说在中国为何没有发展出近代科技?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其中之一,就是说传统中
2、国本来只有技术,没有科学,中国人缺乏精深的理性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西方是有所不同,但并非缺乏理论思维能力,纵观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式,或许存在着中国式的科学。二、中国式科学的含义 一、科学的概念 传统中国是不是有科学,首先咱们可以从科学的概念来了解。“科学”一词由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他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辞汇翻译而来,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偏重关于自然的学问。科学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意为“科举之学”。明治时期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利用“科学”作为“
3、science”的译词。到了 1893 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尔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普遍运用。1888 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辞海1999 年版:“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前者,重点说明了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后者,重点说明了科学理论的表现形式。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传统中国都不缺乏“科学”。二、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 在科学哲学领域比较流行的有两种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方式论。他们别离是科学范式论和证伪论。科学范式学说是美国科学哲学家科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并产生庞大影响的论
4、述科学革命的理论。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一路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式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一路信念。科恩以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也就是把范式看做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有一路的范式,才可以称为科学,不然就不能称为科学或称前科学。证伪论是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提出的。波普尔以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设,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的查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而受到实验的反驳或“证伪”。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周而复始的进程中向前发展的。“可证伪性”是区分
5、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3、对中国式科学的理解 无论是从科学的概念仍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来看,咱们传统中国是存在科学的。在传统中国主要有两大知识体系,一种是探索宇宙自然运行规律的,基于易经的知识体系。说文解字序中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通过对外在自然世界的观察,运用类比象形的思维方式,对外活着界的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表达。而且在族群中形成了共识,传承了几千年。还有一种是探索人的身体生命运行的规律,基于黄帝内经的知识体系。通过必然的实验手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观察,探索生命运行规律
6、,实现对生命的把握和超越的理论和方式。这两大知识体系或说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实验、总结、发展起来的,都符合科学范式说和证伪说,是标准的科学理论。二者既是彼此独立的,又彼此联系。因为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小宇宙,是宇宙的缩影。那么为何发展了几千年没有发展出西方的近代科技呢,为何反而掉队了呢?笔者以为主如果中西方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同,西方科学熟悉自然,是要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要让自然符合人的目的。而传统中国熟悉自然,掌握自然规律,是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按自然的规律来行动。可以说传统中国的科学与西方是完全两个不同的范式,至于谁先进谁掉队,或许要看评价的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 生命科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