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乐府诗的成就.pdf
《两汉乐府诗的成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乐府诗的成就.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汉乐府诗的成就 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 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1】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与太乐 乐府的兴废 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 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 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 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 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
2、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 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 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 章,另外,汉高祖刘 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西汉从 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歌诗主要是以上两种。西汉乐府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 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 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乐府的职能在武 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
3、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文人所创作的乐府歌诗也不再像安 世房中歌那样仅限于享宴所用,还在祭天时演唱,乐府诗的地位明显提高。据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武帝时,乐府令下设三丞。又据汉书礼乐志 所言,至成帝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武 帝到成帝期间的一百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 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也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太予乐署,行政长官是太予乐 令,相当于西汉的太乐令,隶属于太常卿。一个是黄门鼓吹署,由承华令掌管,隶
4、属于少府。黄门鼓吹之名西汉就已有之,它和乐府的关系非常密切。至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 作用,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魏晋时期,旧的乐府歌辞有的还在继续沿用,有相当数量的两汉乐府诗流传 于朝廷内外。六朝有些总集专门收录乐府古辞,其中主要是两汉乐府诗。至梁沈 约编纂宋书,其乐志收录两汉乐府诗尤为众多。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共分为 12 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 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 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
5、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 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现存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涵盖了从帝王到平民各阶层,有的作于庙堂,有的采 自民间,像司马相如这样著名的文人也曾参与乐府歌诗的创作。汉书艺文志 著录西汉歌诗 28 家,314 篇,基本都是乐府诗。现在所能见到的西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的作品有大风歌、安世房中歌17 章、郊祀歌19 章、铙歌18 首,以及另外为数不多的几首民歌,其他乐府诗都作于东汉。【2】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汉书艺文志在叙述西汉乐府歌诗时写道:“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
6、发。”两汉乐府诗都是创 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 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 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反映。相和歌辞中 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表现的都是平民百姓的疾苦,是来自社 会最底层的呻吟呼号。有的家里“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逼得男主 人公不得不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东门行)有的是妇病连年累岁,垂 危之际把孩子托付给丈夫;病妇死后,丈夫不得不
7、沿街乞讨,遗孤在家里呼喊着 母亲痛哭。(妇病行)还有的写孤儿受到兄嫂虐待,尝尽人间辛酸。(孤 儿行)这些作品用白描的笔法揭示平民百姓经济上的贫穷,劳作的艰难,并且 还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内心独白,表现他们心灵的痛苦,感情上遭受的煎熬。东门行的男主人公在作出最终抉择之后,不得不割舍夫妻之爱、儿女之情,夫妇二人的对话是生离死别的场面。妇病行中的病妇临终遗嘱伤心刺骨,而 丈夫无力赡养遗孤的愧疚、悲哀,也渗透于字里行间。至于孤儿行中的孤儿,因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竟然有生不如死的想法,小小年纪便对命运已经完全丧 失信心。两汉乐府诗在表现平民百姓疾苦时,兼顾到表现对象物质生活的饥寒交 迫和精神、情感世界
8、的严重创伤。尤其可贵的是,诗的作者对于这些在死亡线上 挣扎的贫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是以恻隐之心申诉下层贫民的不幸遭遇。同是收录在相和歌辞中的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三诗,与东门行等三篇作品迥然有别,它们展示的是与苦难世界完全不同的景象,把人带进另一个天地。这三首诗基本内容相同,都是以富贵之家为表现对象;三 首诗的字句也多有重复,最初当是出自同一母体。相逢行的作者犹如一位导 游人员,两度把人引入侍郎府。第一次见到的是黄金为门,白玉为堂,堂上置洒,作使名倡,中庭桂树,华镫煌煌。第二次见到的是鸳鸳成行,鹤鸣噰噰,两 妇织绵,小妇调瑟。这首诗在渲染主人富有的同时,还点出了他的尊贵身份:“兄弟两三人
9、,中子为侍郎。”这是一个既富且贵的家庭,而且宝贵程度非同寻常。黄金为门,白玉为堂,是富埒王侯的标志,不是一般的富,而是巨富。侍郎是皇 宫的禁卫官或天子左右侍从,是皇帝信任的近臣,其特殊地位不是普通朝廷官员 所能相比。鸡鸣和长安有狭斜行把表现对象的显赫地位渲染得更加充分,或云:“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或云:“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 官职,衣冠仕洛阳。”诗中的富贵之家不只是一人居官,而是兄弟几人同时宦达;所任官职也不限于俸禄为四百石的侍郎,而是秩达二千石的高官显宦。相逢行 和长安有狭斜行二诗,作者是用欣赏的笔调渲染富贵之家,鸡鸣一诗则 警告豪门荡子不要胡作非为,以免触犯刑律,带有劝谏和批
10、判的成分。上述三诗 对富贵之家气象的展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具有示范性,后来许多同类作品都 是以此作为蓝本。黄金为门,白玉为堂,到红楼梦中演变成贾府的“白玉为 堂金作马”。至于三妇织绵鼓瑟的段落,则被单独划分出去,名为“三妇艳”,在古代乐府诗中频繁重复出现,成为富贵之家的象征,积淀成一种具有特定含义 的符号。表现平民疾苦和反映富贵之家奢华的乐府诗同被收录在相和歌辞中,这就形 成对比鲜明、反差极大的两幅画面。一边是饥寒交迫,在死亡线上挣扎;一边是 奢侈豪华,不知人间还有忧愁事。一边是连自己的妻儿都无法养活,一边是妻妾 成群,锦衣玉食,而且还豢养大群水鸟。这两组乐府诗最初编排在一起带有很大 的偶然
11、性,它们的客观效果是引导读者遍历天堂地狱,领略到人间贫富悬殊、苦 乐不均的两极世界。汉代乐府诗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爱情婚姻题 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 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鼓吹 曲辞收录的上邪系铙歌 18 篇之一,是女子自誓之词:“上邪!我欲与君相 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诗用语奇警,别开生面。先是指天为誓,表示要与自己的意中人结为终身伴 侣。接着便连举五种千载不遇、极其反常的自然现象,用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矢 志不移,其中每一
12、种自然现象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不会出现的,至于五种同时出现,则更不可能了。作品由此极大地增强了抒情的力度,内心的情感如火山爆发、如 江河奔腾,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遏止。两汉乐府诗中的女子对于自己的意中人爱得 真挚、热烈,可是,一旦发现对方移情别恋,中途变心,就会变爱为恨,果断地 与他分手,而绝不犹豫徘徊。另一篇铙歌有所思反映的就是未婚女子这种由 爱到恨的变化及其表现。女主人公思念的.情人远在大海南,她准备了珍贵的“双 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想要送给对方。听到对方有二心,她就毅然决然地毁 掉这份礼物,“拉杂摧烧之”,并且“当风扬其灰”,果断地表示:“从今以往,勿复相思。”她爱得热烈,恨得痛切,她的选择
13、是痛苦的,同时又斩钉截铁,义 无反顾。孔雀东南飞所写的是另一种类型的爱与恨。诗的男女主角焦仲卿和刘兰 芝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之间只有爱,没有恨。他们的婚姻是被外力活活拆散的,焦母不喜欢兰芝,她不得不回到娘家。刘兄逼她改嫁,太守家又强迫成婚。刘兰 芝和焦仲卿分手之后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他们之间的爱愈加炽热,最后双 双自杀,用以反抗包办婚姻,同时也表白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恋之情。孔雀东南 飞的作者在叙述这一婚姻悲剧时,爱男女主人公之所爱,恨他们之所恨,倾向 是非常鲜明的。两汉乐府诗还有像陌上桑和羽林郎这样的诗。在这两篇 作品中,男女双方根本没有任何感情基础,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男方企图依靠 权势将
14、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女方。于是,出现了秦罗敷巧对使君、胡姬誓死回绝羽 林郎的场面。这两首诗的作者也是爱憎分明,对秦罗敷和胡姬给予充分的肯定和 高度的赞扬,嘲笑、鞭挞好色无行的使君和金吾子。两汉乐府诗还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 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诗在这个领域较之前代文学作品有更深的开 掘,把创作主体乐生恶死的愿望表现得特别充分。薤露、蒿里是汉代流行的丧歌,送葬时所唱,都收录在相和歌辞中。薤露全诗如下:“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这首诗认为人的生命短暂,不如草上的露水。露水干了大自然可以再造,人的生 命却只有一次,死亡使生命有去无归,
15、永远消失。蒿里把死亡写得更为凄惨:“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这首诗 是用有神论的观念看待人的死亡,写出了面对死亡时的痛苦心情,是以无可奈何 的态度看待魂归蒿里这个不可抗拒的事实。正常死亡尚且引起如此巨大的悲哀,夭折横死产生的巨痛更是难以诉说,铙歌战城南表现的是对阵亡将士的哀悼。将士战死以后的景象是:“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作者极力渲染战场变成墓场之后的苍凉、凄惨,是一幅近乎死寂的阴森画面。尤 其令人目不忍睹的是,“野死不葬乌可食”,阵亡者暴尸城外,无人掩埋,乌鸦 任意啄食。人生之惨,莫过于此。虽然诗中的死者故作豪迈之语,但战争对生命
16、 的摧残依然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以上几首诗在描写死亡的凄惨悲哀时,表现出 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对死亡的疏远和拒斥,死亡被写成是无法回避而强加于人 的残酷事件。恶死和乐生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两汉乐府诗坦率地传 达了人们对死亡的厌恶之情,同时又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 通上。郊祀歌日出入由太阳的升降联想到人的个体寿命。太阳每天东出西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没有穷尽。然而,人的个体生命却是有限的,生为出,死为入,一出一入便走完了人生的历程,从而和反复出入、永恒存在的太阳形成 鲜明的对照。于是,作者大胆地想象,太阳是在另一个世界运行,那里一年四季 的时间座标与人世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汉 乐府诗 成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