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研究.pdf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研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研究 -张晓梅(南京大学 历史系,南京)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是距今约七千至四千年期间,以赤铁矿和氧化锰为颜料,在陶坯表面彩绘各种图案,经烧制而成。彩陶上的纹饰是原始人直接手绘的作品。其图案,大都绘制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风貌或图腾,都是历史发展进程的某一过程、某一事物、某一景象日侧面或瞬间的反映与记载;其线条、设色及其勾画,反映着当时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志趣,蕴含着某一现象的社会价值和事物发展规律。那些固化在彩陶上的图案纹饰,是我们深入研究史前社会与其文化生活,探讨人的情趣认知、思想发展与起始于原始社会时期原生态美学的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一、彩陶纹饰对社会生
2、活的反映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和黄河上游以洮河流域为中心的马家窑文化。此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及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也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彩陶分布。彩陶不仅印证了我国史前原始人的居住活动区域,而且以其纹饰,真实而客观地记录着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文化风貌。1.马家窑水纹:水乡泽国人们的生活风貌。西北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的洮河和湟河流域。居民大多傍水而居。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为水纹。大多以流畅生动的弧线和漩涡为主,有着大量的水纹装饰;其它纹饰(如,卷草纹、蛙纹等),也与水有关联。整体风格上充盈着水的流动感。这是和马家窑居民生
3、活的环境和内容相一致的。正如杜金鹏先生在 中国史前遗宝!中所述:人们?在与水接触的过程中,汲水、洗涤、鱼跃、风刮、捕鱼、捞虾等人为和自然现象,集中于人的大脑,形成一种概念,尔后通过形象思维,表现在彩陶上,利用波浪纹、漩涡纹等与水有关的图案表现出来。#1 168 另外,马家窑文化相当一部分以水纹为装饰的彩陶,都是运输和储藏水的工具。对此朱志荣先生指出:彩陶上的纹饰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它同时还是与其实际功用相一致的内容,马家窑文化水罐不仅在外观上饰以大量水纹,?陶器的实用功能里蕴含着柔情似水的情感形态#2 174。马家窑文化以水纹为装饰的水罐不仅体现原始居民和水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还生动地反映
4、了原始人生产和生活的气息。1978 年,在青海省民和县出土了一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瓶,腹上绘着一圈菱形的叶脉纹(又可解作网纹),与似纺轮的圆圈图案相间隔出现,下腹绘着平行弦纹和起伏的波浪纹。如果我们将叶脉形网纹解释为鱼网,整个图案则通过鱼网和纺轮反映出原始的渔业和纺织业等生产活动;如果我们将菱形网纹植物的叶子,那整体两面则以植物叶子、纺轮和水纹,体现出采集、纺织和捕鱼这三种原始农业经济活动类型。这一彩陶瓶的纹饰,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原始社会人们傍水而居的生产和生活。2.庙底沟植物纹:中原原始农业最初的兴盛。中原仰韶文化发展到庙底沟类型时,原始农业已经普遍兴盛,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从考古材料的挖掘来看
5、,相比仰韶文化早期阶段的半坡类型,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中,用于农业耕种和粮食加工的占了绝大多数 3。农业生产已成为庙底沟居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内容。此时的彩陶装饰图案,与原始农业兴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出现了大量繁复绚美的花卉植物纹。普列汉诺夫在 论艺术!中说过:?事实上,从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的过渡,是文化史上最大的进步 从狩猎生活到农业生活 的过渡 的象征#1 114。庙底沟类型文化距今 5200至 4400 年,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的锄耕农业已发育成熟,并且已经实现了由渔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这一被称为?农业革命#的社会变革。考之中国上古神话,?炎帝号神农,生于渭水支流的姜水#,正是仰韶文化
6、系统发展的地区。?以神农为号,说明他们主要是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4。并且 绎史!中也记载了上古的神话传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 2 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鉏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5,反映的正是人类已由原始社会的渔猎时期进入农耕时期的历史变革,与仰韶文化繁盛期的庙底沟文化类型无论是在历史发展进程还是空间分布上都大体吻合。上世纪 60 年代,中国考古学的前辈学者苏秉琦指出?庙底沟类型遗存的分布的中心是在华山附近。这正和传说中的华族发生及其最初形成阶段的活动和分布情况相像?庙底沟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的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得名的由来#3。庙底沟类型彩陶中花卉植物纹的大量
7、出现,是原始社会农业生产繁盛的产物。同样,它还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一直延续到清代的对谷物神 稷的崇拜的最早源流。3.原始歌舞的实物记载。柯文斯在 原始文化史纲!中指出:?早自旧石器时代后期,人已开始跳舞了#,?可以断言,原始跳舞具有纯粹锻炼的性质#6。上古文献中亦有许多关于原始歌舞的记载。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帝俊有八子,是始为歌舞#;书经%舜典!有对原始乐舞?击石附石,百兽率舞#的记载;诗经%大序!中也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样对歌舞理论系统较为完整的记载。原始歌舞也是我们先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记录手段
8、的限制,我们后人对于它的形制无法有具体的认识。1973 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了一件马家窑文化类型的舞蹈彩陶盆,其内壁上部画着三组手拉着手跳舞的人。舞者的形象基本一致,头部和臀部都有装饰物,属于一种化妆舞,与 吕氏春秋%古乐篇!典籍中关于?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记载相印证,可以目击距今六七千年前的舞蹈形制,成为我们现在了解原始时期人们文化生活和深入研究早期舞蹈的重要实物资料。二、彩陶纹饰对原始人宗教情感的表现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绘制其上的图案,客观反映与描述着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及其发展进程,这是确定无凝的。究其彩陶纹饰,其图案原形的选取与构画布局,乃至
9、色彩的搭配与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与理解。可以推断,作为原始人艺术创作的彩陶纺饰,无一不凝结着作者所特有的主观情感与认知能力。1.半坡鱼纹。中原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约距今五六千年(测定,距今约 6100 年至 5600年),其彩陶纹饰以仿生的动物纹为多;而在众多动物纹中,半坡先民以对鱼的表现最为生动、细致、熟练和普遍。在已发表的数十种鱼纹中,既有具体写实的,也有各种经过便化、抽象或组合过的图案。鱼纹在半坡文化类型的大量出现,并得到准确和生动的表现,就其原因?主要这些素材是制作者重要的生活对象,由于熟悉它们,因此才可能那样的得心应手#7 7;这也反映出了半坡时渔猎经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
10、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鱼作为重要的生活对象与半坡居民朝夕相处,长期的生活经验而积淀形成特有的文化心理:祈求鱼的大量繁殖和成功捕猎,以丰食物来源。通常是可以理解的。另外,闻一多在 说鱼!中阐述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含义,李泽厚将这一观点追溯到仰韶彩陶的纹饰,结合原始社会时期氏族成员自身生息繁殖的重要性,提出在各种鱼纹和人面鱼纹中隐含着?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8。半坡居民在大量鱼纹彩绘中隐含着原始人对鱼无限生殖能力的崇拜和对氏族子息繁衍的祈求。半坡彩陶纹饰中有一种特殊的人面鱼纹的组合图案,主要图纹是人面呈睡态,头上顶着一个三角形装饰物,饰物外有毛刺状物,两耳部位各挂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新石器时代 彩陶 纹饰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