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现状 与民族高校相比,非民族高校以汉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数上较少。非民族高校也不具备民族高校中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当少数民族新生进入到非民族高校时,很容易产生冲击感和孤立感,在思想和心理上出现各种波动。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在全方位的主流文化面前,他们会对比自身的母体文化与眼下的主流文化,两者不可避免的冲突造成的一定的压力和不适应感,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如何衡量这种冲突及其造成的影响,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冲突中找到适应主流文化的途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文化认同教育理论,是高校
2、教育中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二、心理适应问题的理论研究工具 不同的少数民族倾向于发展出自己不同的文化认同态度模式,这种文化认同态度模式对其在新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所谓“文化适应”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接触,在心理上和文化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跨文化心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心理,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研究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文化适应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人员对各类型问题的分析,发展了众多的文化适应理论模型,如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
3、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等。其中 berry的理论模型是目前为全世界广泛认可与采纳的理论模型,也得到了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国内有关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在此框架内进行。文化适应模式主要是指群体或个体在新环境中面临文化适应时所采取的策略。berry认为少数民族个人在新的环境和文化冲击下,有以下两个维度的文化适应问题:(1)是否保留本民族的原有文化特色和民族认同;(2)是否愿意发展与主流文化成员密切的关系,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他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度高,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度低。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分析,根据个体对这
4、两个维度问题的积极或消极的回答,该理论认为有四种可能的文化适应策略模式:(1)整合(integration),期望采用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不放弃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和认同;(2)同化(assimilation),个体绝大多数的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完全融入主流文化;(3)分离(separation),个体希望保留自己原有的认同,限制自己与新文化发展紧密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4)边缘化(marginalization),个体既不能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处于两种文化边缘地带。三、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冲击根源分析 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元 文化背景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心理 适应 研究
限制150内