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并进梯度实施.pdf





《双线并进梯度实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线并进梯度实施.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线并进,梯度实施 作者:董淑瑷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1 年第 06 期 名著导读和课文教学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都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统编本的名著导读教学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了名著导读教学的发展,无法完成名著导读教学任务,也难以达成教材编者的意图。为更好地改进名著导读教学,我们需要再次重新审视编写体例,实施“双线并进,梯度实施”策略,引领阅读教学真发生,让学生真阅读、深阅读、阅读整本书,进而实现“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的建构。一、“双线并进,梯度实施”策略 名著导读编写体例由 6 个版块组成:名家或作者相关评价,这一版块主要作用是设疑
2、激趣;整体介绍,包括主要内容事件、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以及作品主题等,这一版块目的是想从宏观上引领学生整体把握名著;读书方法指导,这一版块主要是介绍读书方法并指导学生怎样在阅读“这一本”时去运用;专题探究,这一版块目的是指导开展主题阅读,将阅读引向纵深;精彩选篇,这一版块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精读,进而引领学生的阅读由“这一段”到“这一本”;自主阅读推荐,这一版块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课内导读的方法实行课外自读,引导阅读由“这一本”到“这一类”。六个板块有关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让导读有了强有力的抓手,以此实现编者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的建构。通过研读这一编写体例,我们发现:在“读书
3、方法指导”这一版块,对“这一本”名著针对性地介绍一种读书方法,如在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的导读体例中,编者介绍的读书方法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在七年级下册西游记的导读体例中,编者介绍的读书方法是“精读与跳读”;在八年级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导读体例中,编者介绍的读书方法是“摘抄和做笔记”。同样,在“专题探究”这一版块,编者都针对性地设计了 3-4 个探究的专题,如在八年级上册红星照耀中国导读中,编者设计了 3个专题,分别是“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关于长征”和“信仰与精神”;在九年级上册水浒传导讀中,编者也设计了 3 个专题,分别是“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为水浒传人物立传”和“分析章回体
4、小说的艺术特点”;而在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导读中,编者则设计了 4个专题,依次是“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原因”“话说洋车夫”和“独特的京味儿”。审视分析每一本名著导读的几个专题,我们不难发现专题的排列先是内容情节类的,其次是形象情感类的,最后的专题则有的是主题艺术类的,有的是阅读借鉴与拓展类的。编者期待教师围绕这 3-4 个探究专题,进行导读教学设计,实现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基于以上分析,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我们就必须运用“双线并进,梯度实施”这一策略实施教学。所谓“双线”,一是指阅读方法,将指导名著导读编写体例中所推荐的阅读方法的运用贯穿在名著导读教学中;二是指阅读专题,围绕编者确定的“这一本”名
5、著的 34个阅读专题,指导学生进行名著专题阅读活动。“双线推进”指的就是根据导读体例确定的导读教学重点,以读书方法的指导和阅读专题的实施为主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对整本名著的文本进行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梯度实施”也是针对阅读方法和专题的实施而言的。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将学生已学习的阅读方法和“这一本”名著的阅读方法结合进行,阶梯实施。如进行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导读时,将编者要求掌握的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的“精读与跳读”作为第一阶梯进行巩固,将编者要求运用骆驼祥子的“圈点与批注”方法作为第二阶梯进行学习,实现阅读方法的进阶提升。在阅读专题的实施上,则遵循编者的编排规律,按照由
6、浅层的了解认知到深层理解感悟的顺序将文本内容情节的把握作为第一阶梯,艺术形象的分析作为第二阶梯,主题的理解、艺术特色的借鉴作为第三阶梯,使导读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引导学生的阅读向纵深发展。“双线推进,梯度实施”兼顾到阅读方法的学习运用和导读专题的开展实施。在导读中,指导学生在运用“这一本”的读书方法的同时,兼顾运用“其他本”的阅读方法,围绕编者的 3-4 个专题循序渐进地深入阅读名著,梳理内容情节,赏析艺术形象,理解情感主题,学习、借鉴艺术特色,能够引导学生真阅读,有效实现编者的真实意图。二、“双线并进,梯度实施”策略的运用 在九年级上册水浒传导读体例中,编者推荐的读书方法是“古典小说阅读”,具
7、体为:一是把握宏大的社会历史题材特点;二是抓住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如单线结构,运用悬念、误会和巧合,全知全能的视角;三是分析人物形象;四是体会生活化语言和白描式的叙事、描写语言;设计的三个专题则为“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为水浒传人物立传”“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下面就以水浒传导读为例,简谈紧扣阅读方法和阅读专题,实施“双线推进,梯度实施”这一策略。1.指导运用“抓单线结构”和“跳读”的方法,进行“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专题阅读。教材中在“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这一专题后设置了提示语:水浒传的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像“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精彩篇章,往往集中了很多人物,有着精彩的场面描
8、写,令人难忘。还有很多情节环环相扣,如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深入刻画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史。选择你最喜欢的章节或人物,梳理其中的情节,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这一提示语中“很多情节环环相扣”则是对“单线结构”的一个形象诠释,并结合写武松的相关情节让学生明确:单线结构,即用一条线索把若干个故事连缀起来,顺时叙述,小说中有些情节就是以武松这个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的。同时考虑到围绕这一专题进行阅读不需要按照章回逐页进行,学生在七年级阅读骆驼祥子时已经学习过“跳读”的方法,因此在导读时,我设计了“理清线索,梳理鲁智深情节”这一环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线 并进 梯度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