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pdf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史学概论 1、克罗齐区分历史与编年体 克罗齐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将“历史”和“编年史”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这和“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命题联系在一起。他说:“历史是活的历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历史是当代史,编年史是过去史;历史主要是思想行动,编年史主要是意志行动。一切历史当它不再被思考,而只是用抽象词语记录,就变成了 编年史,尽管那些词语曾经是具体的和富有表现力的。”他还认为,“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罗马人和希腊人躺在墓穴 中,直到文艺复兴欧洲精神重新成熟时,才把他们唤醒”;“因此,现在被我们视为编年史的大部分历史,现在对我们沉默不语的文献,
2、将依次被新生活的光辉照耀,将重新开口说话”。2、克罗齐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解释:(意大利)这一著名论断有三层含义:其一,研究历史总是现时现刻的思想活动;其二、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其三、历史是按照现时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的。其强调的都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3、解释柯林武德的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英国人)认为自然过程仅仅是事件的集合,而历史过程则是由人的行动构成的,这种行动必然有行动者的思想动机。只有了解了这种思想动机,我们才能理解行动及由一系列行动构成的历史过程。认为研究历史归根究底就是弄清隐藏在历史行动背后的人的思想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4、二十世纪后半期西方
3、的重要史学流派 法国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是法国自 1929 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A.年鉴学派产生的原因:年鉴学派针对兰克学派的理论,提出四项责难:其一,只注意文字记载的资料,而非文字记载的文献却不予重视;其二,着重于事件、特殊事实以及观察较短期的现象,却忽视一些长时段的、平凡的社会现象;其三,偏重于政治、外交及军事史,却忽略了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其四,害怕论战,很少做诠释性的论说,而且预先放弃综合性的历史。
4、1919 年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两人,共同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其方针有三:a、希望把历史学与社会学联系起来,因而在研究方法上与题材上能产生新的视野;b、希望打破既存的分类方式(上古史、中世史、现代史),不以时代为划分标准,而以“问题”为分类标准;c、打破各社会科学的界限,使之与历史学结合更加紧密。B.年鉴学派之发展历程及主要史学观念 年鉴学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创建阶段(1929-1945)、发展阶段(1946-1956)、转型阶段(1968 后)。1).第一代代表与史学观念:马克布洛克和吕西安费弗尔是第一阶段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年鉴学派第一代学者的历史研究有五个特点:一是提倡
5、总体历史学,把研究的触角伸入到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细节;二是提倡对历史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应用历史学方法以外的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方法和比较方法,并注意开拓史料的来源;三是对经济史、社会史和心理史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经济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四是强调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历史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五是用问题史学代替传统的叙述史学,所谓问题史学即不是让史料自己说话,而是史学家带着现实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由描述转向解释和分析。2).第二代代表与史学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年鉴学派进入第二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尔南德布罗代尔。2 1958 年,布罗
6、代尔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全面阐述了他的三个时段论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时间就像电波一样,有短波、中波和长波之分,分别称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是历史上突发的现象,如革命、战争。地震等等;中时段,也叫局势或社会时间,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周期和结构的现象,如人口消长、物价升降、生产增减;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历史上在几个世纪中长期不变和变化极慢的现象,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等。三者关系:认为短时段现象只构成了历史的表面层次,它转瞬即逝,对整个历史进程只起微小的作用。中时段现象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和
7、重要的作用。只有长时段现象才构成历史的深层结构,构成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和根本的作用。因此,历史学家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总体。这一观点成为布罗代尔全部历史思想的出发点。几项史学观念:趋势变动:社会的一种局势性的中等时段的变动,如物价的升降周期、人口的波动周期、政治的稳定与动荡周期。事件史:短促而急速变动的运动,政治、军事、外交等事件。布罗代尔说:“事件史是历史的尘埃,就像是穿透过历史的亮光,一出现就立刻没入黑暗里被忘却了。然而,事件虽然短暂,却也是历史的见证。照亮整个大背景的某个角落。”经济世界:布罗代尔的学生沃勒斯坦加以发扬,
8、在他三卷本的名著现代世界体系运用于其世界体系的研究之中。“世界经济”,三个特征:1).经济世界有其特有的疆界,如同地理疆界一样,且变化缓慢;2).每个经济世界皆有一个中心,是那个世界的里最富饶的重心;3).每个经济世界会各自构成一个层级阶序性的结构。沃勒斯坦(Wallerstein)与布罗代尔:师生关系,思想方法与研究领域的不同与相同,学术思想的共同性问题。5.总体史(整体史):1.主张跨学科的研究,超越专题研究的限制;2.提倡从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和观察历史现象,尽量将时间、空间拉大,以便进行比较研究;3,强调透过时间(三种时间)和空间(地理史学、经济世界)的整合,来探究历史的多重复杂性。3)
9、.第三代之史学观念:1968 年,布罗代尔辞去了年鉴杂志主编的职务,由年轻一代的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和勒瓦拉杜里接任,这标志着年鉴学派进人了第三个阶段。代表人物:勒高夫著有中世纪的商人和银行家、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中世纪的西方文明等。这些著作大都注重长时段和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着力描写人的日常生活。勒高夫一反对中世纪的传统认识,认为中世纪既不是一个毫无成就的黑暗时代,也不是神话史诗般的光辉时代,而是欧洲各民族觉醒和形成的时期。这一认识和上述著作奠定了他在法国史学界的地位。拉杜里其重要著作:朗格多克的农民 通过税收档案研究法国朗格多克地区的农村社会,被认为是年鉴学派的重要代表作。蒙塔尤:12941324
10、 年的奥克乡村研究 14 世纪初法国蒙塔尤地区异端教派加达尔教教徒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大量应用当时对异教徒的审判记录,成为法国几十年来最畅销的历史著作之一。罗马人的狂欢节主要描写 1580 年法国境内罗马人的起义,并通过这一事件剖析当时整个法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状况。除此之外,拉杜里还有两本关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论文集,分别是历史学家的领域和在历史学家中间。拉杜里是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他的成就不仅得到了法国史学界的承认,而且得到了国际史学界的高度评价。史学观念:1).对于总体史这个概念,加以怀疑。有史家称“不可能的整体史”,因为它是“某个天才个人的产品,而非系统性的理论”。
11、布罗代尔的学生亦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总体史是虚幻的”。他们更多的是借鉴总体史的方法,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史研究的特点;2).重新反思和研究政治史,出现了新政治史,尤其是第五代,成为一个新的分支。借鉴多种学科的特点与方法,对原来的政治史进行诠释性的研究;3),与人类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结合,人类学为年鉴学派注入了新的血液,蒙陀犹其实就是这样的一部典型作品;4),历史研究领域的“碎化”现象,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如书籍史、心态史、计量史、历史人类学等 3 等,新史学一书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又吸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更模糊了以前的特色。6.作者已死与读者的诞生 海德格尔.重新解释
12、诠释的意义,认为诠释应视为读者对作者的一种认识。因为在他看来,读者在阅读构成中往往寄托于阅读的作品中。这样按照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罗兰巴特的话是作者已死,他有一本书为作者之死。认为作者一旦完成作品,就脱离了与作品的关系,作品从而有了生命力。同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是自我的一种折射,从而宣告读者的诞生,这样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原来传统解释的模式完全改变了。作品有了生命,读者变成了主动。阅读只是为了消遣,愉悦身心。作者则失去了原来的权威,变成了匆匆过客。同时文本具有特权,文本一产生,就有独立的生命。7.年鉴运动的背景:7.费尔南德布罗代尔。布罗代尔(19021985),1947 年,布罗代尔接替费
13、弗尔任年鉴杂志主编。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地中海与腓力浦二世时期(15511598)的地中海世界。布罗代尔的地中海具有与传统史学不同的鲜明特色,他力图把 16 世纪西班牙国王腓力浦二世在位时期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密切相联的整体加以考察,而社会、文化和经济则随着漫长的历史缓缓的流动,传统的政治事件和军事冲突似乎对局部历史并不发生根本的影响。1958 年,布罗代尔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全面阐述了他的三个时段论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时间就像电波一样,有短波、中波和长波之分,分别称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历史学家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
14、的总体。这一观点成为布罗代尔全部历史思想的出发点。8、世界史的定义:9.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 在西方的没落的一书中,斯宾格勒大胆地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即比较文化形态学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这是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土壤中所能产生的唯一的新哲学,从这一世界历史形态学的观点出发,可以很好地审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现时代的文化定位,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10.历史研究 是汤因比的最重要的历史巨著。这本书试图将人类史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摒弃了西方史学的传统分期,超越国家、时代的界限,以“文明”作为研究对象和社会形态的总称。在书中描述了已知的31种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考察各种文明在时间和
15、空间中的碰撞、接触和融合。这意味汤因比的考察着眼于全球范围内。11.兰克史学的特点:兰克史学是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三、启蒙时代的史学观念 1、孟德斯鸠及其著作 孟德斯鸠(1689-1755),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有三本,分別是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与论法的精神。波斯书简是一本通过文学形象表达的政论,批判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孟德斯鸠影响最深远的著作当推论法的精神(1748),在此著作中,他提出一些独创性看法,如法律出于万物自然的原理;人类在有实体
16、 4 法以前,已有公义的自然关系。另外分析三种政治制度:民主政制的精神是德行、君主政制的特征是荣衔、暴虐政制的核心是恐惧。并指出三权分 立的必要性。2、伏尔泰及其著作 伏尔泰(16941778)。曾两次因写嘲笑贵族的讽刺诗,被关进巴士底狱,后被迫流亡英国。1734 年,伏尔泰发表了哲学书简,在这部书里,他赞扬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封建制度。他认为人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对天主教会,称天主教教主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他把理性精
17、神自觉运用于史学之中,主张要理性地看待人类过去,衡量前人的得失功过,总结经验教训。伏尔泰还首先提出了“历史哲学”的概念,认为要写出有“哲学意味的历史”。普希金说:“伏尔泰第一个走上了新的道路他把哲学的明灯带进幽暗的历史档案库。”他的历史著作有路易十四时代的历史、论各国的立国精神和礼俗。3、爱德华吉本及其史学 爱德华-吉本(1737-1794),英国历史学家、作家。1761 年发表用法文写的论文学研究一书。于 1764 年开始撰写罗马帝国衰亡史凡七十一章,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期,约一千三百余年。文笔优美,重原始资料,富于批判精神,反映了当时盛行的理性主义思想,为启蒙时期的史
18、学代表作,在欧洲风靡一时。他认为历史学家最为可贵的品质就是诚信不欺,在文章结构和文采上,此书都极其成功。4、维科及其历史观念 维科(16681744),18 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语言学家、法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他最钦佩柏拉图和塔西陀,认为前者代表了一种玄奥智慧,后者代表了一种普通智慧,并认为一个真正的哲人就必须兼备这两种智慧,近代哲学家培根则是这种二者兼备的代表。新科学 是要探讨人类各民族的共同性原则,维科把这些原则分成关于思想的和关于语言的两部分。凭着关于思想和语言的原则,维科发展出一种理想的永恒的历史。认为一切民族从兴起、发展到鼎盛一直到衰亡,都必须经过这种理想的人类永恒历史。这一永恒历史
19、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神的时期、英雄时期和人的时期,它们对应的政体分别是氏族公社、贵族政体和君主独裁政体,对应的语言则分别是神的语言、象征语言和民 众语言。维科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关于“诗性智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原始民族的创造者都是某种诗人和哲人,他们的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即以一种隐喻的原则创造了事物,创造了各门技法和各门科学的粗糙的原始,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他们自己。5、康德及其史学观念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著有 视灵者的幻梦、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等。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
20、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认为: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1784 年发表了从世界公民的立场来
21、看普遍历史的观念一书。书中表述了他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过程,而历史的目标就是道德理性的实现。他认为正是人类的“恶”成就了整体的 5 美。然而人的非社会的社会性决定了群体完全和睦相处,从而使有各类才能的人不断竞争而发挥潜能引起冲突对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6、赫尔德及其思想 赫尔德(17441803),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者及信义会神学家。赫尔德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要义是历史哲学的权威之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历史哲学体系:首先,他认为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有着自己的演进规律和不断趋向人道理想的进步过程,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规律,看出统
22、一。其次,他将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即诗的时代(童年)、散文时代(青年)和哲学时代(成熟期)。第三,他认为历史中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外部自然力量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一是内部力量即人类精神或民族的精神特性,而后者更为基本的东西。他认为民族精神与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千差万别的各民族历史的基本原因。最后,他反对“欧洲中心论”学说。他认为文明真正产生于亚洲,各民族权力应当平等。7、黑格尔及其思想 黑格尔(17701831),主要著作包括 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其中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3 部分)、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等。黑格尔哲学是 19 世纪德国资
23、产阶级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资产阶级哲学的高峰。历史哲学 一书,对辩证法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注重思辨,并把主观唯心主义推向高峰。他的主要历史观念:1)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2)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一种精神(理性)存在,他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人类的,而是整个宇宙的,称为“世界精神”或“绝对精神”。3)他说世界历史包含两个因素:理念与情欲。理念是历史的经线,情欲是历史的纬线。4),人类历史是“自由意志”的发展史,人类历史起源于东方而完成于西方。又可分为四个阶段: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
24、界,经过这四个阶段从而实现了绝对精神的实现。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认为历史阶段是童年阶段(安定、轻信、无自觉中国和印度)、少年阶段(中亚,骚动,精神败于自然)、青年阶段(精神战胜自然,希腊)、壮年阶段(个性服从普遍,精神获得抽象外观 3,罗马)、老年阶段(精神回归自身,复归与绝对精神,日耳曼)8、启蒙时代史学观念的特点 1.史学领域观念的扩大,要求用科学观点解释历史。2.理性主义态度日益强烈。3.积极的进化的历史观念。4.历史研究出现以古喻今,要求政治变革,用历史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四、欧洲近代史学 1、法国浪漫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一词原指用罗曼语所写的故事,进而指欧洲
25、中世纪那些情节离奇、富于幻想、易于激起读者感情的骑士传奇以至后来的传奇小说等。法国的主要代表是夏托布里安和米什莱。A.夏托布里安(1768-1848),十九世纪初期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主张文艺要逃避现实,描写心灵活动,宣称文艺是少数天才人物的特权。B.米什莱(17981874):法国 19 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研究领域中成绩卓越,被学术界称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他以文学风格的语言来撰写历史著作,又以历史学家的淹博来写作散文。米什莱提出口号:“历史即复活”。认为史学家应不折不扣地“恢复往昔的生命”。然而,其内容实则触及了史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个人的情感、经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学 概论 考试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