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七讲人情.pdf
《中国文化概论第七讲人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第七讲人情.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七讲 人 情 有人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情”国家。有反对者指出:中国已经步入法制化轨道。我说两者都没错。后者只说步入轨道,但没说已经成为法制化国家。一、人情概观 什么是人情,估计没有人能下定义。但是,中国人几乎天天泡在人情中,特别是生活在小城市或农村的人,几乎天天接触“人情”。由于人情起源于习俗,所以具有民间性和含糊性,纯属一种“潜规则”。两人间的事情才算是人情,若离开两人关系,一旦涉及团体或公共社会,那就不是人情。人情是二人关系通过利益传递结成的关系网的“机制”或“规则”,按民间习俗,有人给你恩惠,你须记住人家的好处,这就是人情债,欠人情债的心态就像欠金银债,若不想被人叫你
2、“白眼狼”,不想被人疏远,就须早日了结债务。人情的运作,在某些方面类似金钱,比如我欠你一笔人情,这就是人情债,如果长期不还,就要承受人情压力,和经济上的债务压力一样。依据“债权优先”原则,债务人被债权人呼来唤去还不得表达怨气,因为人家对你有恩,这是你的义务,一旦偿还债务就会感觉轻松。从这个意义上讲,敢于欠人情债是一种勇气,表明你敢承担义务,说明你有能力偿还“债务”,这和敢于借债做生意差不多。说到人情,生活中随处存在,送礼、帮忙、借钱、救急、赏脸等等都是人情的范畴,其中的玄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表面特征是感情,而其要害是利益交换。这种交换促使关系网的凝聚,也因为这种交换使关系“潜规则”得以维护。关
3、系网完全依靠有序的人情往来,抽掉人情这个纲,关系网分秒也无法维持。大规模的关系网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组织结构,这可以从日常用语中看出来,买人情、卖人情、送人情、做人情.等等,“人情”在这里都是宾语,是被操作的对象。在中国混社会,不懂人情行路难,然而“世态阉良”,人情虽有“情”字,但没有多少感情,只与利益有关,是假冒之“情”。如果你不会做“人情”,那你就会被认为“不会做人”,属于“潜规则”层面的“违规”,然后就是舆论非议,朋友也会疏远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多精辟啊!参透了“人情”二字,你就会成“人精”,就会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呼风唤雨叱吒风云。2 既然人人要见“面”,就不能不讲“情”。
4、比如宋江杀了阎婆惜,依照王法,是该追究刑事责任的,更何况那婆惜的情夫,又在县里“司法部门”工作。但宋江面子大,人缘好,县里上上下下,都要开脱他。先是县长大人一味拖延,后是刑警队长有意放纵,更兼县政府的同僚们,一个个都到婆惜的情夫张三那里去说情。这些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连那张三“也耐不过众人面皮”,只好一任自己的情妇,去做那刀下的冤魂,这便叫“人情大于王法”。中国的法制难以健全,至少有一半原因在于此。情面不但可以使某些人生,也可以让某些人死,如春秋时的豫让之,刺杀赵襄子,战国时的聂政之刺杀侠累即是。豫让是为旧主智伯报仇,犹有可说。聂政与侠累素不相识,前世无冤,后世无仇,却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大
5、老远地从卫国跑到韩国去刺杀他,为的只是侠累之敌严仲子的“情面”。聂政本是个“鼓刀以屠”的“市井小人”,严仲子以“诸侯卿相”之身,屡屡惠顾于他,由是感激,便替他去杀人。豫让也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于是三番两次去杀赵襄子,实在杀不成了,竟请求刺杀赵襄子的衣服,然后自杀,赵襄子也居然“大义之”,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外,如专诸之刺王僚,荆柯之刺秦王,也多因情面故。西方的杀手为金钱杀人,中国的杀手为情面杀人,情面在中国比什么都贵重,因为“黄金有价,情义无价。”情面虽然无价,却有用。又岂止是有用,简直就是法力无边。所以,任何中国人都不能不讲情面,也不能不为将来可能的
6、需要,而预先为自己储备情面。储备和制造情面的办法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多见面。因为情由面生,如果从来也不曾见面,则情由何来?同事、同学、邻居等等之所以较有情面,就因为经常要面对之故,因此有“远亲不如近邻,街坊不如对门”的说法,夫妻情分最重,也因为天天都要面对,而恋人与候补配偶当然也就称为“对象”(即面对之象)。“象”如果“对”上了,则为“有情人”。既然是有情人,则在理论上终成眷属。但是,即便真是眷属,比如亲戚,如果不常见面,或久不见面,感情就会淡漠,甚至会趋向于零。所以有“人在人情在”的说法。人在,难免“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能不顾;人不在了,则反正不怕会有见了面不好意思的事,也就可以不讲情面
7、,只计利害。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那么薄情寡义,“人一走茶就凉”的。比如前面说的 3 豫让,就是在智伯死了以后,仍要不计利害地报恩还情。无疑,历史上和生活中,豫让这样的人并不多,这才特别地被看作是侠义之士,为人们所崇敬、仰慕、赞颂和表彰,但同时也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肯定和赞同重情谊、讲情面,否定和反对薄情寡义的。一个人,如果念旧,也就是在不再见面的情况下仍然记挂和认定过去的情面,维持过去情面的有效性,就会被舆论肯定和赞扬。相反,如果忘本,翻脸不认人,一阔脸就变,转背就忘情,则会遭到舆论的谴责,甚至 有可能被骂作人面兽心,不是东西。比如一个人刚死,身边的人就翻脸,便会有人出来打抱不平,说“某
8、某尸骨未寒,你们就”云云。那么,反问一句,如果“尸骨已寒”,是不是就可以如何如何呢?这也就等于承认了,“人在人情在”毕竟是一个规律,至多只能要求“情”延续的时间,比“面”稍长一些,不要一下子就情、面皆失,以免大家“兔死狐悲”,想起来“寒心”。二、维系人情的方法 看来,维系人情、储备情面之最可靠也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多多见面。比如,有事没事的,经常去串串门,走动走动,或者找种种借口,在一起“聚一聚”。在这方面,中国人是很有办法的,而最好的机会,又莫过于过年。这时,除大年三十夜晚的家庭团聚必不可少外,拜年也是很重要的事。关系的亲疏,人缘的好坏,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在这时都一望可知。一个人,如果过
9、年时谁也不上门,是很没有面子的。相反,如果门前车水马龙,家里常开流水席,则面子十足,风光体面得很。如果来拜年的竟是上司、前辈,那就更加体面,足以成为向他人炫耀的资本。婚事和丧事也如此,所以非大操大办不可。如果并未大操大办,贺客或前来吊唁者仍络绎不绝,那就面子更大,人情更多。这时,来人一定要慎怪:“怎么也不知会一声?”主人则一定要赔罪:“没敢惊动大家。”不敢惊动,是对别人的体贴,当然是人情;而闻讯以后立即赶来,那就更是人情了。因此,也有办红白喜事故意不声张的。不声张的好处甚多。一是做事低调不张扬,显得谦虚(为官者则还可以避嫌),二来也可以检验一下自己人缘的好坏,以及关系的亲疏。由是之故,那些前来
10、贺喜或吊唁的人,一定会连连声明:“刚刚听说,刚刚听说!”但不论是刚刚听说还是早就知道,也不论是立马赶来还是延误多日,主人也都得领情,至少得做领情状。你想,爱国尚且不分先后,这事又怎能计较时间?只要来了,就是人情,就是面子,就有情面。4 制造情面的有效办法还有很多,比如成立校友会、同乡会、联谊会等社团组织,参加各种会议或学习班等。事实上许多人喜欢开会或培训,就因为可以借此机会见见老朋友和认识新朋友。反正基本原则就是要见面。时谚云:“走动走动,向上浮动,不走不动,向下滑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实在无法见面,那么,也要不断表示希望见面的愿望。比如,写信时,要写上“如晤”、“见字如面”等字样;分手
11、时,也要互道“再见”。再见就是再次见面,与英文goodbye 意为“上帝保佑你一人独行”迥异。此外,重逢或初时的“久违”、“久仰”、“好久不见”,也都与“面”有关;久违是久违其面,久仰是久仰其面,好久不见是好久不见其面。久违其面,难免薄情,必须用极富情感色彩的话把面子补足。如果不想与某人发生人情关系,或必须马上“绝情”,则必须设法不和他见面。比如路上相遇,眼睛往别的地方看,甚至绕道而行。对方来访时,装作不在家,或者故意乘别人不在家时去拜访。孔子就曾做过这样的事。鲁国的阳货(阳虎)想让孔子去见他,孔子不去,于是阳货就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孔子收了人家的人情,不好不去拜谢,又不想和他见面,便故意
12、趁阳货外出时去拜访,没想到“冤家路窄”,还是在路上遇到了。圣人既已做出榜样,我辈自然不妨效法,只是事先要探听明白计划周详,不要弄出“遇诸途”的尴尬事体来。故意不见既然意味着不友好,无意的不见也就可能被视为或误为不讲交情。所以,一个人回到故乡、母校、原单位,就应该尽量设法和所有的亲朋故旧都见上一面。如果不小心漏掉了一位,他就会认为你不给面子,甚或怀疑你对他有意见。意见就是“意”见“面”不见,如无“意见”,为何不见?这种漏掉一人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别人都已见了,惟独他未见,也就特别地没面子。说不定,本来没意见的,这回可真的有意见了。这当然是很不划算的事。无意的不见,会引起误会;故意的常见,则让人
13、起疑。“这家伙有事没事的老来找我干什么?”显然是“别有用心”。这就得防着点。更何况,不断地见面,也有弊端。第一,见得多了,难免厌烦,至少不再有新鲜感;第二,见得多了,就容易看透,知根知底,弄不好连隐私也保不住;第三,关系一近,难免随便,一不小心,就会伤了对方的面子,一旦反目,比仇人还可怕。当然,平时不见面,或见面时招呼都不打一个,有事时才贸然地找上门去,就更不妥。“平时不烧香,5 临时抱佛脚”,便是菩萨面前也不灵的。总之,常不见面,固然难免生疏;常常见面,也容易“熟”得烂掉。最好是亲而不近,敬而不远,若即若离,恰到好处。这当然很难,故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三、人情维系群体的最佳
14、手段 正因为情感是发自内心而又不能作伪的,因此,就有资格成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情感比“利害”可靠。厉害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只能使人们结成一种临时性的、松散的关系:有利时趋之若鹜,有害时作鸟兽散;或者遇害时团结一致,胜利后又自相残杀,比如越王勾践之赐死文种,汉高祖之杀韩信、明太祖之诛功臣等都是。所以酒肉朋友最靠不住;有酒有肉是朋友,无酒无肉就是路人,甚至为了争夺酒肉反目成仇,刀刃相见。情感也比法律可靠。法律是强制性的而非自发性的,它只能维持表面的安定,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执法不严就是另一番景象。对于朝廷王法,中国人虽不敢硬顶,却敢软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总能“化千金为四两”
15、。所以,孔子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冤而无耻。”也就是不相信政令刑律真有什么根本性的作用。情感也比道德可靠。道德修养是后天培养而情感能力是生而有之。一个人,如果道德修养很差或存心不讲公德,你就拿他没有办法。更何况,中国的伦理范畴和道德准则,也差不多都能还原为情感概念和情感法则。比如,“仁”是一种爱的情感,也叫“仁爱”;“义”是一种恨的情感,也叫“义愤”。再有,“孝”是父子之情,“悌”是兄弟之情。而且,这些情感又都是双向的;君仁则臣忠,父慈则子孝,兄友则弟恭,夫爱则妇顺。反之,“你不仁”,则“休怪我不义”;君要是把臣看作“草芥”,臣就视君为“寇仇”。所以,中国的道德律令,总是同时对双方
16、都做出情感要求。比如“尊师爱生”、“拥军爱民”等。也就是说,只有以情感为基础,道德才能发挥作用。情感甚至比面子要可靠。面子可以做假,情感却必须真实。出于面子为人办事,难免敷衍,或者尽力不尽心;出于情感而为人办事,则会尽心尽为,两肋插刀。这样,当一个群体的每个成员都是出于情感而团结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团结就是心甘情愿的,而这种群体也就势必是坚不可摧的了。6 显然,情感确实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因此,中国人把情感看得很重。中国的伦理情感往往可以还原为情感,其实可以还原为情感的又岂止是伦理道德。比如佛家讲慈悲,儒家讲仁爱,道家讲道虽“无为无形”,但也是“有情有信”,至少是不反对感情。.至于政治上的“以德
17、服人,以柔怀远”,教育上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都是靠情感做文章。就连铁面无私的法律,在遇到“理无可恕”但“情有可原”的情况时,也不得不网开一面。三、人情与人缘 做人首先必须“通人情”。比方说,别人有喜,应该欣然于色;别人有悲,不能无动于衷;别人有难,必须拔刀相助;别人遇险,不能袖手旁观。否则,就是“麻木不仁”。当然,他也休想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就会自绝于社会和群体,真的变得“不是人”。显然,所谓“通晓人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态度。具体说来,又表现为正反两个方面。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方说,自己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
18、人肚子饿也要吃饭,从而“推食食人”;自己身上冷要穿衣,应该想到别人身上冷也要穿衣,从而“解衣衣人”。从反面讲,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方说,自己不想死,就不要杀别人;自己怕丢面子,就不要伤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尊重对方,称呼上要掌握分寸,不要直呼其名;对方的请求和给予(如敬酒、让菜),即便不能接受,也要婉言辞谢,不要断然拒绝;对方有了错误,即便是下属,也不要当众指责,而应该在没有旁人时温和地批评;对方向你诉说某一事情或心情时,即便不愿听,也不要粗暴地打断,而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岔开话题;对方与你争辩,即便说得不对,也不要“得理不饶人”,只图一时痛快,把对方逼进“死胡同”,“下不了台”。否则,
19、不但对方觉得大伤面子,恼羞成怒,在旁观者看来,也会认为你“太不像话”。这些虽然说起来都是小事,但会不会做人,也就往往体现在这些小事上。总之,会做人的人,总是能够表现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处处以他人为重、时时替他人着想的心理倾向。比方说,见了面问人家“吃了没有”、“身体好吗”,或问“有朋友没有”、“进展如何”,甚至帮他寻找对象或门路。这些被西方人视为“打探隐私”的问题,却被中国人视为“有人情味”的表现。又比如,朋友搬 7 家去“凑一把手”,邻居外出代为“看门”,同事犯了错误代他向领导“说情”等等,也都是“通人情”、“会做人”的表现。由此可见,做人做人,必须实实在在去“做”。只说不做,同样“不是人
20、”。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心,则不能是“做”出来的。即便是“做”,也要做得不露痕迹。有些人,虽然也热衷于关心帮助他人,但“做”了好事以后,又生怕别人不知道,到处宣扬,或在被帮助者面前,以施恩者自居,时时提醒对方得了自己什么好处,结果弄得对方反感,他人厌恶。真心地帮助他人,应以“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为前提。事实上,由于下面就要讲到的“人情法则”,这种回报其实是题中应有之义,无须时时提醒、公之于众的。如果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不但受惠者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也会让人觉得你其实不会做人。于是就有了“人缘”的好坏。人缘,用社会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在中国这种以关系为取向的社会里,十分强调社
21、会和谐性及人际关系的合理安排。于是,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人缘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资源。正因人缘的重要,人们对它也就越发地加以关注。人人都争做“大众情人”,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西施有毛病,人们也都包容她,由此自能万事亨通。用“人缘”这个词来表示“人际关系”是很精当的。“缘”的本义是“衣边”,因此有“边缘”的意思。所谓边缘,也就是两物分界之处,同时也是两物相连之处。两物如果“相缘”,也就有了“关系”。系和缘都从糸(mi),意思是细丝。所以,两个人关系很好,就说“千丝万缕”;如果似断非断,就说“藕断丝连”;所以说用缘这个字来形容人的情感关系非常恰当。人际关系既名之曰“缘”,则建
22、立新关系便叫“结缘”,比如“喜结良缘”、“广结善缘”。良缘也好,善缘也好,都是一种人情,就是把情感之丝之丝打成“结”,使之更为牢靠。如果两个人以前素不相识,只是由于偶然的机会相遇,或通过他人的介绍相交,却一见钟情,或情投意合,便会觉得彼此十分“投缘”,并把彼此的偶遇和相识,视为一种“前生命定”的“机缘”,认为彼此之间有“缘分”。所谓缘分,即是人情再加天意。人与人之间,本来在气质、性格、阅历、境遇各方面都有差异,要想真正情投意合,原本就很难;而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又很难有机会在茫茫人海中去寻找知己。这样一来,人情加天意的缘分,就显得 8 更加弥足珍贵。一个人,如在“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中得一知己,
23、那就不但是“缘分”,而且也是“福份”了。此外,中国人讲究人缘和中国的社会氛围有着密切关系。相比于西方的个人主义社会,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西方人认同的观念是心相异,心相隔,因此强调宗教理法、自我独立、正义平等。而中国人普遍认同的观念是人心相同、相通,因此看重血缘亲情、朋友情义,看重各种关系的长久稳定。在这种氛围中,人们觉得,只有在集体当中,在人际的和谐当中才能找到自我,内心得到慰藉,才能体验到平稳和满足。为此,中国人认为,要想安身立命,必须要依靠一定的人缘,有了这些特定的人情关系,内心才能平稳,生活才能正常进行。中国人讲人缘,还与国人根深蒂固的宿命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经常用一个“
24、缘”字来解释人际关系的建立。萍水相逢式的短暂关系,经常通过“攀关系”、“套辞”之后,双方把彼此的偶遇视为一种命定的“缘分”,并把对方纳入“自己人”的行列。成了自己人,便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待遇自然也就和所谓的外人有了分别。不过,说一个人“有人缘”或“人缘好”,却并不是说他有此缘分或福分,反倒是说他即便无此缘分或福分,也能结交朋友,受人欢迎。或者说,有“缘人”的能力。有此能力就能处理好自己的周边关系,使自己的“边缘”聚满了人。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是“人缘”,而不是“机缘”。这就要会做人。而会做人,也就是懂得人情法则。四、人情法则 人情的基本法则是“回报”。中国人很看重回
25、报。在中国人看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事。有恩不报固然是小人,有仇不报亦非君子。不过,相比较而言,中国人之重视报恩,又甚于报仇。一个人,如果忘恩负义,便“不是东西”;如果恩将仇报,更是“丧尽天良”。但是,如果报恩的程度大大超过施恩,则会受到舆论的一致赞扬。无论怎样加倍地回报,都不会视为过分,甚至干脆就公开宣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报仇就不同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仇”的大小。如果只是轻度伤害,或是无意得罪,则“冤家宜解不宜 9 结”,最好讲和,不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也不要“眶毗必报”,眶毗(yazi)就是怒目而视,引申为小怨小忿。如果别人只是横了你一眼,也要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概论 第七 人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